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喜事成双 - 宝茹传 - 夏天的绿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宝茹传 >

第75章 喜事成双

郑卓一行人在泉州自然是各种忙碌,这又暂且不提。湖州这边日子却依旧不紧不慢地过着,虽说是波澜不兴,但其中定然都在发生一些新的不同的事。譬如说这一日,众女孩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大消息惊得说不出话来了!

白好娘最是惊诧,本来就大的眼睛被瞪得又圆又大,抓住玉英的手道:“怎得这般突然!之前竟连一点风声也没。这又不是小事,怎么也没与咱们透露一句?到了这时候事情都完了才与咱们提起,还这般轻描淡写,是不是方才咱们不说起这些事,你就打算等到成亲那一日才叫我们恍然大悟――原来你订亲了!”

说完这番话还嫌不够,又道:“不是说与我最好么!就是不与她们说也该与我说呀!我竟然同她们一起知道的!这是什么道理?”

说到此处白好娘既是愤愤不平,又是不可置信。白好娘说话可没避着大家,大家一个个还没从玉英宣布她已经订亲的震惊中缓过神来,就被这话弄得乐不可支。

爱姐就抗议道:“好娘,你这什么道理嘛!什么叫做竟然与咱们一同知道,难道不该和咱们一同知道?我觉得玉英姐一定时常困扰来着,你这般常常与她装作很亲的样子,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呀!”

关于好娘和玉英关系好这件事,大家自然是心知肚明。但是玉英因为在学里年纪居长,而且又是课长,所以对大家都很照顾,而且为求公平,颇有些‘雨露均沾’的意思。所以一般看不出好娘的特别,甚至因为与好娘关系不同别个,还经常要先照顾别人。好娘常常表示不满来着――她当然不是真的不满,不过是照例‘撒娇’罢了。但大家总爱拿玉英‘不爱她’了来调侃她。

今日也是这般,起因是课间大家闲聊,说起学里还有几个人没订亲。说到玉英,没想到她冷不丁地道:“我家上月已经给我定了一门亲事了!”

这事来得突然,事先没有一点预兆,譬如相看之类的更是没得――虽然也不是每家订亲前都会相看。就连好娘也是刚刚和大家一起知道的,她并不先想玉英何时看了人家,也不想那未婚夫是圆是扁,首先脱口而出的就是――为什么我也知道的这般迟!

这才有了好娘的那番逼问和爱姐的打趣,只是这些打趣丝毫没有阻止好娘,玉英被她逼问不过,只得冷酷道:“我和你已经没那么亲了!”

这句话落音,书厅里先是安静,十分的安静,然后陡然间爆发出一阵笑声。宝茹笑倒在周怀里,捂着肚子上气不接下气道:“你,你也有今日?早说你是不成的,这般聒噪,玉,玉英只是被缠得没法子了才不甩开你的,今日可说出真心话了!以后可别再得意洋洋地与咱们炫耀玉英与你最好了,这回可是玉英亲口说的,没得抵赖!”

之后其他女孩子也纷纷跟进。

“说来我与玉英更合得来么!上一回叉雀牌咱们上下家,把好娘和丽华赢得差点输了裤子!玉英现在不和好娘好了,不如和我好罢!”

“还有我呢!玉英姐,我认得你的时候只比好娘晚上几日呢!可你们却常常撇下我,这一回没得好娘碍事了,咱们一起撇下她,好不好!”

大家都晓得玉英那一句话不过是说笑而已,只不过玉英说笑与别个不同,常常容易冷场,往往是她凑趣说一句,大家就静默了。但有时她这个‘冷面笑匠’也会有意料之外的神来之笔,就如刚才,让大家笑得不能自已。

好娘气得跳脚,但是却没得法子反击,只因为刚才那句话是玉英亲口说的,比大家往常不痛不痒的的调侃――那些她一句‘你们嫉妒我们关系好’就能击倒。实在是杀伤力大太多了。她气得嘴巴一鼓一鼓的,背过身去再不肯看玉英,决心这一次要好好晾一晾玉英――晓得自己也是很有脾气的,谁还不是小公主来着!

玉英见事情发展到这儿,也有一点头痛――吐槽一时爽,事后火葬场。说这句话时实在是被好娘烦得够呛,即使她们真的是最好的朋友,而且关键时候好娘也的确很可靠,但平常真的有时候她也会想:她要是能不那么聒噪就好了。

但是之后大家跟着的话就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了,这位小姑奶奶这会子闹脾气了,最后不是还是只能自己来哄么!

