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不要找别人要安全感
第36章不要找别人要安全感 有个朋友一直以来都很依赖别人,总是得找像救命草一样有温暖的人陪着,她才能安心。最近她失恋了,问我怎么办。我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安全感,自己给。
一位留学生曾在微信圈里说:“没有人能给你无时不刻的安全感,除了你自己。”这个人是卢思浩,十六岁时他独自一人坐上飞往异国他乡的飞机。在海外求学的过程中他经历了2次跨国恋,但最后都无疾而终。第一次失恋时,在墨尔本的晚上听着歌落泪,第二次失恋时却连挽留的举动也没有。漂泊异乡、远离亲友、单身,在我们看来,那时的他应该是一个极度缺乏感全感的人。
但是在异乡生活了五年,搬了将近十次家,辗转了三个城市,坐了无数次飞机之后,卢思浩发现安全感只能自己给:“只有从害怕一个人吃饭,害怕一个人坐车到习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波折而从容不迫,才能真正明白孤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它是你的一部分,它是天使也是魔鬼,它能让你变得更好,也能让你万劫不复,你无法逃离它,你只有面对它。孤独到最后都是一种极其真实的存在感。”
很多人尤其是女性,都希望在爱情、婚姻里寻觅一个拥有坚实的臂膀,能够给自己安全感的人。但实际上,另一半是不能真正带给你安全感的。因为谁也说不定哪一天山盟海誓成空,天长地久的诺言只是一片虚无。
所以,与其指望失恋之后会有一个王小贱,不如指望自己坚强一点;与其指望每次失落的时候会有正能量出现温暖你,不如指望自己变成一个正能量的人;与其担心未来,还不如现在好好努力。
无论是《面包树上的女人》《荷包里的单人床》还是《你终将爱我》《那些为你无眠的夜晚》,张小娴的诸多成功的小说和散文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和立场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那就是,爱和安全感,并不来源于别人的馈赠,而来源于自身的努力。
在一次接受记者的采访中,她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无论女人看起来想要什么,归根究底她要的是很多很多的爱跟很多很多的安全感。关键在于‘爱与安全’到底从哪里来?有些人觉得来自男人、婚姻,但我始终认为希求他人,你注定会失望。有时候爱与安全感可以通过女人自己的努力来创造和收获。”
女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安全感系在别人身上呢?并非所有的幸福都在男人手上。他体贴你,他照顾你,他送你礼物,你就开心你就感到幸福,若是哪天照顾不周,你就一个人生闷气,对自己的处境惴惴不安,毫无安全感可言。其实,幸福的主动权一直就掌握在在你自己的手里,能给你安全感的不是男人,而是你自己。
我的朋友舒曼可以说是新时代独立女性的典型。年轻漂亮又事业有成的她在一家日资企业工作,上班期间忙,自不必说,下班了也还有各种推脱不掉的应酬。虽然她的忙碌让她少有时间陪伴老公,但是舒曼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为了陪伴老公而放弃自己的工作。
我也替她担心:“你这样成天忙自己的事情,不陪你老公,你不怕他被人拐跑么?”舒曼说:“安全感不是男人给的,是自己把握的,爱情不是从属关系,恋爱中的女人也要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决不能为爱他而不惜践踏自己的尊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活乐趣。无论多久没有与爱人见面,我也不会牺牲自己去取悦他。”
即便是在和丈夫的热恋时期,舒曼也依旧和闺蜜们打得火热,完全没有重色轻友。同时她还维持着自己的爱好,给自己充分的自由独立的空间和时间。她常常在咖啡馆里待半个小时,来一杯咖啡,再或者约几位知心好友聊聊闺房私密话。
她说过的一段话让我很感动:“生活里除了工作、爱情,还有很多,我必须给自己一点时间让我自己回到真实的生活里。在除了男人之外的生活里,我似乎比和老公在一起更觉得有安全感。毕竟男人可能会背信弃义,可是我的爱好,我的事业永远不会背叛我。”
赌场老手都知道一个基本道理,就是别把所有筹码全部压在一个地方。为什么要把自己一生幸福都押在一个男人身上?一个人内心的安全感不是别人给予的,内心的坚定才让自己坚不可摧。
在《非诚勿扰》里担任嘉宾的心理学博士黄菡说过一句话:“安全感源于强大的内心。”
对于当代女性来说,无论你是拼杀职场还是回归家庭,想要拥有安全感,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当你的内心足够强大之时,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困境,遭遇什么样的变故,你都能轻松应对。而如果你的内心脆弱不堪,那么即使你遇到了一个很爱很爱你的人,你也依旧没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