第四十二章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秀女丫鬟银铃乖巧可人,通情达理,深得朕心。现特封为惠妃。钦此。”太监公公捏着兰花指细着嗓子说道。
“谢公公。”银铃起身接过圣旨,脚上仍有些使不上力,但是行走还是没问题的。
“恭喜你了。收拾一下,即日就到蕙兰殿吧。”那太监看着银铃一脸可爱的样子,不由自主的笑了笑。
“领旨。谢谢公公。”银铃做了一个叩拜的礼。
“客气。娘娘以后要是发达了,只要记得给奴才加点俸禄,就行。”太监对着银铃的耳朵轻轻道。
“嗯。会的”
“呵呵。呵呵。”太监大着步子的走了出去。
“银铃,昨天晚上你和皇上怎么了啊怎么才一夜,你就当上了从二品的惠妃。”银联一把撤过圣旨,打开看了看,确认没有看错后,用嫉妒的眼神看着银铃。
“八成是皇上吃惯了山珍海味,所以想找点清淡的簌簌口。后宫里美人大多妖艳,而我正好可以改善下妖艳的氛围。”银铃捏着手里的圣旨,嘴角勾起一丝笑。
这在银连的眼里,简直就是挑衅。
*
乾清宫里,景德帝正低着头认真批阅奏折,丫鬟端来的普洱茶从刚开始冒着泡到最后一点烟也不冒,景德帝专心到连茶凉了都未发现。
身旁的太监看到皇帝这副正襟危坐,一丝不苟的样子,不敢去打扰。
“太后娘娘驾到。”屋外太监一声叫唤,周潇这才从奏折中回过神来。
“皇儿,这么认真。”太后娘娘杵着龙杖一步一步走来,金碧辉煌的簪子在头上发出耀眼的光芒。
“是的。母亲。你怎么来了。今日风大,身子着凉了不好。”周潇放下手中的奏折,起身端起茶杯准备喝一口。
“皇儿,茶凉了。换一杯。”太后对着旁边的太监使了个颜色。
那个站着的太监一下子跪了下来,道“皇上。奴才并非是不提醒您喝茶。实在是您批阅奏折太认真,奴才才没敢打扰。请皇上允许奴才去换一杯茶来。”
“嗯。也对。要不是母后来的话,朕都不知道茶水凉了。你去再泡一杯来吧。”周潇知道太后时有意要支开身边的人。
“你们也都下去吧。”
“是。”身后跟随者婢女一个个的退了下去。
“母后。请坐。”
“嗯。”
“皇儿。哀家听说,你立了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子做二品惠妃你可知道,这在宫里将会引起多么大的慌乱。再说了,就算你要立妃,也应该要慎重考虑。要说清淡素雅,礼部尚书和刑部尚书的女儿就都很不错。为什么要立一个来历不明的女人为妃。”太后娘娘坐下来后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母后。孩儿的事不用您担心。”周潇拂了拂衣袖,又道,“既然我是这个皇宫里的主人,那么我做的一切都有权威性。不是吗”
“哀家是不该管你的事。可是,你知道现在整个朝廷人心动荡吗如果不能赶快稳定局面。那么朝廷必有人谋反。立后一事,皇儿可已有最佳人选”
细心的太监拿着两壶茶,放下茶杯就自动退了出去。
“当然。我将立红将军的女儿红菱为后。”周潇拿起茶杯,将茶一饮而尽,带着说不出的霸气。
“红刚烈的女儿,红菱我听闻她只会女工。并无其他爱好。无智无缪,如何担当起皇后的职位。哀家觉得林丞相的妹妹林惠茵就很不错,知书达理,有智有谋,还写的一手好字。”太后说罢,端起茶杯,用茶盖拂了拂上面的茶叶,然后喝了一小口。
“林丞相就是奏折里建议最多却没多大实际意义的林爱国母后,既然这么喜欢帮朕挑选皇后。那皇帝这个位置还是由母后来当吧。”周潇语气有些恼怒,连声音也有些大。
“皇儿。你以前不会这么跟娘说话的。现在你爹生死未卜,朝廷里需要的是有才有德有智有谋的女人,而绝非是什么三教九流,又或只会女工的女人。咳咳。”太后言辞激动,说话说的咳嗽了起来。
“皇太后驾到!”
皇太后一身青色袍装,几个侍女扶着她产妇而来。
“皇上,哀家此次来,就是要告诉你,诉立新后。噗…”皇太后说完一口血喷在了手帕上,昏了过去。
“你们这群废物。皇太后身体不适,你还带她出来。来人啊,把这几个侍女拖出去斩了。”周潇看着这个情况,十分的生气。
“皇上饶命。皇上饶命。是皇太后执意要来的。我们阻止不了她。”
几个婢女瑟瑟发抖的跪在乾清宫,眼泪鼻涕横流。
“真是晦气。你们还不赶快把皇太后抬回寝宫,去请太医。愣在这里干啥”景德帝大喝一声,婢女们一下子站了起来。
“谢皇上绕我们不死。”四个婢女抬起已经重病昏倒的皇太后,另外一个婢女则跑去叫太医去了。
“皇儿。你刚刚都看到了。哀家向你保证,只要就要救回了太上皇。你要立谁为皇后立谁为妃子,哀家都绝不再多过问一句。”太后捂着心脏,苦口婆心的道。
“好。母后,这可是你亲口说的。”
太后看见皇上同意了,欣慰的点了点头。
*
第二天,圣旨一下。
林爱国的妹妹林惠茵被立为皇后,红刚烈的女儿红菱封皇贵妃,兵部尚书和史部尚书分别是伊贵妃和倾贵妃。
这第二日,也是立后大典。
林惠茵穿着厚重的黄袍,头戴凤簪,脸上涂着厚厚的粉底。
万里无云,太阳很大。
宫里所有的人都在看着,有一个女人成为最母仪天下的女人。
景德帝高高的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看着林惠茵一步一娉婷微笑着向他走来,毫无温度的对着她指了指旁边的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