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坐山观虎斗 - 三国:开局复制吕布武力 - 杨老三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02章坐山观虎斗

最终,韩馥听从了三人的劝告,让冀州给袁绍。

冀州易主,则是震动了天下。

董卓入主洛阳,迁都长安,使得皇权旁落,

但对于圣旨的遵奉,大家至少明面上还是得装装样子的。

例如,蔡邕、荀爽、陈纪、韩融、申屠蟠等人被征辟。

例如,任命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任命侍中刘岱为兗州刺史,任命陈留人孔伷为豫州刺史,任命东平人张邈为陈留太守,任命颍川人张咨为南阳太守,任命袁绍的渤海太守等。

这些人虽然知道,他们的任命,不是天子之意,而是董卓之心。

但毕竟圣旨下达之后,他们个个还都是遵奉了。

天子、董卓,与关东诸侯之间,有一个惟妙惟肖的关系。

董卓不会以天子的名义胡乱给关东诸侯下旨,关东诸侯也就对长安的朝廷表面上还是忠诚之心。

天子刘协呢,希望关东诸侯早点打过来,把董卓赶跑,或者杀死,让他能重夺皇权。

诸侯联盟,袁绍自号车骑将军,又给曹操封了一个代理奋武将军。

这两个封官,袁绍就僭越皇权了。

但因为是讨伐董卓,没有人在意。

而这一次,袁绍以渤海太守的身份,巧取豪夺了冀州,就彻底打乱了大汉朝的秩序。

没有圣旨,一郡太守竟然夺了一州之地,这就让很多的关东诸侯眼睛一亮。

其中,眼睛最亮的,就是公孙瓒、曹操和孙坚。

事实上,历史上袁绍如此逆袭,趟出一条捷径之后,公孙瓒随即就模仿了,杀掉刘虞,自封为幽州牧。

曹操呢,以东郡太守的身份,虎视兖州。

孙坚呢,运气不好,打荆州的时候挂掉了。

总之,袁绍的这次出手,打乱了秩序,震撼了天下,打动了关东诸侯们的心。

当州牧的,开始提防州里的那些郡守。

有野心的郡守,开始琢磨了,怎么样才能把州牧干掉,自己执掌一州的军政大权。

袁绍的这个无耻行径,却是把公孙瓒给气坏了。

但是,冀州易主,公孙瓒就没借口再兴兵了,只得恨恨退兵。

公孙瓒现在还是比较英明的,心里明白,他与刘虞已经不和,若是再跟袁绍交恶,日后一旦刘虞和袁绍结盟,他就绝难发展了。

所以,公孙瓒选择忍下这口气,模仿袁绍,先干掉刘虞,执掌幽州的军政大权,再南下找袁绍报仇不迟。

入主冀州,公孙瓒又退了兵,袁绍意气风发之极啊。

袁绍果然履行承诺,封韩馥为奋武将军。

但是,韩馥的麾下,没有兵,也没有属官,什么奋武将军就是一摆设。

可对于人才,袁绍是很看重的。

只有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厉等人,因为不愿投降袁绍,更是埋伏兵暗杀袁绍,都被颜良和文丑杀掉了。

其余文武,基本上都投降了袁绍。

通过沮授的引荐,袁绍亲自带上厚礼,请出田丰出山,任别驾。

袁绍又任命审配为治中别驾。

除此之外,郭图、辛评因为协助荀谌、高干和张导说服韩馥成功,也被袁绍重用。

武将方面,袁绍也是听从沮授的引荐,提拔张郃为校尉,高览为军司马。

张郃又举荐了吕旷、吕翔兄弟,以及蒋奇、朱灵、马延等人,袁绍也都给予提拔。

自此,袁绍麾下的可谓是文昌武盛。

文臣有:荀谌、田丰、沮授、许攸、逢纪、审配、辛毗、辛评、陈琳等人。

武将有: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淳于琼、吕旷、吕翔、高干、蒋奇、朱灵、马延等。

冀州有六国三郡,袁绍入主冀州之后,很快就掌控了其中的五国三郡,几乎全都是主动向袁绍表达投诚的。

只有常山国的鞠义,纹丝不动,坐视冀州易主,既不起兵,也不投诚。

袁绍听从沮授的劝告,派人给鞠义送信,准备以建武将军、兵曹从事为条件,招降鞠义。

只是,袁绍没料到,沮授也没料到,在袁绍的书信到达之前,鞠义已经收到了一封书信,是老乡贾诩写给他的。

贾诩信中的意思是,圣旨任命华羽为并州牧,让华羽领军北上,将三族从河东和并州之地赶出去。

贾诩听说,沮授为常山相,而常山国与并州接界,希望鞠义能以天下大义为重,能够出兵相助,两路夹攻,光复并州。

信中还说,袁绍以卑劣手段取得冀州,无天子旨意,又无冀州民心,必不能长久。

“华羽华子翼……”鞠义将书信放下,喃喃了一句,“只可惜,关东诸侯会盟,韩馥只出粮草,并不出兵,不然,或许战况未必……”

鞠义好战,更是自认天下武将的领军打仗之能没人能够出其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