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铮铮傲骨方孝孺
“我方孝孺何惧之有?”
“请你们转告燕王殿下,我方某一生势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绝不会屈从一个乱臣贼子。”
李子城睁开眼睛的时候。
恰好看到了身前不远处一个梗着脖子,对着身前宦官狂喷的倔老头儿。
这老头身材干瘦,穿着一身宽大的儒袍。此刻,他正梗着脖子,喷出来的口水如天女散花一般喷了身前的宦官满脸,一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模样。
李子城明显怔了一下,随即四顾茫然。
他分明记得自个儿前一刻还在家中犯懒刷剧来消磨无聊的周末时光,没得办法,这年头钱不好挣剧组也没戏拍,他这个三流龙套好不容易已经考虑着要转行,只是李子城没想到自个儿一睁眼就换了个地方。
我他妈这是在哪?
李子城下意识的想要开口询问,却没想到话未吐口被人拉了一下。
“放肆,大胆!”
“方孝孺,你狗胆包天,竟然敢辱骂当今圣上?你就不怕陛下诛了你的九族吗?”
宦官顿时大惊失色。
他顾不得抹去脸上的口水,言辞厉色。
作为朱老四的心腹,宦官姓陈,只是哪怕他早就知道眼前这位名满天下的大儒性情冷硬决计不肯轻易低头,却也未曾料到,如今的燕王殿下已经杀入应天府,登临大宝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可眼前的这位文坛大儒还是如此,简直如同茅坑里的石头一般,又臭又硬。
“圣上?窃国鼠辈,也敢妄称真龙天子?简直笑话!”
闻声,老头儿冷哼一声,不屑道:“方某不才,受先皇和陛下大恩,势必要护住这天下百姓,燕王谋逆,发动靖难,倒行逆施,怎敢鸠占鹊巢?
方某纵然一介书生,自知无力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但在大是大非面前方某绝不妥协。”
“如今陛下大势已去,燕王固然可以选择登基继位,但坐上帝位容易却堵不住这天下人的悠悠之口。诛我九族?方某何惧之有?莫说九族,纵然是诛我十族,方某也决计不会对朱棣俯首称臣。”
老头儿倔着一身的骨头,半点也不认怂。
只是这话音儿入耳,李子城顿时就懵了一下。
燕王继位,靖难之役,诛我十族……
我靠,不会吧,这干巴巴的小老头儿是方孝孺,那个史上第一的硬骨头?
这特么不是闹吗?
李子城眨了眨眼,顿时脸色狂变,人都傻了。
他是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然穿越了,从灯红酒绿的现代社会,穿越到了大明皇朝中。
此时的大明内忧外患,正处于皇朝建立初期最动荡的时候。
洪武大帝仙逝,建文帝继承皇位,号令天下莫敢不从。未曾想,明成祖朱棣不满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削藩的动作,选择铤而走险。
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让后世中津津乐道的靖难之役,于是皇权崩碎,天下易主,建文帝在一场大火中下落不明,隐居乡野。
而朱老四在自孝陵归来之后,自导自演了一出黄袍加身的戏码,堂而皇之的坐上了九五至尊的皇帝宝座。
奈何,皇权天授,亦是民心所向。
为求心安理得,众望所归,后世中大名鼎鼎的永乐大帝为图天下归心,召见建文旧臣,也就是名满天下的大儒方孝孺来为他起草登位诏书,以安天下民心。
奈何方孝孺却是个拧的,非但在朝堂上破口狂喷朱老四倒行逆施,德不配位,而后更是舌战群儒,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儿让朱老四下不来台。
开玩笑。
永乐大帝岂是那等宽宏之人?
于是一代大儒方孝孺不出意外的喜提诛十族的大礼包,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按理说这种事情和李子城是没什么太大关系的。
原主刚满十五岁而已,家中虽然略有薄产不过归根结底只是寻常的小官儿,论官职甚至连上殿的资格都没有,压根参与不进皇朝的内斗当中。
只可惜啊,原主的身份尴尬,却是方孝孺新收的关门弟子。
这一下倒好,本来打算沾着方孝孺这一文坛大儒的光,指望着日后顺风顺水,出师了也好有个文坛大儒的老师当靠山。
奈何方孝孺一句‘诛我十族又如何’,直接把他的棺材板都给钉死了。
连带钉死的还有与方孝孺交往过的好友亲朋们。
如果李子城记得没错的话,怒到发狂的朱老四几乎是咬牙切齿的将方孝孺的九族砍了个干净,而且还非常贴心的将方孝孺的亲朋好友们一同凑了一桌,好嘛,一家人就是要走的整整齐齐。
妈蛋,这怎么搞?
李子城咧了咧嘴,感觉到后槽牙都要咬酸了。
他是做梦也没想到自个儿刚穿越就要被砍了脑袋,这特么不是闹吗?
不行,得自救。
李子城仔细回忆着史书上的记载,只可惜,任凭他翻遍了自己的记忆也没能找到在朱老四的屠刀下苟活下来的办法。无它,谁让自个儿的恩师是华夏五千年历史上第一的硬骨头,那可是敢肉身饲虎,用自己个儿的头盖骨硬刚暴君的主儿。
让这样闻名千古的倔老头儿去服软,那难度还不如让他一脑袋去撞塌了不周山呢。
这么一看的话,老子岂不是要凉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