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 辞心 - 狱明王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辞心 >

第44章

刘宏再怎么暴怒,也就只能骂几句,本来,幽州就不是粮产之地,能拿出五十万石已经不错了。

恼怒过后,更多的是无奈,因为公孙瓒这个人么……他是个种族主义者。

从原本的历史里,他为了幽州可以宰了刘虞这一点就能看出来,他并不忠于汉室,而是忠于这个民族。

他可以死在幽州,但是他活着,就绝不允许胡人踏足幽州,就是因为他够狠,所以胡人看到公孙瓒都绕路的。

而刘虞虽然在内政上有不小的建树,但是他这个人呢,太博爱,不论是汉人还是鲜卑人,他都一视同仁的庇护,这种无原则的庇护,才是让公孙瓒不得不杀他的原因。

胡人来幽州劫掠,他身为幽州掌权者,居然放任对方逃走,让公孙瓒抓不到,而且还不是一次两次了。

公孙瓒忍无可忍的宰了他,不得不说,真是让人叫好。

不过现在幽州没有刘虞,有的是一个跟公孙瓒一样的种族主义者,钟离辞心。

钟离辞心眼里,只有汉人,胡人匈奴人什么的都去死好了。

因此,对于公孙瓒,钟离辞心用的很顺手。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钟离辞心也是这样看待外族的,除非这些人彻底臣服,融入汉族,否则,他不介意跟公孙瓒一起推行种族灭绝的方案。

这种事情,天龙帝国没少用。

你屠城算什么,天龙摄政王喜欢屠国。

钟离辞心在这样的环境里,长期浸染下,从来不觉得面对敌国,有议和的必要。

没看鸠神练就是打算以四夷为消耗品么。

这方面,他跟鸠神练倒是一个德行。

而公孙瓒的作风,也影响了不少属下,比如说,深受公孙瓒倚重的田豫。

公孙瓒让田豫负责针对北方胡人的作战,不需要插手中原的事情。

实际历史上的田豫也确实如公孙瓒一样驻守幽州数十载,不参与任何中原的内战,袁绍时期他驻守北疆,曹操时期他驻守北疆,曹丕时期依旧如此,数十年间一直在对胡人作战,直至死亡为止,他离开北疆的次数寥寥无几。

若是在天龙,公孙瓒和田豫,必定是天龙帝君最为偏重的将领,有他们在,可护一方领土,可佑多少子民,死后名字是可以进入英灵殿的。

可惜,在这乱世里,有太多的名将谋臣,将田豫这种尽忠职守的人掩住了。

不过,如今历史已经开启了改变,公孙瓒和田豫也通过药研藤四郎,在鸠神练那里挂上了号。

不出意外,公孙瓒驱除鞑奴的目标,应该是能够完成的。

而刘宏不敢对公孙瓒做什么,也是因为他知道公孙瓒对于边关的重要性。

公孙瓒活着,那些胡人还敢撩拨,公孙瓒撤了,那幽州也就完了。

钟离辞心也老实了下来,拿着本自家儿子写的《靠山环水如何生存的百种方法》,打算建城。

而君知雪那边,不仅带回了一个婴儿,还带回来一个法孝直,与一个糜竺。

糜竺没有在并州停留,直接跟着歌仙兼定去了鲜卑那边,见鸠神练去了。

钟离辞心已经觉得有些无聊想离开了,反正有鸠神练在,他不需要担心什么。

拿出个人终端,钟离辞心思考着要不要回本丸。

其实现在来看,基本上没他什么事情了。

纵观整个三国,无非是世家与寒门的争斗。

寒门弟子想要出头,就要得到别人的举荐,因此名士虽多,但是入仕的真不多。

而科举制度不适用当下的环境,很简单,因为世家掌控者大多数资源,就算搞科举,也是给世家送楼梯啊,寒门弟子依旧受限。

为什么说寒门就是寒门,因为他们没有底蕴,无法长久,所以败了。

科举制度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读书人够多。

但是当下这个时代,书籍都在世家大族手里,他们不可能就这样开放的。

各家珍藏都是非亲近好友,概不外借的,荀子出身的荀氏开个书院都差点赔光,你说这年代开学馆的多么?

不多,很少,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名士都是跟着老师的,因为老师那里有书!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时间点的师徒关系十分亲密且重要。

想制衡世家,朝廷就必须得拿出足够的书籍,用财力人力来培养人才,然后再开科举。

即便如此,世家也很占便宜。

为什么?

因为世家有底蕴,寒门子没有。

这就是为什么。

而且,这中间的利益关系,也是一条,十分麻烦。

简单来说,各家都有些敝帚自珍的德行,宁可毁了,也不愿意拿出来的多了去了。

钟离辞心真的是被这些世界搞得没什么脾气了,虽然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些世家若是不为自己,只怕也活不下去。

但是,钟离辞心却没心情继续跟他们折腾。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