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九章 - 桃花·源寂 - 冷涧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桃花·源寂 >

第11章 第九章

毕竟是在大冬天,无谓在外面挨冻。出了门,他们往附近常去的一家咖啡馆走。

“行啊,云栈。”童颖难免发酸,“认识你十年,从来没吃过你做的一顿饭。”

“是你说的男人做饭没出息。”

童颖又被呛了一下。

很久以前,她就说得清楚,自己不会做饭,就算结婚后也别指望她下厨。云栈说,没关系,你不做我来做,要不去我爸妈那儿蹭也行。

童颖当即嘲笑:“你可真有出息啊,大男人扎围裙?哪个有本事的人成家后不雇保姆,用得着亲自下厨?”

云栈觉得,自己做饭虽然麻烦,味道也比不了大厨,可是能为在意的人花心思、费力气,因他的口味而做出调整,这道菜就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最珍贵的。这跟男人女人、有没有出息并无关系。

在小咖啡馆中坐下,云栈问:“什么事,现在可以说了吧?”

其实本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你怎么突然想出去玩?”

“我妈向来喜欢突发奇想。”

童颖不好指责秦老师什么,搅了搅咖啡说:“阿姨快退休了,比较清闲。你不一样,不是刚跟温卫谈好了研究方案么,他们重效率,最好尽快完成可行性分析。再说今年自然基金申报的截止期快到了,出去玩什么时候都行,不能缓一缓么,等三月份交了申请书再去,到时候我也可以请假陪你们……”

“上次在山上摔了一下,让我想清楚了人生无常,我爸妈年纪也大了,想走就该马上动身。每天都有这么多事,忙是忙不完的,总得有取舍。”

“那你也不能舍了正事去一味迁就,这是愚孝!”童颖绷着脸,“我看,有必要去问问爷爷的意见了。”

问?是告状吧。云老先生那个年代的人,人人讲奉献,工作、事业高于生命。为了玩而耽搁工作,他要是听说了,保证把儿子、儿媳痛批一顿。

云栈喝了一口咖啡,慢慢将杯子放在托盘中:“其实,申请书大致已经完成,只差一个关键科学问题的拟解决方案。你知道的,项目没获批前申请书要保密,不好跟别人讨论,干脆出去散散心,找找灵感。”

童颖的脸上有一层光在闪动,冰冷的语气都有了热度:“什么问题,看我能不能提供点思路。”

这才是他熟悉的、欣赏的童颖。时光仿佛倒流了七、八年,回到了他们一同为老贺助研、一同在实验室里熬夜、设计方案、做实验、整理数据,一起为一点错误寝食不安、为一点成果欢欣雀跃的学生时代。

云栈知道一开始自己就错了,错把同伴的无间当成了情侣的亲密。

他们是大学同班同学,成绩都非常好,童颖更出色,如果云栈算学霸,童颖就是学神。大学毕业后两人都有外校保研的资格,云栈为了不离开家,选择留在本校,而童颖去了专业在国内排名第一的B大,离开了C市。因为异地,他们曾一度分手。

童颖的导师是杰青,课题组跟美国一家出名的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室有稳定的合作。研三上半年,童颖的导师告诉她,可以帮她争取推免读博,并到美国那家合作的实验室进行为期两年的联合培养。当时毕业班群里都炸开了,纷纷祝童博士青云直上。云栈也为她高兴。可就在几天后的一个中午,童颖拖着拉杆箱站在了云栈的宿舍外,告诉他,我刚下火车连家都没回就来找你,就是为了跟你说:我放弃了。

放弃了出国、放弃了读博。因为我不想再跟你分隔两地。

那一瞬,男人的虚荣心得到了空前满足,愧疚心如影随形。这个‘放弃’挽救了他们的关系,可也成了童颖的心魔,这些年,每当有矛盾、不顺心时就会出来作祟。

云栈说:“这样吧,我把申请书和相关文献,还有我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都发给你,我离开的这些天,帮我继续深入研究。”

“我?”童颖露出了少有的不自信之色。毕竟离开科研一线很多年,让她讨论方案还可以,深入研究,真的没有把握。

“硕士期间学到的基础知识已足够,你少的只是独立承担课题的经验,不过你这么优秀,一定可以的。”

童颖难免有些得意,跃跃欲试:“你知道就好,当年要不是为了你,我今天的成就只在你之上,说不定已经是正高了。”

离开咖啡馆,云栈直接去了医院。他在商场买了些保健品,价位适中,太贵会吓到老人家。他还带了眼镜。他的左眼有50度近视,右眼50度散光,眼镜根本可有可无。以往,是童颖强烈要求他戴。象牙塔的净土最易孕育师生恋,戴副眼镜可以让他看起来稳重些,童颖最讨厌学生们尤其女生栈哥栈哥的叫他。云栈其实是不爱戴的,冬天戴眼镜的滋味近视眼都懂。重生之后,他是彻底不戴了,这次却找了出来。

云栈的那种帅,在少年时期就几乎不带棱角,最易被长辈喜爱,何况年近而立,更加温润清雅。他戴着眼镜提着礼物往病床前一站,彬彬有礼:

“云奶奶,您好,我叫云栈,是L大学的老师。”

源老太太很不安,手忙脚乱地整理头发脸面,还想坐起来:

“您、您、云老师,您好!”

无论现在教师这个行业被如何妖魔化,在老人家眼里,还是神圣的,何况是在L大学。

“您的那笔手术费,是我借给源寂的。”

源寂也是这样跟奶奶说,可是老人家半信半疑。不过亲眼见到云栈,心里稍稍安定。

“是这样的,我工作有几年了,攒了一些钱,又贷了些款,在学校附近兑了个小店,想要赚点外快,攒老婆本。”

听到这里,源老太太干瘦的老脸露出笑容。老人不懂现在的大学老师三六九等,也不懂什么科研致富,在她印象里,教师这一行,还是那个‘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的清水职业,所以云栈的话让她感到亲切。

云栈也笑了:“您知道的,赚钱不容易,银行利率低、理财投资又有风险,钱白放着,利息抵不上物价上涨,所以我才想做点小生意。”

源老太太深有同感:“可不是么。”

云栈可是被奶奶养大的,深谙与老太太交往之道。

源老太太:“可是,我们家源源连大学都没念完,您怎么就会特别照顾他呢?”

“开面馆需要高学历有什么用?主要是人老实、肯吃苦,最好是再有点手艺。我无意中知道了您家里的情况,源寂这么孝顺,人品肯定不差。何况,我听说您家祖上是山西人,做面不是最拿手么?”

源老太太朴实地笑着:“您可别小看这些小手艺,源源大多时候就是在一旁看我做,打打下手,自己还真不知做得来做不来。”

“是啊。就是山西那边的一些小菜,都特别讲究,源寂经常说,这样不地道、那样不好吃,总之不是奶奶做的,他就不吃。”

源老太太又伤感起来:“穷人孩子,还挑什么嘴,要是我死了,可怎么好?”

“所以您要养好身体,长命百岁,多做些好吃的给孙子孙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