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电影已经结束,片尾曲响起的时候,放映礼堂的灯随之打开,然而观众席上鸦雀无声。
此时此刻,观众的心理都是:妈妈呀,被最后的笑容吓死了。
集体静默,直到第一个人反应过来,站起来鼓掌,周围的人也回过神,跟着站起来,雷鸣般的掌声响起。
听夏看见,一向严肃,不苟言笑的张导缓缓的勾起嘴角,她也忍不住跟着笑了。
接近0点,全国各大城市的影院门口排起长龙,都在等着检票进场,有影迷边排队边刷起微博。
此时首映会已经结束,有很多刚看完首映的幸运影迷已经等不及,到微博上去抒发自己的感慨了。
网友一:冲着琛哥来的,他也确实演的很好,没有让人失望,但是我承认:我被柳听夏圈粉了,因为她演得太好了,简直吓坏我的小心肝呐。
网友二:以前看完电影总是忍不住到网上和网友剧透,但是今天,看完《望北》,我想说,还是你们自己看吧,我觉得以我匮乏的词汇不足以形容出对电影的真实感受。
…………
要说发表影评,肯定不能少了这些影评家吧。
影评家大多数很毒舌,这是圈内公开的认知,只是花国观众对影评家的评价很看重,所以每次电影首映时,导演都要请几个影评家,但是又怕影评家太毒舌,影响票房,一般的导演请的影评家中只有一两位标准特别严苛的。
张导不走寻常路,首映礼请到场的影评家都是圈内有名的“毒舌”,点评言辞犀利。张导这么做,何尝不是对自己电影绝对自信的表现呢。
事情也如张导预料的那般,《望北》即使是最犀利、最毒舌的影评家也不能动它分毫。
深夜,首映礼结束以后,全国上映已经开始,几位受邀的影评家正在自己家里“奋笔疾书”,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感慨,在网上发出电影长评。
在长评中,提及石亦琛和乔军,对他们的演技提出赞扬,直说这两个角色被他们演活了,使观影人好像身临其境,对电影中人物的情绪感同身受,可以说,他俩发挥出了自己的一贯水平,是不可多得的实力演员。
而陈若彤和柳听夏两人,先说陈若彤,她的表演不算差但也算不上演技精湛,在一众实力派、老戏骨面前,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吧。
最让人惊艳的绝对是柳听夏的表演,她的表演细腻生动,充满灵性,将拥有极大反差的双面人格演的活灵活现,本来看她在电影里面的各种表现已经足够出色,但影片最后的反转才是让人叹服。
总而言之,无论是影评家还是观众,都表示,被柳听夏的演技惊艳到了!
…………
时间条拉到0点,全国各大影院,刚刚进场的影迷们抱着爆米花和可乐,找到自己的位子坐下,《望北》开始。
初开始的时候,观众们还能时不时交头接耳,吃零食,对电影的情节发表评论,渐渐地,都沉浸在电影里,在看到江望北为他妹妹治病时,他们感受到的是浓浓的亲情,当剧情出现大反转,原来江望北才是患病的那个人时,电影院里响起一阵吸气声。
接下来,就是被石亦琛的演技折服,看到最后,江望北的病有了治愈的希望,观众们都放下了一刻悬着的心,期待顺利大结局。
但是心中又有些奇怪,之前在网上看到了电影评论,大家为什么都在夸柳听夏呢,她是演的很好,但是在电影里也不是最出色的那一个啊。
直到,她们看到了,面向镜头,江习心那个诡异的笑容。心中只有:卧槽!这个笑是怎么回事?
没等观众再往后看下去,电影已经响起了片尾曲。
一脸懵逼地走出电影院,许多人还在为电影结束前那个诡异的笑容颤栗着,太可怕了。
…………
如果说,《望北》的第一场的上座率是80%的话,接下来的第二场、第三场还有更多场,场场爆满,已经看过的人去二刷、三刷,没有看过的带着好奇心走进影院。
同期上映的还有其他几部影片,所以《望北》的排片率在50%左右,第一天结束后,据统计,首映票房达到5000万。
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在接下来的几天,票房不减反增,一天比一天高,看到这种情况,院方紧急增加院线,并且同步提高排片率。
听夏的粉丝,大部分都去支持了自己的女神,在这其中,有两个粉丝尤其慷慨。
第一位是柳大勇,知道女儿的电影要上映,大手一挥,包了不同时间的二十场,给公司的员工分批放假,去电影院支持听夏,而且电影票由他全部提供。
什么,电影票还有剩余,那接着去二刷、三刷,或者当成员工福利,每人发几张带回家,号召家人一起看。
第二位,自然就是许蓦了,一来他和听夏是好朋友,二来她对自己有大恩,于情于理,自己都应该去支持她,于是乎,包了三十场。
还特意将照片发了朋友圈,说是支持自己的朋友,并且威胁黎明修也要表示一下。
听夏刷朋友圈时,看到这满屏的电影票都惊呆了,赶紧发消息:这是多少张?
许蓦得意洋洋:我也不知道,只知道是三十场。
听夏倒吸一口冷气:三十场?
作者有话要说:晚了晚了,马上开码剩下的4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