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骗生小孩系列【VIP】
第93章骗生小孩系列【vip】
舒清雪和侯逸的遭遇,完全没有影响到林若溪,她在检查完冬日暖房蔬菜新品种的培育情况后,便坐上了马车,回去京城。
这近六年时光,她都耗在了庄子上,并没有苏出多少现代产物。
但侯逸不一样,生怕再次被林若溪抢了先,肥皂,水泥,玻璃等赚钱的东西,他都拿了出来。
肥皂给自己赚钱,水泥和玻璃则是用来升官和让自己在官场能混下去。
他知道以自己的势力和对水泥,玻璃的了解程度,想把林若溪更早做出来,那绝无可能。
他算是发现了,林若溪上辈子或许就是个研究人才,还是个农学方面的专家。
这样的人挺纯粹的,即便发现自己也是穿的,也没想着打压或者杀掉,而是更凭本事。
这让他稍稍放心,但也知道,凭自己的知识储备,绝不是科学家的对手。
只不过林若溪更看重农业,尚且没打算分出精力来管别的。
那他就不客气了,先把概念提出来,他没能力弄出来,工部还不能吗?
果然,工部确实汇聚了全国顶尖的能工巧匠,只要有还算清晰的理念和方向,多实验一段时间,就完全没问题。
很快东西就有了成果,他也升官了。
于是侯逸一边躺平,一边苏出各种理念,能成不能成,都看工部的本事。
而他成了工部官员中最特殊的一个,日常不上衙,躺在温柔富贵乡里,享受缺德人生。
偶尔去衙门,带上‘冥思苦想’‘绞尽脑汁’的理念成果。
工部尚书知不知道他的德行呢?
知道!
但不在乎,完全放任。
工部尚书是个精明的人,看出侯逸是个有新奇主意的,但人实在纨绔,那只要他能输出理念,就不管他。
要是工部实验出成果,便也会给他升官,让侯逸的躺平之路,躺得非常舒服。
可惜,侯逸的美好生活,结束在他彻底打破舒清雪希望,让她彻底疯魔。
工部尚书很遗憾,但‘侯逸夫妻’已经丧生在火场,他能怎么办?
只能唏嘘少了一个好用的打工人,但要说多失望,倒也没有。
出海的海船已经回来两三波了,带来了海外大量新事物。
工部从官员到匠人,从之前的研发中,已经渐渐琢磨出点东西,打破了以往的思维僵局,俗称开明智,开始主动求变,求开发了。
海外新事物的引入,给他们带来更大启发,每个人都热情满满,打算研究透,好好学习运用起来。
他们且忙不过来,少了侯逸,也不算什么。
但他确实也做出了贡献的,就比如水泥。
如今京城内外都铺设上了,京畿附近都覆盖了水泥路。
马车行驶在上面,又快又稳,哒哒得往前跑,很快就抵达了城门口。
年前的京城城门外,热闹的过分,相比往年,多了近十倍不止。
这一来京城开启了不少作坊,有些是重体力的,京城内的百姓不稀得干,京城外的农民可是很愿意的。
工作一年,赚到的银子,是往年的好几倍。
那赚钱了,不得携老婆孩子进京购买一些便宜实惠又好用的物件,让新年过的更好?
就说那棉袄,京城内的棉衣工坊在年前招了一大批人,加班加点的干,就等着年前一波倾销呢,价格是原本的三分之二。
这样的便宜不占是傻子,稍微挤一挤,就能在新年给家里人每人添一件了。
何况京城内还不止一家店打折促销,为迎接新年,几乎每家店都会降价,只是多与少的区别。
加上他们手头银钱宽裕了,来京城置办便宜东西不是正当的?
另外有些农家还会趁机把家里一些东西拿出来卖,就比如经过改良的菠菜,这是冬天难得的绿叶蔬菜。
从宸王妃的庄子上推广出来后,凡是有地的农民都会种一点,在年前卖出去,就顶了大用了。
京城百姓中,不是人人都有地可以种植,但很多人都有钱可以在除夕的年夜饭上,添上一道价格不菲的绿色菜。
像这样进城的农户很多,可更多的是来自全国各地大采购的商人吗?
京城有林若溪,侯逸和工部在,新奇的农作物和其他物件越来越多,商人赶潮流很正常,趁着年前运一波货物回去,大赚特赚。
最后是回京述职的官员们。
化越来越大,为了防止不可预知的风险,官员升职调任的频率变低了。
不是不给升迁,而局面,功劳都给记着呢,以后一并升了。
但回京述职的概率变大了,他的情况,改革带来的优缺点。
只有仔细研究过,
这些靠折子是说不清楚的,只能让近一点的官员年年回京,而远一点的,两三年怎么也得回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