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一刀两断
夜已深,雍肃殿内仍灯火通明,御案上堆满了题本、奏本,皇上强打精神,就想批阅完最后几封急奏,再去安歇,可他神思倦怠,眼皮愈来愈沉。
王振缓缓入内,驻足扫了一眼,数名近侍内官立马躬身退去。
“陛下,据锦衣卫回报,几路人马都已退出涿鹿山。”
皇上抬起头,灯火映亮了他的双目,“总算消停下来了!”
话虽这样说,他的心里却不见得有多欣慰。权术容易让人上瘾,自亲政以来,他喜欢臣下之间有些争意,朝臣也好,宗亲也罢,无处不在的争意如催眠药,能让他安然入睡。只要事态不失控,利用争意远比玩弄制衡之术有效。
他期待天下大定时,再把权术玩到另一个境界,那便是巧妙地利用争意,拉一派打一派,不,准确地讲,应该是拉一派打一派扶一派!如此一来,自可将臣下玩弄于股掌之间,天子的大位便能稳如泰山。
至于争斗的双方谁事谁非,这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陛下,涿鹿山那边出现了一批来历不明的江湖人,领头者却是一名儒士,他叫庞哲!”
庞哲?片刻的茫然之后,皇上终于想起了多年前致仕的庞哲其人,心中一惊,“一名隐士与江湖人混在一起,此事不容小视,速命锦衣卫仔细查查!”脑中突然掠过一道疑云,“是锦衣卫发现了庞哲?”
“陛下,这与锦衣卫无关。据周家一名仆役说,周妃娘娘的妹妹率家丁远赴涿鹿山,欲对吕氏不利,被庞哲抓了个正着,当时庞哲自己报出了名号。”
皇上直直站起身来,“吕氏呢?”
“启禀陛下,应该是被庞哲率众救走了。”
庞哲救走了吕氏?皇上顿觉脑中疑云密布,“莫非越王在结交世外隐士和江湖中人,暗中培植势力?”
“陛下,此事还难以得到佐证,不过,庞哲早年与吕希交好,二人的私交非同寻常!”王振抬头望了皇上一眼,“眼下周家次女的处境堪忧,陛下不可不察。”
皇上目光一滞,“她身在何处?”
“今日天黑前被江湖中人押送回京,幽禁于越府。”
“周妃的妹妹只知道胡闹!”皇上暗中咬咬牙,大步走下御台,在殿中踱起步来。
社稷多事,册立皇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一事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巧的是,万妃已诞下皇次子朱见,这个时候,周妃的名声不容有损,否则,朝廷上必是物议沸腾!
而周妃的名声与周家的口碑密切相关,此事一旦传扬出去,世人议来议去,势必将周晓蝶的私行与周妃搭上关系,疑为周妃暗中唆使,甚至与皇上密令锦衣卫追查吕夕瑶一事联系在一起,疑为天子不仁不义!若是如此,册立皇太子一事必将引发前朝与后宫的恶斗,进而损及天子的圣誉。
国难当头,朝中经不住折腾,天子的圣誉也伤不起!
王振似已窥出了皇上心中所忧,“陛下,越府如今是长史欧阳仝当家,就怕他将周家次女押送进顺天府或刑部。早先为了吕氏,周家的名声已经受损,再说,锦衣卫追查吕氏的秘行也经不住世人议论呀,而今周家次女的私行一旦传入坊间,京中难免会掀起惊涛骇浪,恐为奸人所乘!”
顿了顿,续道:“陛下,凡事都得做好最坏的预案,您说,越王会因为前番遇险,朝中并未给他做主,故而怀恨在心,欲伺机扰乱京城,从中有所图谋吗?”
皇上一震,匆匆驻足。他自然知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道理,但他终究是心软,即便是玩弄权术,也留有余地,不愿把事情闹到不可挽回的地步,这样的秉性让他此刻犹豫不决。
“求皇上给臣妾的妹妹做主!”
周妃凄恻的叫声远远飘来,皇上嘴角一咧,沉声道:“速命锦衣卫去越府救人,将周家次女送回家中,越府知情者一律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