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并案审查
门外一阵喧哗,薛衍拦下张永明,与程涛程云两兄弟出门。来人正是临安知县娄广义,前来抓捕逃犯张永明。
薛衍表明身份,与娄广义说起小红藻与林秀的案子:“本官途经此地,恰巧救了小红藻,不过随意一打听,就有这许多内情。娄大人身为临安县的父母官,当真一点都没有察觉?”
娄广义乃是武将,身形魁梧,前进半步,气势咄咄的逼近薛衍。程涛程云不露声色的前进一步,将人逼退。
“大人,坊间戏言,岂可当真?但请问大人,说起这些流言的,是否大多是男子?”
“不错。”林秀之事,自然只有男子知晓。“但也有不少婆子相传……”
“看大人斯斯文文,又是世家子弟,自然不晓得,这些巷里坊间的粗鲁之人,但凡谁家的闺女媳妇儿生的好些,这些人凑在一起,难免说些浑话,胡言乱语,过个嘴瘾。想当年娄某从军时,连敌国的公主都曾被将士们说来品头论足。这些人胡说八道大多是眼羡人家娶了一个,不足为证。只有那些无所事事的婆子,就更不用提了,多是恶意诋毁而已……”
薛衍眯眼,似笑非笑问道:“所以,娄大人是不愿意受理这案子?即便此案与您的女儿,娄家二小姐相关,也不愿意查个水落石出?”
娄广义冷下脸,两人对峙当场。此人军伍出身,杀伐决断,见薛衍不肯让路,竟将身后一队巡捕召集过来,高高抬起了手。
他面容狠厉,下一刻,就要冲突进去,将张永明捉拿起来。
“大人慢着!”
小红藻擦着眼泪来,噗通一跪:“大人,小女要报案!”
娄广义冷凝神色,声音从牙缝中来:“你报什么案?”
小红藻咬咬牙,声音虽然颤抖,可有条有据:“有二告。小女一是要揭发临安县内,有一贼。他……他与新婚之夜欺辱小女,毁去小女一生,令我生不如死!且据小女所知,这贼所祸害的,并不只是小女一人。第二,小女要告我夫家张裁缝家,不仁不义,竟然买通流浪汉陷害于我!我虽已没什么清白,但都是不得已,并非水性的女子。我之坚贞,自在心中。”
娄广义听完,虽然是与小红藻说话,可眼神却看向薛衍,以及他身后的张永明。
“既然小妇人作为苦主诉讼,下官自当受理。只是,那张永明与此案脱不了干系,下官的幼女死前亲口指证与他,这有许多人都能作证。并非是下官污蔑与他。”
“那你便一同审理。这两个案子虽然看起来不沾边,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前任知州任期还未满,本官也不急着上任,便与表姐去城中住上几日。毕竟是本官经了手的,只期望这扑所迷离的案件,能尽快水落石出。娄大人不会不欢迎吧?”
娄广义刚说了句“自然不会”,本打算给他们安排驿馆,没料薛衍直接就说道:“那就好。那我与表姐就叨扰府上了。”
娄广义呆呆的问了一句:“侯爷,不,知州大人要住在下官府上?”
“不错。此案本官甚是关心,住在娄知县府上,也能尽快得到消息。娄大人是觉得不方便?”
此人不仅是圣人的新晋心腹,连登州这块矿藏丰富、鱼米富庶的地方都交由他,临安县又在此人管辖之下。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娄广义也不好得罪。只好硬着头皮道:“怎么会!大人与余宁县主肯住在下官府中,那是蓬荜生辉,蓬荜生辉!”
娄广义雷厉风行,当晚就将林秀接到了府衙之中,与小红藻一起保护起来。本来是要安排在县衙,可七斤一句话,只能安顿在娄府,由七斤亲自保护。
薛衍亦是不慢,搜集了几名证人,将张永明的不在场证据,都搜罗齐全。娄广义虽然不甘心,可也只能将人放了。
“……这几名证人都是大人自己手下的人,都能证明张永明当天是出门前去拜祭亡母,看守城门的官兵也都能作证,他当日是出城了。大人可以去临县查证一番,就能知道他那几日的行踪。据张永明所说,因他母亲葬在外地,所以他给付了一些银两,请人帮忙照看,那附近的人都熟识他的。临县回到临安要足足一天的脚程,娄大人,这其中的时间差一算便知。何况,这明显可以查证,为何这么多天了,娄大人还是追着张永明不放呢?”
娄广义还真是愣住了。
薛衍见他这模样,不似作伪,自行续了一杯清茶,寥寥道:“自然,娄大人经历此变,又是心爱的幼女,大喜成了大悲,难免有些失据。但此事,的确不是张永明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