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如果不坚强,懦弱给谁看
第81章如果不坚强,懦弱给谁看 刚刚接到一位闺蜜的电话,电话中她告诉我,一个月前由于一些原因,不得不辞去原有的工作,在她辞职的这一个月时间里,她感受到了完全有别于之前几年所有的日子。虽然精神依旧紧张,但却觉得十分有趣。她说现在她的生活总是会随时随地有惊喜和改变,她也因此可以有机会用一种“局外人”的眼光去回顾自己过去的得失,以及各种功过是非。
听着电话里有些疲惫却很放松的声音,不禁让我想起来几年前刚毕业时我和她在一个公司实习的时光,那个时候我们还显得很是青稚,步入社会的我们小心翼翼地前行,生怕出现半点差错,那时我和她的工资都很低,前几个月实习薪资才1700元,我和她住在一个地下室,每个月除去房租和用餐也所剩无几,我们也经常绝望,怀疑这样的日子是不是值得,经常会纠结在地铁和公交车哪个更加划算,为一个300块钱的二手自行车买不买的问题我俩犹豫了好几天。那段日子很苦,可是我们都没有想过放弃,因为有期待,所以并不觉得难以承受,正如《飘》中女主角斯佳丽说的那样:“毕竟,明天又将是崭新的一天。”
在那个风云突变的乱世中,斯佳丽能够在备受创伤和打击之后,不留恋以前豪华高雅的生活,坚强地站起来,下地摘棉花,不惜让自己娇贵的双手长满老茧,而目的只是为了让住在塔拉的人不再挨饿。她在塔拉红色的土地上得到了黑色的坚毅,她也曾无数次失望过,但从未绝望。就像方丹老奶奶所说的,她们是荠麦,风一吹,低头,弯腰,吹过之后,又挺起腰板,继续更好地接受阳光。始终有勇气站起来,高昂着头,接受风雨的洗礼。而支撑她这么做的只是一件金灿灿的光环下笼罩的完美礼服,一个虚无的灵魂,一个固执而倔强的信仰。
斯佳丽哭的时候没人哄,学会了坚强;怕的时候没人陪,学会了勇敢;烦的时候没人问,学会了承受;累的时候没人依靠,学会了自立。一个人,如果不坚强,懦弱给谁看。
生活不相信眼泪,我深信不疑,以致我认为流泪是软弱的表现,所以不轻易掉泪,尤其是人前,最后,我知道了真正的坚强不是不流泪,而是自己亲手拭去眼角的泪滴,随即展开笑容。累不累从来都是自己的事。即便你说了,别人也不能与你一同承担。生活中没有不好的人,只有不好的心态,我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我只知道,无论怎么样,都不会怕。
泰戈尔曾说:“痛苦是免不了的,可是我必须用尽我一切的力量,把自己从一种自我折磨中挽救出来。我决不能认为我的生命受到了什么人的忽视,便失去了它的价值。”
当别人忽略你,不要伤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能一直陪你。当你看到别人在笑,不要以为世上只有你一个人在伤心,别人只是比你会掩饰。当你无助时,你可以哭,但哭过你必须振作起来,绝地逢生并不罕见。当觉得处处不如人,要记住,我们只是个平凡人。
上个周末,应朋友之邀,到电影院里看了一部经典佳作《肖申克的救赎》,回顾影片,电影情节在我脑海中还历历在目。影片中银行家安迪的妻子有婚外情,安迪企图买醉后用枪把他们杀了,但酒醒后放弃了。却误被指控杀死了她和她的情人,安迪被判无期徒刑,这意味着他的余生就要在监狱中度过。刚到监狱,有人赌他第一天夜里就会哭,然而安迪并没有,他平静地待了一夜。似乎也渐渐地接受了误判的事实,然而他并没有和其他人一样选择逆来顺受,而是有了自己的打算。一个月后,安迪请狱友瑞德帮他搞到一把石锤。瑞德开玩笑说要用这石锤挖地道至少需要六百年,可安迪就是利用小小的石锤就在短短的二十年就成功地挖开了自由之路。
肖申克的救赎所叙述给我们的并不是一个很复杂的故事,而是在美国某监狱中某个犯人越狱逃跑这样一件看起来有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其所展现给我们的却是剧中人物内心中的迷茫、痛苦、挣扎、希望、绝望以及简单的快乐。讲述了他琐碎的生活细节,讲述了他们对于周遭事务的态度,讲述了他们在牢狱生活中的种种细小而简单的快乐,展现了他们的虚无希望以及不能不面对现实的绝望,讲述了他们在如同死水一般的牢狱生活中的无力的挣扎与无助。然而主人公安迪在这样毫无希望的禁锢中努力地为自己创造生的希望,给自己走向光明的信心。
面对生活,我们身后的壳已经太多太重。白天,我们经历都市的喧嚣,深夜,我们则望着天花板发呆,很困,很累,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却睡不着,我们常常抱怨生活,甚至厌恶生活,其实,我们不过是给懦弱找一个理由,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心安理得”地逃避。
肖申克的救赎,一次浩大的赎罪,被拘束的又岂是安迪一个人?其实肖申克不过是一个寓言而已,仔细想来,它就存在于我们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肖申克中的角色。比如,我们的大学,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肖申克城堡,当我们离开这座城堡时,我们中的绝大多数是注定要被体制化的,即使进入社会,体制对人的侵蚀也一刻没有停止过,然而这些完全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是选择坚强还是选择逃避,它完全存在于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