不过现在立刻去哄肯定是不行的,好娘正在最生气的时候,这时候哄她事倍功半,只有等到晚间去她家哄她――陪吃陪喝陪聊陪玩。全套下来,好娘就能高高兴兴了。

大家又笑了一番,事情才回了重点,宝茹微笑着推测道:“是哪家的子弟,这般有福气?你们之前可是认得的,竟然省了相看,想必两家是特别熟悉的了,若是世交,你们可曾见过?”

宝茹这番推测倒是很有道理,大家都竖起耳朵来听玉英如何说。玉英也不是扭捏羞涩的人――话说她们学里就是羞涩的丽华都已经能说起这些面不改色了。

只听玉英不急不忙道:“我爹和他爹是好熟的,只不过都是些生意上的往来,他家又不是湖州的――我没和他见过。只不过他家去岁也搬进湖州了,宅子还是我父亲做的中人介绍的。安宅那一日我倒是去过他家,只不过只是见过他家女眷而已。我父亲似乎在他家见过他,倒是觉得满意,总归后来他家提亲,我父亲也就应了。”

玉英说的轻描淡写,她一惯这样口吻,不过这回却是真的心里也是‘轻描淡写’的。难道要有什么波澜么?

她继续道:“咱们两家门户相当,也没得谁家高攀了的意思,他家只有他和一个哥哥,虽说他哥哥自然分得大头,但总归只两个儿子,他自然也有一份不少的家业。这般就是他再不争气,我能看着他,总归守成是有余的,一辈子富贵闲人的日子是跑不掉了――这般还有什么不好的。”

这话实在让小伙伴们不知道怎么接了,实在是平淡之中见霸气。一句‘我看着他’,就是宝茹这个芯子是现代的女孩子也只能甘拜下风――简而言之就是,不管将来老公是什么样,我总会让她按着我想的样子变成什么样。所以选谁做老公,有什么区别?

大家一时之间只能是拜服了。

等到晚间放学,宝茹还在想着玉英的话,如果是她的话,郑卓以后要是辜负了她,她会怎么做?像玉英一般管着他,然后掰回来。不,自己和玉英是不同的人,自己应该会离开他罢――不过自己这一条应该用不着吧,那少年这两年以来一直拿真心捂热她,她终于愿意放下那些彷徨犹豫了。

等到回了纸札巷子,宝茹才发现今日家里竟是格外热闹,似乎是有客人来。只是进来后她就把这想法否了,因为进来这人她虽不认得,但却看她打扮也知道这是什么身份,这分明是个媒人。

姚太太坐在主座,下首就坐着那媒人,只听她道:“太太府上调理的好人儿,哪一个丫鬟拿出去人家不当是体面人家的姐儿呢?一家有女百家求,既然女孩儿长成了,自然有的是好男子来托我上门。”

宝茹见姚太太既不点头也不摇头,倒是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能从那媒婆的话里推测――有人要给自家的丫鬟提亲。自家能嫁人的丫鬟只有如意和小吉祥,但小吉祥才十五岁,普通人家的姑娘能嫁人,可是做丫鬟的可没人会在这时候求娶,只因为主家正是能用她的时候你来提亲,一般人家哪里会答应――除非是卖掉,而且是能赚一笔的那种!

所以就只能是如意姐姐了,说起来如意姐姐今岁就二十了,确实到了丫鬟也能发嫁的年纪了,只是宝茹记得她是一直和白老大好着呢,倒是没听小吉祥说两人分开。若是今日来提亲的不是白老大请的媒婆,而姚太太答应了,那可怎生是好!

想到这一处,宝茹赶紧带着小吉祥进了客厅,进去先给姚太太请安,姚太太原先八风不动的脸上终于带出了一点笑影儿。

那媒婆察言观色,晓得这家定是个疼女儿的,于是说起好话来:“原先早就听说太太府上有个还没说人家的姐儿,几个见过的老姐姐都说是如何出色,若是将来能给这位姐儿说成一桩,那也是美事。只是偏我没得运道,竟没见过姐儿,今日见了才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我做了这些年的媒,经过多少姐儿,竟没见过更出挑的了!”

