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先回代郡,新政的成果 - 大秦:有子扶苏 - 落星梧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44章先回代郡,新政的成果

第244章先回代郡,新政的成果

齐王建终于一步步来到了扶苏跟前,他高举自己的王冠和印章,把它举到头颅上,递给了公子扶苏,他直接说道:“小王田建,见过秦国长公子扶苏,小王愿意接受秦王的条件,现在便投降大秦!”

说完,扶苏便从他手上接过了齐国王冠和印章,接下来便是秦军进去驻扎临淄,而齐王建和他齐王宫的所有王室子弟都要被带到咸阳。

扶苏留在临淄稍微安抚了一下那些贵族,可主要还是怕秦军的入侵给百姓带来恶果,不过秦军纪律严明,又有公子扶苏在监督,他们并没有对百姓做出什么事情。

等料理完齐国的事情,扶苏带着薛礼、韩信、李靖和血衣军又准备回去代郡,而诸葛亮便被扶苏安排在这里。

“孔明,你乃齐国出身,比我还要了解齐国,这齐国的王都临淄,你便留在这里代我监督,若有什么事情,可以用飞鸽联系我。”扶苏看着已经在萧何和荀彧身旁学习了一段时间,并且有所成长的诸葛亮说道。

“唯!”诸葛亮来之前就明白公子扶苏把他带来的含义了,所以没有任何犹豫,便接下命令。

齐国地处海滨,又大部分是平原地带,其实经济条件可以说是七国里面最好的,可正是因为如此,齐国军队反而腐烂不堪。

没有进取心是整个齐国上下共有的缺点,毕竟通过海上的贸易或者捕鱼和贩卖海盐就能得到足够的财富,为什么要去拼死拼活。

齐国王室和贵族都这么想,那下面的百姓自然也很难会有尚武的精神。再加上齐国战斗实力确实拉垮,除了管子和孙膑两个时代,齐国对外几乎木有胜仗。

其实管子时期,齐国对外战果也不好看,可管子辅助下的齐桓公至少号令过诸夏各国抵御外族。

而后面的齐国便一直没在强大过,明明如此好的地理位置,国力也能排到前三,可战斗力其实只比韩、燕两个小国强大一些而已。

并且考虑到历史上,齐燕两国的交手记录,都很难说齐国真的打得过燕国。

于是这么富裕的地方,诸葛亮只要多关心一下百姓的温饱,基本上也不会出现和代郡之前那个郡守赵直一样的问题。

有了扶苏的令牌,在旧齐国境内,诸葛亮的权力其实很大,只是诸葛亮想通过自己的政治才能去管理,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会拿公子扶苏的令牌出来。

而扶苏写了一份家书,委婉的劝秦王政对几个投降的王室好一点,并且陈明要害,他以自己父王的英明,应该看得懂是什么意思。

因为没有什么大事,回去代郡的路上更加缓慢,居然用了将近十天的进军速度,这让扶苏想到后世那个笑话。

某呆立行军打仗,进军时间花了一个月,被打败后,逃回去只用了七天。

而秦军相反,进军用了七天,回来反而花了一旬的时间,看着城墙外明显有整修过的代郡,扶苏满意的点了点头。

代郡郡守荀彧,现在正在城池外等着公子扶苏,他早早收到了公子会回来代郡的消息,便领着吏员来到城外。

除了郡守荀彧,郡丞萧何和吏员陈平、李左车,还有一个无所事事的郭嘉也都来到了外面迎接扶苏。

扶苏一马当先,带着他们回去了郡守府,一番叙旧之后,扶苏便询问道:“文若,这代郡,还有其他七郡的常平仓现在怎么样了?”

这是一项即关乎民生,又对军事行动有不错的作用,只要能合理推行,便是一项不错的新政。

“回公子,这常平仓制度在萧何郡丞的推动下,已经都建立了起来,只不过今年粮食产量一般,现在还看不出成效,”荀彧直言不讳的说道。

他并没有因为这个制度是公子扶苏所想的,便无条件支持,而是把今年的情况说了出来。

“但每年有玉米和小麦,相比粟米,这两种农作物产量更高,只要明年天气正常便能丰收。那时候,就可以看到常平仓的用处。”荀彧的说法让扶苏点了点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