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风云再起 - 盛明贤王 - 汉水谣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盛明贤王 >

第八十六章 风云再起

时下歇芳园里景如其名,所有的芳华尽数歇去。入冬后的第一场雪下了一夜,次日拂晓后,院中已是白茫茫的一片。

歇芳园的主人许久未露面了,霓娘的神色有些不对劲,朱祁铭隐隐觉得她们似有大事瞒着他,而他的眼皮总跳个不停。

“今日我出门去转转。”朱祁铭心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烦躁,与牛三、蒋乙练过剑后,他望着纷飞的雪花道。

牛三立马来了精神,“就是,入住这里已经半年了,咱们从未踏出宅院半步,无聊透了!”

“我是说我出去转转,至于你们嘛,先找屋里的那一位说说,你们好好说话,想必他会松口的。”

遇上这样的事,朱祁铭不便说什么,只能往徐恭身上推。牛三、蒋乙听说要请屋里的徐恭发话,心就凉了大半截。

“你二人去歇会吧。”朱祁铭招呼一声,径直离去。

身后传来牛三、蒋乙呼呼的习武声,显然二人在发泄胸中的郁闷之气。

朱祁铭可管不了这些,出门之前,他还有正事要做。

如今他只想心无旁骛,在书房与习武场上苦其心志,野蛮其体肤,为不知何时方能成行的回京之旅储备足够的能量。

被掳前,太皇太后曾与他谈史论政,如今回想起来,他对彼情彼景有了全新的认识,那其实是一条通往庙堂之上的终南捷径。他强烈地预感到,自己回京后,那样的大好良机必将随时摆在自己面前,就看自己能否把握住机会。

他无数次设想过它日与太皇太后、皇上奏对时的情形。可惜,世上蔡桓公常有,而扁鹊罕见,以大明的文风与言路,即便才胜贾谊、晁错,只要针砭时弊,就必然会不容于庙堂之上,被视作异端。而他不想成为异端。

可是,若不痛不痒地虚言以对,恐怕在庙堂之上掀不起一点浪花,优美的言辞很快就会被湮没在如潮的盛世颂言之中。

既要语不惊人誓不休,又不至于引起君臣共愤,二者须兼顾,这万分的不易。

好在有徐恭这个锦衣卫昔日的主官可陪他练脑,他可从中找到灵感,随时调整自己的思路。

进了徐恭的屋子,一番礼让之后,两人分头入座。

“若大明眼下就与瓦剌开战,胜算如何?”朱祁铭深坐凝思,眼前浮现着瓦剌那十一名重装骑兵彪悍的身影,还有百余名无辜百姓死时的惨状。

“并无胜算。”徐恭从容地饮着碧涧茶,落盏时眼中有分茫然。“对方是百战之兵,我方是久逸之卒,战力不可同日而语。”

想徐恭当初一人一刀就屠尽近三十名鞑贼,这样的战力自然要另当别论。“若军中有许多如你这般的骁勇之士呢?”

“还是不行。”徐恭沉吟良久,脸色更显落寞,“江南许多民间武人曾与倭寇力战,但效果不彰。唉,说到底,还是怕惹事,北境守军不乏骁勇之士,兵器优于鞑贼,人数众于鞑贼,但整支军队立足于防,不善野战,只能依托坚固的城防自保。”

是啊,心存幻想,不敢定下与瓦剌决一死战的长远策略,就只会虚张声势,摆出一番你别惹我的架势,经别人连番试探之后,在家门口穷于应付,最终难逃衰亡的厄运。

而瓦剌人的试探已然开始了!

现代人总爱说落后就要挨打,可是在明代之前,中国何曾落后过?宋代科技、文化、经济社会无比繁荣,还不是经常被落后的蛮邦虐到爆?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问题,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比的是战争意志与战争动员能力,而战争意志与战争动员能力又是密切相关的。

“战争一旦爆发,必将旷日持久,户部府库中的积财撑得住长久的战争么?”朱祁铭适时将话题移到了关键性的问题上。

“恐怕撑不住,现有税赋保证各级衙署正常运转都显不足。大明一旦与瓦剌交战,就只能增加税赋,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