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故友;谋算、朝臣。 - 争命 - 长安有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争命 >

相聚、故友;谋算、朝臣。

相聚、故友;谋算、朝臣。

“噗~阿浔你刚才瞧见了吗?”往东域南的官道上,妖兽车跑的平稳,一路别说劫匪悍妖,连头狼都没见过。姜离一边啃着新买的甜瓜,一边止不住的乐呵,“他被吓得,脸色都变了!”

那黑袍男子本是没听懂姜离的暗示,还叫嚣着让手下抓活的。结果被身边一个武仆拽住耳语了几句,下一刻就缩在武仆身后,别说嚣张了,连头都不敢再冒一下。

整个一色厉内荏的大草包。

阿浔也笑着点了点头:“那武仆瞧着倒是有些见识。没成想也被阿离你给唬住了。”

放眼整个大历,顶尖势力早已不同往昔:巫氏灭族,珩氏东山再起,再加上中原顾氏、兴州应家,东域天道太叔,北域佛门微生。

而姜离自幼时起便流浪在外,深谙如何恰到好处的狐假虎威:“除开头光蹭亮的佛门弟子,剩下四家子弟众多,不怕他们去查。”

那草包一看就是欺软怕硬的主儿,随便一家的名头便足够吓得他坐立不安,不敢造次了。

至于冒充世家子弟的姜离二人嘛~

姜离双手合十拜了拜,看着倒比往日多了些俏皮:“各位家大业大,就容了小的这一次吧~”

……

东域的淮州城占地颇大,全靠当年庇荫在峪桓宗门下,随之繁盛,也随之衰落。当姜离二人赶到此地时,离选试日期已不远了。

昔日萧瑟的街道,如今恢复了些许繁华,城里来往的修士、商人骤然增多,在相对热闹的东市里,簪着花的姑娘兴奋的瞧着手里的胭脂,嬉闹的孩童举着糖人小心翼翼的咬上一口,满口香甜。

姜离轻轻舔了一口小乌龟外层的糖衣,满足地眯起眼睛:真是令人怀念的味道啊。

“姜医师?”

门庭冷落的朱檐之下,站着一个瘦骨嶙峋的中年男人。任谁也猜不出,这个两鬓斑白、笑容沉静的人,曾是淮州首屈一指的天才。

“方郎君,别来无恙。”姜离笑着摇了摇手中的糖人。

方郎君点点头招呼道:“天色已晚,不若在府中住下吧。”

……

空旷肃穆的紫霄大殿内,十六根龙腾描金粗柱等距排列,华丽剔透的巨大宫灯自殿顶盘旋而下,垂落的流苏随风轻拂。

“王上!大王二王是老臣看着长大的孩子,他们的品性学识老臣最清楚!是万万不会做出谋反之事的啊王上!”

一排排的琉璃雕花宫灯,一列列身着银甲的王族卫兵,烛火跳跃之中,灯影明明灭灭。一位身着松鹤官服的老者跪在大殿中央,七步玉阶之上,万年不腐烂的沉香木被雕刻成龙,腾云驾雾之势仿若直奔天际。

只见他双目微红,颤巍巍的身体一侧,正摆着代表一国之相的白色玉笏。在他身后,是十数位身着各色官服的大臣,他们有老有少,有义愤填膺者,亦有姿态怯懦之人。他们随着老丞相一同拜到在地,只为替这些时日闹得沸沸扬扬的贵妃通敌案说情。

“王上!”其中一位身着赭色官服的大人大声道,“大王与二王乃我大历王子,是珩氏王族的高贵血脉!贵妃虽为其母,但王上更是二位王子的亲父!”

另有一位大人接着道:“是啊王上!二王王子只是被其母蒙蔽,并无谋害王上之意啊!”

素来端肃庄严的大殿上,十几个文臣武将你一言我一语,说道激动之处甚至已有人老泪纵横。

然而这一切,似乎并未触动那王座之上、头戴帝王冠冕的黑衣男子。

“好了……”

四字“勤政亲民”的纯金匾额之下,传来似玉质般温润的嗓音,男子擡起手,漫不经心地拨开了冠冕的珠帘,露出那张似刀削般棱角分明的俊脸。他是大历王朝、五域疆土名义上的王,更是如今南疆的实际掌权者——黑帝珩霁。

黑帝依旧穿着他那万年不变的黑色龙纹王袍,十分冷淡地问了句:“你说他们无辜??”

语气中的漠不关心,竟不似在问亲生孩儿的生死。至于两位王子是否真的无辜,在场众人无一不心中门儿清。

老丞相闻言一顿,在擡头时已是满面泪痕:“老臣也是为您着想。王上虽有王子五人,但三王痴傻,四王无能,五王尚在襁褓之中看不出才能。唯有大王二王……”

“孤在问,他们可是真的无辜?”黑帝皱了皱眉,有些不耐烦地打断了老丞相的晓之以情:他有几个儿子,无需外人来提醒。

帝王充满压迫的目光扫过众大臣,问道,“私养死士,是无辜?妄图杀害我大历功臣,是无辜?如此行径,倒叫你们一个两个的,成了睁眼瞎子。”

“这……”

黑帝说话时,声调平直,听上去平平淡淡的,但在场众人,哪个不是人精子?刚刚还正卵足了劲、为两位王子喊冤的大臣们,此刻不光不自在,还能从那吐字清晰,一字一句地细微停顿之处,生生听出些令自个儿额头暗冒细汗的意思来。

“可……可司掌士,他不是没事吗!”

当然,“人精”这两个字,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这位。

“反倒是他以下犯上,将二位王子的死士杀了个干净!”一旁身着绿色官服的大臣抽了抽嘴角,悄悄拉了把同僚衣袖,示意他快点住嘴。

果然,自王座上传来一声冷笑:“十一无事,是他自己本事大。老大老二实力不济还想耍王子威风,就是他们自个儿愚蠢!孤知道你们蠢,却没想到你们蠢不自知,还拿别人当傻子!”

说起来黑帝这两日正是心中郁郁:他那可怜的、正在禁足中的亲弟弟,眼下已是见不到人影儿了。

更别提那两个不成器的东西。

大历黑帝最年长的两个儿子——大王珩瑜,二王珩玦,皆由贵妃廖氏所出。如今廖氏伏法,两位王子便被羁押于王族牢狱“夹道”之内,望着顶窗外那抹月色,满怀忐忑等待着王父的降旨。

而同一片月色之下,姜离这边正是酒酣正浓之时。

方澄的故事,说起来不过寥寥数语。

父慈母爱,是对着年幼的弟弟,兄友而弟不恭,是为嫉恨。方澄只想一骑绝尘,名扬天下,却毁在了亲弟弟的一杯酒。内府损,灵力散,拼着一口气打碎了弟弟的经脉,却被父母断绝关系,赶出了家门。一家子没一个落了好。

“若不是姜医师救了我,又把我送到了舅舅家,这世上哪儿还会有方澄这个人。”方澄举起酒杯,对姜离俯身一拜,道,“当日我重伤在身,不能亲自拜谢医师的救命之恩。庭洲,来。”他唤着身边的半大小子,一同拜下身去。

“诶诶诶!”姜离一下跳了起来,她惯来受不得这些礼节,左拉右拽地好不容易把人拉起来,呼了口气道:“看你过得好,我就高兴。”

没想到还能遇见当初顺手救下的人,而且这个人还活着,过的也不错,还有个儿子,算是另一种圆满。

夕阳的余晖大片大片地洒落,桌上的人聊得尽兴,姜离说了此行的目的,方澄也告知了他的打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