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未来笔记
“我—祝荣,休眠?这不可能!”这完全不符合初始设定。
要知道智能体从在这个世界上出现至今已经自我迭代到了超乎想象的地步。
自从人类掌握了存储意识的方法,就开始解决如何延续这个脆弱的身体的解决之道。
但大自然对机体老化的设定实在是太精妙了,科学的不断进步每当解决了这个阻止生命中断的机关后,又会触发另一个自毁模式的出现。
当然聪明的人类早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会只有一种,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当上帝还在为人类无法解决他设置的终极难题而得以时,越来越机智的人类已经学会了暗度陈仓,他们一边解决了意识存储的问题,一边又努力获取更优质的元素来重塑自我。
已经分不清是受到了什么神祇的召唤还是人类无法抑制的自身欲望,想要飞上天空看看那九霄云外的世界里是否有神仙的极乐净土的欲望就一路指引着人类飞上天空,冲出地球,航行于太阳系直至开始筹划建造太空隧道直达银河系的中心,那个神秘的人马座黑洞。
欲望是始作俑者,而从中获取的巨大利益却是实打实的。
祝星氿的确没有真正休眠,就在那个不熟悉的慕楠溪睡着后,他就进入到了她潜意识之中。
这是一所大学的教学楼,应该是这个慕楠溪很熟悉的地方,因为她在没有使用导航的情况下就七拐八绕的进了一个正在上自习的阶梯教室。
祝星氿确认她不是她的初始宿主慕楠溪,而是另一个时空的慕楠溪,虽然长相和名字都一样,但生活的时空显然较他们的时空更原始一些。
这里的人甚至还都没用着很传统的通讯设备,应该是智能手机还没普及的时代,更不会知道什么是智能体了。
慕楠溪显然走的比较急,心跳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现在机体正在进行微调以恢复正常状态,但祝荣体察到了一些不太寻常的身体数据,慕楠溪似乎有点不自在,她看到周围的同学时并没有产生见到熟人的情绪变化,反而有些紧张,而且她似乎在找什么。
祝荣正借着慕楠溪的视觉系统对身边的人进行人像扫描,一组“稳定性与变化性的完美结合的音频信号传来,吸引祝荣的注意力。”
银色刚柔并济;音高适中,给人以稳定、深沉的感觉;声调的抑扬顿挫,感染力和表现力;音强既不过于微弱也不过于刺耳,能够清晰地传达信息同时保持听者的舒适感。音长并不依赖于单一的音长变化,而是与音色、音高、音强等达成完美协调,给人以专业、可信的感觉。
声音来自于此时正站在讲台上的
在那宽敞明亮的大学教室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讲台上,为这位翩翩君子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辉。他身姿挺拔,如同山岳般稳重,穿着一件剪裁合体的淡蓝色衬衫,搭配着一条深色西装裤,简洁而不失雅致。他的面容清癯,五官端正,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书卷气,眼神深邃而温和,仿佛能洞察学生的心灵。
他站在讲台上,没有丝毫的局促与紧张,反而流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他手持粉笔,轻轻一挥,便在黑板上勾勒出清晰有力的字迹,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知识的力量,引领着学生们探索未知的领域。他的声音温润如玉,语速适中,讲解时逻辑严密,又不失风趣,偶尔穿插的幽默话语,让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教室里弥漫着轻松而专注的学习氛围。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他的眼神,深邃而明亮,宛如两汪清澈的泉水,闪烁着智慧与温柔的光芒。当他注视学生时,那眼神中仿佛蕴含着无限的鼓励和期待,给予学生无尽的温暖和力量。每当他讲到精彩之处,眼眸中便会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如同夜空中划过的流星,瞬间点亮了整个教室。
而他的微笑,更是如春风拂面,温暖而迷人。当他解答学生的疑问或是分享有趣的见解时,嘴角会轻轻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那笑容中蕴含着谦逊与善意,仿佛能够化解所有的困惑和疲惫,让教室里的每一个人都感到舒心与愉悦。
在互动环节,他更是展现出非凡的耐心与谦逊,倾听每位学生的疑问,无论问题大小,都给予细致入微的解答,眼神中满是鼓励与期待,仿佛在说:“每一个思考都值得被认真对待。”他的举手投足之间,尽显温文尔雅,不仅传授知识,更以身作则,教会学生们何为谦逊,何为尊重。
如此翩翩君子,在课堂上不仅是一位引路人,更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学生们求知的道路,让知识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能源”或者更准确的说“能源利用”是一个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命题。
