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入宫
殿选后没两日,宫里册封的旨意便下来了,府上所有人都要聚集在前厅跪接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副将尹弘文之女章佳晚晴,着封为正五品贵人,赐号敏,于九月十一日进内,钦此。”
旨意宣读完,府上所有人都面露喜色,纷纷叩头谢恩:“谢皇上隆恩。”
这毕竟是二品大员府上,宣旨太监不敢拿乔,赶忙道:“众位请起。”
等众人起身后,宣旨太监又介绍起身旁的礼仪姑姑:“尹大人,这位是宫中教导礼仪的紫苏姑姑。”
晚晴上前一步,弯膝行礼问安:“姑姑安好。”
紫苏不敢托大,赶忙跪下回礼:“奴婢紫苏参见敏贵人,小主吉祥。”
“教导礼仪期间,姑姑不必行大礼。”晚晴上前扶起,她温和的态度给紫苏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
见没什么事了,宣旨太监便告辞离开,临出门前果然收到了丰厚的‘茶水钱’。
这敏贵人不愧是所有小主中家世最好的,赏钱比前两家的加起来还要多。
之后的十多天,晚晴就跟着教习姑姑在院子里学规矩,基本上不出门,省的她那二婶三婶来作妖。
九月十一日,天还未亮晚晴就要启程进宫了。
在告别家人这一环节,晚晴也装模做样的哭出了几滴泪,其实心里恨不得赶紧离开,这一大家子除了五叔一家,哪里有一个对她是真心的?若不是手帕上有洋葱汁,她怕是一滴泪都哭不出来。
这一大家子也都是会演戏的,上到祖父祖母,下到堂弟堂妹每一个都是泪眼朦胧的,一副和谐大家庭的样子。
晚晴装累了,就给了悯月一个眼神。
悯月秒懂,立刻劝道:“格格,时间不早了。”
晚晴跪地行大礼:“晚晴就此告别祖父祖母,叔叔婶婶。”
等到终于坐上了进宫的轿子后,晚晴才松了口气,隔着轿帘和惜月换了帕子。
而目送轿子和五大箱陪嫁一同远去的晚晴二婶,哭的那叫一个真切,毕竟她半点便宜没占到,还搭了一个和田玉镯和一副红宝石头面。
*
章佳府住在内城,离皇宫不算太远,因此晚晴是满蒙军旗小主中最早到的,太阳此时也才刚刚升起。
轿子停在顺贞门偏门前,来府上的那位宣旨太监正在门前等着接应,见着晚晴出来后,连忙行了一礼:“给小主请安,小主吉祥。”
“公公免礼。”
“小主的行李已经提前送到咸福宫的月明斋,还请小主即刻入宫吧。”
宣旨太监说完,就吩咐一位小太监在前面带路。
晚晴早已知道自己的宫室在哪儿,她外祖一家几天前曾传信给她,其中就包括宫里的一些信息。
打听到宫里的事对她外祖一家并不难办到,外祖父的兄长,也就是现任忠达公马尔赛,他是宫中侍卫的顶头上司,正黄一旗的领侍卫内大臣,因此一些信息不用打听都能知道。
此次入宫的小主一宫八位,汉军旗四位,满蒙军旗四位,算上封号她的位份最高。
知道剧情的晚晴本来计划入宫后先苟着,然后在暗中搞事,但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咸福宫距离刚才入宫的地方有点远,但带路的小太监是个话痨,讲了好几处皇宫景色好的地方,因此路上并算不枯燥。
到了咸福宫的月明斋前,小太监领了赏就心满意足的退下了。
此时月明斋前正站着两个宫女四个太监,他们迎着晚晴进了屋坐下,才纷纷介绍自己。
两名小宫女分别叫青烟和翠微,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性子活泼。
四名太监都是没品阶的小太监,以姓为名,分别是小唐子、小李子、小金子,小陶子。
晚晴无意给他们改名,就这么叫着了。
“以后在我这边做事,忠心最要紧,其次不得在外惹是生非……”
不轻不重的敲打两句后,晚晴就让惜月看赏了,反正现在说太多也无用。
拿到厚赏的宫女太监们面露喜色,他们都是觉得敏贵人出身贵重,跟着她会有前途,才花了钱求管事的到这里伺候,没想到这一次赏钱竟直接回本了。
“小主您先歇着吧,奴才们在外面候着,有事您招呼就行。”小李子十分有眼力劲,知道这时候小主一般都会和陪嫁丫鬟说些私房话,就带着所有人退了出去。
晚晴倒是没什么私房话要说,在家时该嘱咐的也都嘱咐了,悯月惜月做事一向稳重,她很放心。
“小主,您今日寅时就起来了,折腾一早上想来也是累了,要不然先去歇着吧。”悯月说着就要去铺床。
惜月也挽袖子要干活:“奴婢去整理库房,顺便给库房换一把锁,省的有心人在库房里动手脚。”
晚晴赶紧叫住她们两个:“休息不着急,悯月,你和惜月一起去库房取一匹碧色香云纱,一匹青色雪缎,咱们先去拜访主位的敬嫔娘娘。”
“是。”
悯月和惜月应下后一同到了库房,晚晴带的五大箱陪嫁已经放入其中,只是还没整理。
悯月和惜月分头查看,确认每个箱子夹着的发丝地方都没有变化,才放心的打开了装着布料的箱子。
东西取好后,这库房的锁也就顺便换了,新锁是她们从宫外带进来的,需要两把钥匙共同打开,而钥匙分开放在悯月和惜月手里,这极大程度的确保了库房安全性。
这些都是晚晴授意的,毕竟小心驶得万年船,库房可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了。
*
晚晴带着悯月惜月到正殿时,敬嫔刚从皇后娘娘的景仁宫请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