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急诏回京
安城大长公主早有心里准备,倒不显慌乱。
英侯仔细看着她的表情,慢慢道:“陶家有一美人,陶族长心悦之,不料被陶绪康看中,死活要收为贵妾,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陶绪康乃望族公子,这等事情不新鲜,可坏就坏在,那女子是陶家的表亲,又是陶族长早便视为囊中之物的,陶绪康如此,本侯颇看不过心,前段时间洛公子一事给了本侯启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本侯若连个江湖女人都不如,倒没了脸面,只是陶家势大,本侯插手难免得罪陶,这……帮与不帮,本侯实在难以抉择,大长公主,你道本侯该当如何?”
陶绪康是齐容安的丈夫。
这就是威胁了,果然来得这么快,安城大长公主抬眼:“此事帮与不帮,说来也简单,全看英侯如何想。”
英侯淡笑,“大长公主需要冷静,三天后,本侯再来拜访。”
安城大长公主沉默了下,说道:“合作需诚意,你既有心,何不拿出诚意来,不做这下作之事。”
“大长公主多虑了,此事并非本侯挑起,那陶绪康的确是看中了陶族长的女人,本侯看不过去了,特来相告长公主。长公主可不能好心当作驴肝肺,本侯心寒事小,造成误会却是大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英侯与洛如霜很相似,只是英侯有脑子,有自知之明,情商高了不止一点半点而已。
他的话安城大长公主自是不信,可只有三天的时间考虑,安城大长公主不由得有些心急。
英侯逼得如此,真的要听他的话选在这个时候谋逆?可不如此,容安就危险了。
陶绪康看中族长的女人,必定惹怒族长,让陶家成为一个笑话,而望族陶家大有可能会将这一切错误都容安身上,因为她管不住自己的丈夫,很可笑,因为陶绪康从来不会听容安的,如何管教?可婆家的人不会这么想,出了这种事情,夹在中间受气的便只有自己女儿。
安城大长公主安慰自己女儿终究是出嫁了,一切都要看她自己的造化,她的日子是好是坏都全看她自己的心性,自己虽是母亲,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婆家的委屈,哪个媳妇没有受过?
可是另一边,她却很心疼女儿,又很自责若非当时齐家势单力薄,如何能让女儿受这等委屈。到底是自己无用啊。
当眼界放得宽了,能指点江山之时,情谊会变得淡薄,爱情亲情都是如此,可现如今,齐家至今仍没有动静,安城大长公主到底没有站在真正的高处,如今的她,对亲生女儿还是有一片慈爱之心的。
于是,免不得一场煎熬了。
安城大长公主随即又想是否英侯使诈,若陶家本无此事,岂不是被他诈了?或许是此事太过荒唐,又或许是安城大长公主下意识的选择,最终,她招来齐成染,说道:“英侯有意挑起齐家反义,本宫暂时无心,他便以你姑姑威胁,你这便让人查大魏陶家,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没说齐家曾帮魏无翎对付魏无翎并遭到过河拆桥,安城大长公主忽略了自己下意识的不愿,只将原因归结为此刻无法看清齐成染的心思,怕遭到反对,所以暂时不便透露。
齐成染倒也没想那么多,他的注意力放在了安城大长公主的‘暂时无心’上面,这意思便是,安城大长公主其实有心谋反,只是现在齐家火候不够,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来齐家这么久,安城大长公主的心思齐成染说没察觉是假的,只是如今听到暗示,他下意识地想起了顾长歌,如果北燕改朝换代,那么顾长歌如何自处?长歌的性子得罪了不少人,这些人现在看在端王府的面子上忍让,如果端王府没了,长歌难免受欺负,更重要的是,端王府里的人是长歌的亲人,还有深宫的太后,她们真心相待长歌,长歌不可能不在乎。
齐成染心叹,面上丝毫不显,领命去查。
他也想知道,大魏到底用什么来威胁安城大长公主的,安城大长公主可一向都是硬骨头啊!
最后查出来,原来是后院之争。齐成染不由冷笑,这安城大长公主对自己女儿倒是好,连后院之争都要相帮,可没见她对其他女人这般,就连孙媳妇长歌,她都不时使绊子,当然她自以为做得隐秘,自己没看出来罢了。
不过齐成染仍有疑问,安城大长公主的顾虑,真的只有齐容安吗?凭他对她的了解,总觉得有些奇怪。
安城大长公主听闻女儿竟是真的受了这种苦难,又从齐成染查到的消息中得知陶家之事确实有英侯的手笔,自然将英侯恨到了骨子里,无奈受制于人,倒要从长计议了。
安城大长公主没有问齐成染的意思,随便挥手让他下去了,齐家如今并非绝境,这件事情,她还有心力应付。
所以三日之期一到,英侯便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历来人精考虑问题精细,英侯自然不是例外,趁热打铁,他向安城大长公主要合作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