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开发度假村
创业大厦的设立确实大大方便了这里的办公效率。
白晓租了整整一层,当做自己的工作室,而在白下的帮助下,她真的雇佣到了专业的手艺人,因为雇的人多,所以白下专门给他们配置了一台公车,每周一至周五往返于曙光村和县里之间。
同时,白下在创业大厦的旁边又盖了一栋员工宿舍,里面有最现代话的设施。也方便那些不愿意来回跑的人通勤。
来乡下住的人当中,搞艺术的人巨多,大概都是追求诗和远方那一类的吧,毕竟这里山水美,除了交通不方便,待遇方面却很优异。
毕竟,工资才是吸引人才的关键,而这个小小的曙光村这边的消费跟大城市比起来,完全没有可比性。
所以,为了赚钱,很多人也会想着可以在这个地方熬两年,赚完钱了以后就离开。
最开始的一批人才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怀揣着对于未来美好向往的大学生,也是更加完美化的那批人。
这是这批人是白下团队里的首批高素质人员,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有谁愿意来乡下,除了他们曙光村,四下的地方都荒凉,有钱也没地方花。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曙光村的澎湃发展终于引起了上面的重视,毕竟对于上面来说,纳税,绩效,这种东西是一个地方关老爷最关注的东西,所以,很快的,那条路的计划就上线了。
之前,白下想要修路其实涉及的方面很多,即便他真的一个人想要掏钱把路给修了,那也是不可能呢,因为这个中间涉及到很多的东西,别看,那就是一条破路,其中的利益牵扯,这中间的关系盘根错节。
不过,既然上面重视了,这路也就修了起来。
不过,令白下惊讶地是,这路居然很快就修好了。
他原本以为要拖个三年五年的,没想到一年的时间搞定了。
这对于白下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消息,因为这就意味着来回更加地方便,原本的公车绕绕弯弯都要两个小时,而如今三十分钟就到了。所以,很多人愿意来。
还有那些大城市的人也可以来,毕竟方便。
于是乎,白下有了另外的一个想法,那就是搞度假村。
不过,最开始的度假村跟季节有很大的关系,多数是秋天的时候,很多的城里人来这里过农家乐,亲自上山采摘李子和沙果。
曙光村什么都不多,唯独李子树特别多,而且李子的品种很多,大小不一,颜色各异,口味也不尽相同。
谈不上好吃不好吃,主要别人图一个采摘的乐趣罢了,于是乎,原本属于曙光村的荒山,也成了游玩的场所。
不过,这个时候来的人毕竟有限,都是员工自己带来的家属,或者家属再介绍其它的家属,因为即便是县里通车了,但还是有些偏僻和遥远。
不过,此时,办度假村的念头已经在白下的心底生根发芽了,他自己也在调查全国各地这种度假村庄的情况。方便以后,他给曙光村做一个整体的规划。
……
……
国家三年前画了条高铁线,途经曙光村所在的小镇,本来是不会划在镇上的,但是因为镇子旁边驻扎了一支军队。曙光村地理位置还不差,东面接着小镇,那条后来被煤老板修过的通往镇里的路总还算是不错,十几分钟的车程就能到镇里了。这条高铁线一划,原来从B市的十几个小时车程就缩短到了一个半小时。这对曙光村就有利了。
白下简直是热泪盈眶,当初他站在山上往下看整个曙光村,为了不破坏整体的规划,保留了很多的东西,等的就是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