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37章
看见姜采女在清漪池拥着永宁郡王时,郑吉魂都要吓飞,对自己引御驾来清漪池的举动悔恨万分,以为不仅姜采女今日要死在圣上怒火下,他们这些幽兰轩奴仆也要受到牵连。
却没想到,圣上明明看到了那有损皇家清誉的一幕,竟未动怒,不仅在幽兰轩用晚膳,赐了姜采女许多华美衣饰,还今夜就歇在幽兰轩。
郑吉完全想不明白圣心,但更加确定姜采女在圣上这里真不是一点半点的特别,他不了解这特别的因由,对当初师傅特意暗地将他调至幽兰轩的安排更加好奇,只是圣上这般似是垂怜姜采女,师傅既是圣上心腹,行事理当迎合圣心才是,为何师父当初的态度,对姜采女却是冷漠居多呢?
郑吉因无法得知那最初的前情,饶是心思灵活宽泛,再怎么想也只能是毫无头绪地空想。他一边守侍在外,一边心绪漫无边际地在深夜里乱想时,同他一起守夜的茉枝,心里也乱乱地想了许多。
除了与周总管相关,其他事情,茉枝同郑吉想得差不多,起先是忧惧至极,但见事情走向出人意料,姜采女未受圣怒而蒙圣宠,于今夜为圣上侍寝,倒成了喜事一桩。
只是姜采女那纤弱身子,不知受不受得住圣上恩幸,圣上对姜采女似有着特别的宠怜,特别到都可以不计较姜采女的孤僻性子与轻浮行止,若姜采女今夜能将圣上服侍好了,想是更大的福气还在后头,只不知姜采女能不能接住这福气,愿不愿接住这福气。
茉枝忐忑地想了大半夜,翌日天明与御前宫人一同进入寝居服侍主子们起身时,见榻边帷帐凌乱扯缠地都快掉落床架了,不知夜里是何情状。
茉枝捧着盥洗用物趋近榻前,见圣上已起身下榻而姜采女仍然朝内睡着,心内不由又敲起了小鼓。按理妃嫔侍寝后,次日清晨该亲自侍奉圣上更衣才是,若是位分高家世好的妃子或可娇宠些,可姜采女出身卑微,除圣心垂怜外无所可依,岂能恃宠而骄。
茉枝犹豫要不要唤醒姜采女、提醒她当侍奉圣上更衣时,见圣上起身后并未立即接过宫人拧挤好的热毛巾,而是回看向了榻上的姜采女。虽是夏日,但清晨空气微凉,圣上凝看片刻后,将姜采女身上盖着的一袭薄毯朝上拉了拉,遮住姜采女半裸在外的雪白肩臂。
圣上未在幽兰轩用早膳,只在走前令总管周守恩再调些使唤宫人过来,吩咐她和郑吉要在姜采女药食上十分用心,务必要调理好姜采女的身子。茉枝听着都是恩宠的话,自然心内欢喜,连忙恭声应下后,又替尚在睡梦中的采女主子谢天子圣恩。
但姜采女似乎并没有熟睡,御驾走没多久,茉枝脚步轻悄地踱进寝居深处,想看看姜采女有没有睡醒时,刚打起垂帘,就见姜采女低首坐在榻边,松散的寝衣半垂不落地拢着她的身子,因为肌肤雪白,那肩颈处点点暧昧的浮红宛是雪中的落梅。
茉枝面上一红,走近前去伺候姜采女梳洗。她一边将青盐药粉等递给姜采女,一边将圣上临走时吩咐的话又说了一遍,笑对姜采女说了好些陛下疼爱主子、主子有福气之类的话,既是希望主子心境欢愉,也是想讨主子欢心。
然而姜采女神色清淡如雪,像是听不见她的奉承,又像是根本不在意,只是专注净口,含着青盐水漱了又漱。茉枝在旁看着,感觉姜采女像漱口漱到走神,又像是有点魔怔了,怕她再这么用力漱下去会伤了口腔,忙在她又蘸起青盐粉时,握住她一只手拦道:“主子,已够干净了。”
怎会干净呢,慕烟因极度痛恨皇帝其人,和他稍有接触都觉肮脏,何况是昨夜那般深切的纠缠。若说刺杀失败那一夜,屈辱之外是铭心刻骨的疼痛,昨夜与屈辱一同深深折磨她的是发自心底的恶心。
只是这一夜后,她确定皇帝对她确实色心甚重,留她性命、封她为采女、令人调理她身子都是为满足他自己的色|欲。她是砧板上的鱼肉,既无可刺杀的高强武艺,又无可利用的势力人手,无法抵抗皇帝对她的侮辱,而想要杀了皇帝更是困难重重。
色相使她仍然活着,那能否再成为她杀死皇帝的阶梯?色相曾经给她创造了一次刺杀机会,只是她失败了,现在的皇帝已清楚知晓她的杀心,她还有可能在这样的境况下,凭着她自己的色相与皇帝的色心,再成功刺杀皇帝一回吗?