那媒婆这般嘴甜,一个是宝茹生得出挑,她这般说也没什么不对。然而更重要的就是讨好姚太太,那白老大跑商之前请了一位远房姑妈让她张罗个媒婆,冬日里无论他在不在家都要上门提亲了。白老大家中没什么亲人,可谓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这位姑妈也算是唯一能托付的长辈了。

白老大姑妈吃了白老大的孝敬自然替他把事情办好,这就请了她家巷子尾巴的于妈妈来上门。于妈妈心道:左右不过是个丫鬟,而且白老大还是姚家铺子里的得力伙计,只要赎身银子到位,有什么不肯的呢。

只是没想到姚太太却始终不松口,既没摇头也没点头。她心中有些着急起来,正好这时看到宝茹,想着总归不是拒绝的意思,只是又差了点头一线。说不定只要姚太太一高兴随便也就点头了――说到底还是个丫鬟,能有多上心呢。

所以这才奉承起宝茹来,宝茹倒是没什么感觉,就是平常一些太太见着她也是一番夸奖――除非有仇,不然谁会当着面,对一个小姑娘说不好听的呢。不过姚太太却是很受用的样子,这种话她听再多也是心里高兴的很。

姚太太脸上笑意加深正要说话,又想到这些不该当着宝茹来说,于是打发她道:“今日晚饭要迟了些,你去看看花婆子如何准备的。天气这样寒冷,就说今日我想吃个锅子,让她准备着!”

宝茹很有眼色,晓得接下来的事姚太太是不想让她听的,赖在这儿也是没得用。于是她很识相地就去了厨房,她一点也不怕不知道这事情的始末,只因这宅子里太难有什么秘密了,特别是如意姐姐的亲事这样对于那些婆子妈妈特别有‘意趣’的八卦,她去厨房一样什么都能知道。

宝茹带着小吉祥往厨房去,这时候正是忙碌时候,花婆子带着另一个帮厨王婆子正一同造饭。见是宝茹进来,本来准备偷吃的手都停了下来,讪讪的,赶紧擦了擦手。宝茹却并没有责怪的意思,这世上哪有厨子不偷吃的。

见她们尴尬,她还特意抽出一双黄杨木的筷子,夹了一块粉蒸排骨尝了尝味儿――味儿倒是正好,只是冬日里放在桌上容易凉了,于是道:“上桌前先搁在蒸笼里罢!”

花婆子见宝茹是真的不生气,于是放下心来,讨好地把正煮着的白果猪肚乳鸽汤盛出来,先给宝茹呈上来一碗,笑着道:“姐儿先喝这汤,这汤润肺去燥,正是滋补不过的。”

宝茹见乳鸽已是骨肉微微脱落,而汤色清亮,也是心动。便没有迟疑,端了小碗坐在厨房小桌旁喝起汤来。只不过她来这可不是为了喝汤,而是有别的事情要打听。

她先是把姚太太的嘱咐与花婆子说道清楚,然后状似无意地询问道:“今日回来怎得还没见过如意姐姐,我倒是寻她有事!”

花婆子一面让王婆子照管好火候,一面准备起做锅子的底料。听了宝茹的话哪里不知这是宝茹在与她打听事情,宝茹是东家小姐,她自然是知无不言了,于是便一秃噜,竹筒倒豆子一般全给说出来了。

“嘻!如意那小妮子怎会在外头,如今她躲羞还来不及呢!姐儿定是见着家里来了的那位于妈妈,人家是月老的门下,专管着与人牵线搭桥,显见得如意这是要大喜了呢!外头与太太说着她的事,她如何肯听,自然是到耳房里躲着去了!”

花婆子说的清楚,但这不是宝茹要听的,实际上这些她猜也猜出来了,她想知道的是来提亲的是谁家,或者说,是不是白老大家。

于是宝茹就问道:“竟是为了如意姐姐的婚事!说来如意姐姐今岁也二十了,若是一般人家也合该早嫁人了,虽说她是出挑的,有人来说也不出奇。但是不晓得来的是谁家的,要知她一惯不出门,倒不像是小吉祥一天到头地闲不住,怎么会有外头的人认得她呢?”

花婆子拍手笑道:“哪里是外头的,就是咱们这宅子里头的呢!说来还是如意的福气,正是住在咱家后头罩房里的白老大!他可是良民,良贱不通婚,他要娶如意自然是要与她赎身。从此以后如意也是良民了,这可比嫁了来兴或是来旺好得多。”

说着她还咂了咂嘴,道:“白老大如今做着老爷商船上的管事伙计,每年可没少银子,家里又只有他一个了。这下如意是掉进福窝里了,富富足足的日子,又没得公婆压在头顶,下头也没得小叔小姑照料。哎呦喂!这可真是难得的好日子!”

宝茹看着花婆子恨不得以身代之的模样,不由得暗暗好笑,道:“那倒的确是大喜了,等到晚间,外头我娘和那于妈妈说定了,我一定去好好贺一贺她。我想着如意姐姐总归是要嫁人的,我娘总不能一直留着她,这白老大又是爹手下头一个得力的,他让人来求,我娘是不会不应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