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叟兵避斥候 - 三国:开局复制吕布武力 - 杨老三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25章叟兵避斥候

华羽在堳坞,在董老夫人的帮助下,顺利收服了董力等将,顺利接收了堳坞的三万精锐。

接着,这三万兵马就开始动起来,将堳坞的所有钱粮,所有金银珠宝,全都装箱上马车,准备搬空整个堳坞。

华羽将太师府的下人全部集合起来,准备给她们发一些遣散费,让她们各自离去。

谁想到,这些下人的家人,全都被董卓派人杀死,无处可去。

迁都之时,华羽的仁义与怜民之心,没有不知道的。

于是,这些下人一起跪在地上,哀求着华羽将她们带走。

华羽微微一叹,只得点头答应下来。

这些下人,全都是貌美的年轻女子,若真是被放回长安城,恐怕没有几个能有好命运的。

而将她们带走,日后赏赐给有功的将士,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堳坞的事情,算是圆满落幕。

而在丰镐,一场大战已经开启。

皇甫嵩是当朝名将,其父皇甫节官至雁北太守,其叔父皇甫规官至度辽将军。

皇甫嵩的祖父叫皇甫旗,官至扶风都尉。

皇甫嵩的曾祖父皇甫棱,也是官至度辽将军。

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郦,曾劝说皇甫嵩起兵诛杀董卓,却未被皇甫嵩采纳。

皇甫嵩的孙子皇甫谧,在医学方面成就极大,被后人称为“针灸鼻祖”。

说起来,皇甫嵩与董卓有深仇大恨。

皇甫规也是东汉名将,凉州三明之一。

他有一续弦,马氏,才貌双全,尤其善写草书。

董卓听说,就派人下聘,要纳马氏为妾。

马氏不从,并破口大骂董卓,最后被董卓派人活活打死。

所以,皇甫嵩虽然对王允当权有些不满,但王允派他去堳坞,杀死董卓的家人,皇甫嵩就没有拒绝。

但皇甫嵩毕竟是名将,曾经是平定黄巾之乱的第一功臣。

一路之上,皇甫嵩也放出不少的斥候,不断打探前面的情况,他则是在后面,催促大军抓紧时间赶路。

若是旁人,还真是会被皇甫嵩的斥候发现。

可五千叟兵的领军之将是以谨慎著称的甘宁,随军谋士更是三国时期顶尖的谋士之一徐庶。

虽说,这个时候的徐庶,还远不及历史上辅佐刘备的时候,却也已经是相当厉害的角色了。

甘宁与徐庶配合,就轻易瞒过了皇甫嵩的斥候。

丰镐的西面,约莫五十里的地方,有两座山。

两山之间,就是一段长达三十里的峡谷,有五丈宽。

历史上,曾经有几次战役,成功的战役,都是在这个地方。

皇甫嵩是西凉人,对凉州和司隶地区的地形,当然是熟悉之极。

所以,在快要经过这段峡谷的时候,皇甫嵩派出大量的斥候,探查峡谷的两旁,是否有伏兵。

汇报的结果是,并没有任何伏兵。

皇甫嵩这才微微放下心来,下令全军快速通过这段峡谷。

多年的经验,使得皇甫嵩还是隐隐有些不安,总是觉得有危险。

于是,皇甫嵩命令大军成一字长蛇阵,每五个人一排,每排之间相隔三尺。

这样的行军方式,即便是中伏了,也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峡谷南边的山上,甘宁望着下面的皇甫嵩大军,由衷一叹:“皇甫嵩不愧是大汉第一名将,已经确认没有埋伏,尚且还能如此谨慎,确实了得。”

徐庶也点了点头:“若非是两侧山峰之上,尽是树林,我五千人马确实难以瞒过皇甫嵩所派的斥候。”

原来,叟兵以灵活著称,在皇甫嵩的斥候上山之时,所有的叟兵全都爬上了树上。

南北山峰上的树,因为年久的缘故,树木高大,足足有两丈多高。

而且,枝叶茂密之极。

叟兵爬上树,藏身枝叶之中,只要不发声,绝对不会被人发现。

于是,皇甫嵩派出的斥候虽然很多,却并未发现树上的叟兵。

甘宁冷哼一声:“皇甫嵩千算万算,却算不出咱们将伏兵藏于树上。”

“只待皇甫嵩的中军大旗进入峡谷中间,咱们就立即发难,定能将他灭在这里。”

“不可……”徐庶摆了摆手,皱着眉头说道,“皇甫嵩此人,以谨慎小心著称。”

“既然皇甫嵩并没有完全放心,自然会谨慎行事。”

甘宁是个聪明人,双眉一扬,问道:“元直的意思,皇甫嵩会人旗分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