将青盐瓷杯等物都捧走后,茉枝从衣柜里取了件缕金折枝堆花衫裙,要为姜采女换穿上。因见姜采女出神地看着她捧来的鲜艳衣裙,茉枝以为姜采女是不喜欢衣着太过艳丽,只能为难地解释道:“陛下让您穿这些,陛下不许您穿着太素净……”
因怕姜采女违逆圣意,茉枝又好声劝道:“这是陛下对您的宠爱呢,您若不穿,岂不是辜负了陛下的圣恩。”似乎是说动了姜采女,采女终是没有拒绝这件明丽的衣裙,任她为她换穿上了,而且在梳发髻时,自行挑选了一支华美的镂金花簪。
若说姜采女不施脂粉、衣饰素净时,似是映雪白茶、深谷幽兰,在略加妆饰之后,姜采女姿容清丽难言,纵神色沉静不笑不语,眸波轻动时亦似有婉转艳色悄然流转,夭若桃李,美色入骨。
茉枝望着镜中天生丽质、宜清宜艳的窈窕佳人,忍不住真心实意地赞说道:“主子生得这样美,陛下怎会不喜欢呢。”
姜采女听她这话,边凝望着镜中衣妆华艳的丽人,边唇际微微浮起一丝似有若无的笑意。似应该是为她这句话而欢喜的,可茉枝又觉姜采女唇边这丝笑意好像有点怪怪的,似是一根绷紧的琴弦,在燥热的夏日里亦凉得似水似冰。
重明宫濯缨馆外,这时节已是翠叶如盖、菡萏香红。清淡的荷香随着清风逐入书室,伴着室内如潺潺流水的琴声,直似是满池芙蕖都盛开在室内一般。只是抚琴之人似乎心思不静,琴声逐渐凝滞,断断续续一阵后,终是停了,少年手停在绷紧的琴弦上,沉默片刻后,说道:“派人暗地里打听下她的近况。”
侍在一旁的重明宫管事大太监陈恭,闻言心中微动,但面色不露,只躬着身子、神色恭谨地询问道:“老奴愚钝,不知殿下所指何人,还请殿下明示。”
萧珏道:“姜采女。”
陈恭似是一惊,语气迟疑,“姜采女是圣上的后宫,殿下若要私下打听,似是不妥……”
萧珏微擡眸子,看了眼皇祖母放在他身边的太监首领,又低下眼帘,轻拨了下指间的琴弦,淡淡地道:“去做就是了,难道只是暗地里打听近况,也能闹得天下皆知吗?若你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孤可提拔旁人。”
永宁郡王向来宅心仁厚,日常性情甚佳,莫说动怒,连急躁都是少有,这时这样淡淡的一句话,听在旁人耳中可能不以为意,但陈恭却是真心里一惊,不似先前伪饰,亦不敢再装痴,老老实实地“是”了一声,退下安排去了。
陈恭是太后放在重明宫的耳朵和眼睛,永宁郡王的这道吩咐,自是很快就传到了太后的永寿宫中。炎炎夏日里,榻边金盘上雕刻的亭台冰山无声融消着空气里的燥热,太后歪歇在榻上,在风轮送转的凉意中问道:“这姜烟雨近来怎么样了?”
靠坐在小榻脚踏上的沉碧,边轻轻为太后锤着腿,边回答太后的话道:“说是还在养病,但奴婢的人探听幽兰轩那边口风,姜采女的病应已好全了。”
太后道:“病好了就该出来走动走动,总闷在幽兰轩里做什么。”
沉碧附和道了声“是呢”,见太后娘娘在沉吟须臾后,微衔着笑意道:“这姜烟雨是生得不错,可天下生得不错的女子多的是,她是有何特别之处,怎的韫玉就对她这样中意。”
沉碧陪笑着道:“这奴婢可说不好,奴婢只知有句古话叫‘各花入各眼’。”
太后闻言也笑了起来,她手按了按额头,眸中笑意渐渐幽深。自皇帝登上帝位,韫玉凡事循规蹈矩,谨遵臣子的本分,半点不会逾越,独在姜烟雨的事上一反常态。先前曾想讨要姜烟雨也就罢了,那时姜烟雨虽是御前人手,到底还只是一个宫女,可如今姜烟雨已是皇帝的女人,韫玉却非但没有断念,反还为她踏出了越矩的第一步。
太后一直希望韫玉与皇帝离心,希望能激起韫玉与皇帝争夺的心念,从前她使过不少法子都无用,不想一个女子却有奇效,既然有效,自然要好好用用。
几场雷雨过后,临近端午,转眼离姜氏被封采女已有月余了,茉枝在为姜采女身体渐好欢喜时,也另有心事,特别是在太后娘娘向各宫赐下彩缕、香包等过节物事后。
先前姜采女是因禁足且病着,迟迟未向各宫请安,而今姜采女既已被解了禁足又已完全病愈,若还不遵着宫中规矩,向太后娘娘和各宫妃嫔问安,那再似清漪池那日被安上“目无尊卑”的罪名,可就一点都不冤了。太后宫中的宫人来送彩缕等时,还特意问了姜采女病情,说姜采女当去永寿宫谢恩呢。
后宫妃嫔们每月初一、十五会一同向太后请安,这日是初一,茉枝就在晨起伺候姜采女梳洗后,向姜采女说明了此事,建议姜采女在用完早膳后,就往永寿宫给太后娘娘请安,并向各宫妃嫔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