传统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让人类进入到了现代社会,慢慢的人们开始发现开采和使用这些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对自己的生存造成了威胁。
于是风能、水能、太阳能逐渐成为替代方案,但是它们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太过明显,人类一时之间还不能很有效的储存、控制并利用它们。
不过这难不倒富有科学精神的人类,他们不断研究获取、存储、传输和利用各种能源的方法,在这个不断迭代的过程中人类也从反思中得到了启发,地球上的能源都来自于太阳,而太阳不过是浩瀚宇宙之中的一颗不算太惊艳的恒星,那为什么不将目光投射到茫茫宇宙之中呢!
宇宙能量获取的未来发展是一个充满潜力和挑战的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宇宙认知的深入,从宇宙中获取能量正逐渐成为现实,并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是对宇宙能量获取未来发展的几点展望:
一、主要宇宙能量获取方式的发展
太空太阳能电站
技术原理:太空太阳能电站通过在太空轨道上部署太阳能电池板,直接吸收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再通过微波或激光传输回地球。这种方式避免了地球大气层对太阳光的吸收和散射,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未来发展:随着材料科学、航天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的不断进步,太空太阳能电站的建造和运营成本将逐渐降低,其商业化应用前景广阔。未来,太空太阳能电站有望成为地球能源供应的重要补充,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应急能源供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行星热能利用
技术原理:行星热能利用主要指的是从行星内部(如木星等气态巨行星)提取高温高压的热能,并转化为电能。这种方式利用了行星内部的巨大能量储备。
未来发展:虽然行星热能利用目前仍处于理论研究和初步实验阶段,但随着深空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有望在未来几十年内实现对木星等气态巨行星的近距离探测,并进一步探索其热能利用的可能性。
黑洞能量利用
技术原理:黑洞具有极强的引力场和能量释放能力,理论上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如利用黑洞的霍金辐射)提取其能量。然而,这一领域的研究目前仍处于非常初步的阶段。
未来发展:黑洞能量利用的研究需要突破众多科学难题和技术瓶颈,包括黑洞本质的理解、极端环境下的材料科学、能量传输技术等。尽管面临巨大挑战,但黑洞能量作为一种潜在的无限能源,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二、关键技术和挑战
无线传输技术
重要性:无线传输技术是实现太空太阳能电站等宇宙能量获取方式的关键。它需要将远离地球的电能高效、安全地传输回地球。
挑战:无线传输过程中存在能量损失、传输距离限制、电磁干扰等问题,需要不断优化传输技术和提高传输效率。
航天技术
重要性:航天技术是进行深空探测和宇宙能量获取的基础。它涉及到火箭发射、航天器设计、轨道控制等多个方面。
挑战:航天技术的发展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长期的技术积累。同时,深空探测还面临着极端环境、长距离通信等挑战。
材料科学
重要性:材料科学在宇宙能量获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需要提供能够承受极端环境(如高温、高压、强辐射等)的材料,并确保材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挑战:新型材料的研发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创新思维。同时,材料的制备和测试也需要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手段。
三、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
国际合作:宇宙能量获取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需要各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可以共享研究成果、降低研发成本、加速技术进步。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宇宙能量获取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提供研发资金、制定发展规划、推动产业化应用等。同时,还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保障宇宙资源开发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