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平安脉
第九章平安脉
下了早朝,李徽明回到议事堂处理政务。登基数月有余,她已经对朝政诸事娴熟,只是最近不知是不是入了冬的原因,时常有些困乏。
青桐每半个月来请平安脉,今天又到了日子。
李徽明一手撑着脑袋,另一只手伸出去,搭在软枕上。
青桐摸着她的脉象,不自觉地蹙眉,“陛下,换只手。”,李徽明翻过身子,又将另一只手搭上去,“怎么了,朕的身体有什么问题?”
“陛下身体没有大碍,只是有孕。”
议事堂安静地连根针落在地上也听得见,香炉的烟缓缓向上,李徽明反应了一会儿才听明白青桐的意思。
她没有说话,一时陷入到震惊之中,“他停药了?”
青桐摇头,“药一直在吃,但药也并非完全阻断。”,青桐说得委婉,看来这个孩子生命力十分顽强。
李徽明目露惊讶之色,手不自觉地探上小腹,这里摸上去和之前没什么不同。
“现在日子很浅,臣也不敢十分确信。”
他既敢说,便是有把握。只是这个孩子牵连甚广,无人敢露出喜色。
青桐跪地,等待李徽明的指示。
他等了许久,只等来一句,“先下去吧。”,他有些惊讶,面上不显,躬身退出。
李徽明身份特殊,只有紫菀一人近身服侍,殿内只剩下他们两人,空荡荡的大殿内金碧辉煌,却容不下一个突如其来的生命。
“松儿这会儿在哪?”
“回陛下,小殿下在学堂。”,松儿是内定的太子,旨意已经拟好,只等中书门下下发诏令。
“皇后呢?”
“今年陛下登基,淮州派了人来庆贺,皇后最近应该在招待女眷。”
李徽明照常处理政务,三天后,命青桐将药端了过来。
“陛下,这药虽然经过调配,但到底伤身,用完此药后,得卧床休息至少三日。后面臣也会安排药膳方子,为陛下调理身体。”
青桐将那碗药端进来,李徽明身体强健,很少喝药,看着那药碗,她并没有多犹豫,端起碗一饮而尽。随后,她将空碗放回托盘之上,继续处理政务去了。
第二日早朝,向来勤勉的新帝难得缺了一日的朝会。好在第二日,新帝又重新回到朝堂之上,安了所有人的心。
孟澹宁主管两税法的推行,下朝后又被宣召到议事堂。
聊完正事,差不多快到了午膳时间,朝臣留用午饭,孟澹宁也在其列。李徽明饭食毕,紫菀端上一碗汤药,李徽明并未多加考虑,一口灌了下去,面色如常。
“陛下近来可是身体不适?”
“近来入冬,太医署端来的滋补汤药罢了。”,李徽明刻意多解释了一句。以前,她从不做解释。
孟澹宁一言不发,傍晚却突然请旨入宫。先是去了太医署,随后返回了李徽明的寝宫。
李徽明知道他来的目的,提前将人清退。
在孟澹宁进来之前,太医署的消息先一步回禀到了紫菀这里。
“陛下,孟相大闹太医署,看了您藏在青桐那儿的真药方,此事估计瞒不住了。”
李徽明将手里的笔扔在桌上,“他现在都敢私闯太医署,胆子真不小。”,她冷哼一声,坐在那里,等孟澹宁来。
孟澹宁脸色沉得吓人,宫人得了陛下谕令,不敢阻拦,一路放他进了寝宫。
李徽明吩咐道:“紫菀,你也先出去。”
“是,陛下。”
偌大的寝殿灯火通明,两人对峙,孟澹宁沉默地站立许久,先跪地行了臣礼,“见过陛下。”
李徽明见他还算守礼数,冷下的声色略有回暖,“起来吧。”
孟澹宁起身,走到近前,“你没有话要跟我说吗?”,刚才是臣子的身份,现在不是。
李徽明擡头看他,“你不是去过太医署了吗?”,既然都知道了,何必再问。
“那我如果不去呢,如果我不去,你是不是不打算告诉我?”,孟澹宁的声音听上去很沉,像是在压抑着什么。
李徽明不想探究,或是根本没多余的精力去探究他在想什么。每天在朝堂上和一群聪明人钩心斗角已经足够费心力了。
“我做事,需要征求别人的同意吗?”
孟澹宁勾唇冷笑,“是,你是天子,高高在上,当然不需要征求被人的同意。可这也是我的孩子,难道我连知情权都不配有吗?”
“你知道了又如何,能改变什么?”,李徽明从始至终都保持冷静,声音不高不低,可她这份平静却让孟澹宁愈发愤怒。
“我在你眼里算什么?”,孟澹宁俯身看她,撑在桌子上的手青筋毕现,指尖发白,“一枚棋子,一个物件,想要的时候要,想扔的时候扔。那个孩子也一样,他对你来说只是个麻烦,是个累赘,是不是?”
对于现在的李徽明来说,这个孩子确实是个麻烦。如今她刚登上帝位,地位还不够稳固,而松儿是皇兄的嫡长子,最合理的继承人。如果现在她诞下孩子,先不说生育过程会为她带来麻烦,身份暴露的风险大大增加,万一是个男孩,又会牵扯到太子之位的归属,所以她权衡利弊之后决定不要。
可她看得出来,孟澹宁很生气,而她体谅他的心情,“你还很年轻,以后想要孩子还有很多机会。”
她原本还想说,他急着要孩子的话可以去找别人生,但出于某种莫名的占有欲,这句话没有说出口。
可孟澹宁似乎没有被她的话安慰到,他的质问犹如打在棉花上,用尽全力抛出去,只得到轻飘飘的敷衍。
这不是第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