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认定的道路,要有走到底的勇气
第31章认定的道路,要有走到底的勇气
左拉说过:“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 很多人都会在大脑中为自己勾画美好的未来蓝图,但是却常常欠缺最主要的一环——行动。如果不付诸实际行动,想法也永远只能是空中阁楼,虚幻而飘渺。只有行动起来,你才能看到希望的曙光,一旦做出选择,就不要回头。
2002年,董卿只身前往北京,住酒店,租房,打车,生活无忧,却很孤单。夜里回家,一推开门,有淡淡的浮尘,还有,并排放着的四个箱子。她真想提上箱子转身就走,将呛人的流浪感丢在这陌生的房间!可是,“我现在要的是什么?不就是工作、激情和满足感?坚决不回!”她逼回眼泪。
“我知道任何得到一定是有代价的。”很快地,她回复惯常一丝不苟的标准微笑,“我很清楚地看到代价是什么。”每年的春节晚会以及各种央视大型活动外,她名下的大型综艺节目《欢乐中国行》每周日晚七点半首播,为此她的固定行程是一个月跑6—7个城市,平均3天一个地方。“不记得什么叫周末,知道今天是几月几号已经很伟大。”
有些路是自己选择的,有些事是自己决定的,所以一旦作出选择,就绝不回头。我们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要对自己负责,即便是泪流满面也要把自己的路走完。
1995年,当懵懂的中国时尚界还严重与世界脱节时,马艳丽便以近乎误打误撞的方式成为令人眼前一亮的时尚坐标。通过她,我们终于意识到,女模特“冷漠”的面孔下也可以诞生极具生命力和个性的表达,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她却在模特事业最辉煌的时候选择了隐退。这对于她来讲,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果转型不成功,那她之前所做的努力将会一无所有。但马艳丽却说:“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也很坚定。我认定我的人生不会仅仅是在t台上来来往往。那时候因为职业的关系拥有了更高的眼界,能看到世界上最时尚的服饰,就像小女孩迷恋花裙子一样,我相信我也可以拥有自己设计的服装品牌。”
在两年的潜心进修之后,马艳丽在2003年创立了属于她自己的品牌maryma。但仅凭对服装设计的热情和品位就想在商业社会里获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完全没有过商业技能培训的马艳丽来说,她也第一次意识到从商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2003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里,maryma的时尚版图在非典的打击下扩张得极度缓慢。
此后,经历了两年的蛰伏和历练,恢复了元气的马艳丽更加成熟,终于在2005年为maryma品牌找到了更加适合的定位——创办马艳丽高级时装定制中心(marymahautecouture),以高级定制的名义高调归来。在那场名为“在红地毯上”的高级时装定制发布会上,马艳丽展示了60款经典高级定制晚装,让人看到了高级定制无法抗拒的魅力。
我们在做某些事之前,时常会想着如何给自己留后路。这本是人的天性,无可厚非,但有的时候,这恰恰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是一种不思进取的人生观。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能总是给自己留后路。只有这样,才不会走回头路。
一旦下了决心,就不要还想着后路,竭尽全力,向前进取,那么即使遇千万困难,也不会退缩。如果抱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就会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把那犹豫、胆怯等不自信的情绪全部赶走。
廖智,一名绵竹汉旺镇美女舞蹈教师。5·12地震中,她失去了婆婆和女儿,失去了双腿。这一切的一切,对于她来说,太多意外让她措手不及。
为了能够像以前一样跳舞,她毅然选择了假肢。廖智说,一开始她用假肢走路会疼到衣服被汗水湿透,恨不得一把火烧掉假肢。然而,当有一天她发现自己不能依赖父母而必须独自面对生活时,才意识到要追求尊严,就必须忍受痛苦。于是,每天早晨一起床,廖智就打开电脑,放着激烈的音乐,扶着家里的门把手,扶着穿衣镜,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踢腿、转圈,做很多的动作,有一天她竟然可以自己跑出来打开水了。对于廖智来说,她的生活并没有在5·12那一天停止,反而是越走越美,越走越有力量。
当我们豁出去决心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就要有走了便绝不回头的勇气。当我们执着于山顶“一览众山小”的高端,便不再害怕路途的艰辛与劳累,每一滴汗水都能挥洒出绚烂的光彩,让周围之人为你的勇气与毅力感到骄傲与欣慰。可若爬到一半,因为劳累而放弃,不仅体会不到即将到来的壮丽,你的梦想也会随风而逝。
董卿回忆,在一次录制节目中,倪萍曾经跟她说过这样一句话:“董卿你要记住,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能力站在这个舞台上,当你有能力的时候,你一定要全力以赴。”
我们能够为自己的梦想拼搏的时间也就那么短短几年,为了不让人生有太多的遗憾,就不要给自己的青春留下太多的空白,一旦认定了一个目标,都应当全力以赴,要相信“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坚持往前走,属于你的风景终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