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镇北王求见!
皇宫,太极殿前,众朝臣等候在此,个个面色凝重,时不时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这尸身已在大殿门前存放了许久,早已腐糜不堪,若非上等棺木,又让人钉封的严严实实,不然,此刻的味道便不会是现在这般……
大殿门前艾草熏烧日夜不断,可即便如此,仍旧难以压制这刺鼻的腐臭。艾草烧灼之气与腐臭交杂,愈加刺鼻。
这几日,上朝已然成了众朝臣的噩梦,他们甚至不敢呼吸,脸憋的通红。不少人一过来便呕吐不止,精神恍惚,身体与心灵从未受过如此折磨。
宫中风言风语不断,昨夜甚至还下了场大雪,棺椁上白雪皑皑,说是皇宫之中有莫大的冤屈。好在此时正处寒冬,腐臭气味被冰雪压制了不少。
宫内不少人皆知,每逢深夜,这太和殿前的棺椁便会发出异响,好似有人在里面敲棺木,还有指甲挠抓的声音,路过的守夜侍卫与宫女太监们甚至还听见过这棺椁里传来低声的哭泣……
一时间,宫内宫外风言风语不断,皆言镇北王夫妇是被人残忍杀害,如今又曝尸朝堂,冤屈化为怨气,横死后要报仇雪恨。
自那日朝堂上权颂霖承认镇北王功高盖主,他惶惶难安,在处决几名老臣过后,大家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毕竟,镇北王不死,陛下坐在这龙椅上便一日不得安心。
世人不傻,权颂霖登位后的所作所为,大家都记在心里,奈何敢怒不敢言,无人有拼死反抗的勇气,皆怕祸及自身、连累家人。
如今,权颂霖可谓彻底失去了人心。
“上朝!”
权颂霖身着龙袍,大步而来,近几日的心情明显很是舒爽。
太监幽远而尖锐的声音响彻整个朝堂。
众朝臣跪拜,面色凝重,个个皆眸色深重,各自心怀鬼胎。
“陛下!镇北王的尸身停留数日,如今整个朝堂已是腐糜充斥,再者,镇北王乃我北齐亲王,受辱至此,陛下难道还不肯放过吗?”
林屿书率先发声,义正言辞,眉宇间满是无奈。
他话音刚落,一众朝臣便接连点头。人既已死,还有什么解不开的心结呢?
哪怕是沈九安这些站在权颂霖队伍中的朝臣亦点头附和,属实有些难以忍受。
近几日,沈九安瘦了一大圈,眼眶凹陷,整个人既憔悴又无神,朝中要事他也不爱站出来表态了,显然是在为沈竹卿的死而伤心难过。
说到底,他心底对权颂霖是有怨恨存在的。
他就这一个侄女,怎么说也是自己的血亲,他又怎会不怨恨权颂霖呢?不过,无非是为了自保,没有办法的选择罢了……
只是,近两日他隐约觉得此事太过安静与蹊跷,权煜珩的死早已昭告天下,可江宁那边未免太过安静了……
权煜珩的部下皆忠心耿耿,发生这样的事,这些人不可能无动于衷。
沈九安眼角细纹愈发明显,绵延向上,好似一只心思缜密的老狐狸。
“呵,林丞相何出此言呢?”
权颂霖抿唇,笑中带着些许不屑。
“什么叫朕不肯放过?朕早就提出要将镇北王夫妇风光下葬,是你们,怀疑镇北王之死乃朕所为,朕为洗清冤屈,这才将尸身展露于此,任你们查探!怎么,诸位查得如何了?”
他反问一句,冷厉的眸光扫向整个朝堂,朝中众人面面相觑,瞬时哑口无言。
这段时日,朝臣虽心有怨气,可真正开棺查探的人寥寥无几,毕竟,权煜珩已死,若他们再开棺探查,于他们而言,只能是将权颂霖激怒,彻底站在对立面,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为自己招来祸患……
见众人皆不说话,权颂霖不屑的笑了。
“既然没查出来什么,那诸位可同意将镇北王下葬?”
“近几日,宫中风言风语不断,朕隐忍许久。镇北王曝尸朝堂不能第一时间安稳下葬,在于你们,而不在朕!是诸位一意孤行,朕只是满足你们罢了……”
权颂霖一手撑头,略有慵懒的靠在龙椅上,唇角微扬,笑意不达眼底。
“既然诸位皆不说话,那朕就当你们同意了!今日,朕便命人将镇北王夫妇风光下葬!”
“镇北王既已薨逝,江宁不得无人,再者,他手中兵权朕也理应收回,待朕寻到合适人选之后,再做定夺,此事还需容朕再想一想……”
权颂霖言语间透着几分得意,俨然一副胜利者的姿态高卧于朝堂,掌控全局而无人胆敢质疑。
闻言,众朝臣身形一怔,面面相觑,窃窃私语声渐起。
说到底,镇北王之死,还是源于这手中的兵权,加之身份和人心,怕是没有任何一个帝王可以安心和容忍。
生在皇家,便是这般残酷,成王败寇,成则风光一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败则死无全尸,臭名远扬。
自古以来,这手中兵权皆会招来杀身之祸。
权颂霖一字一言皆带着几许玩味,冷厉的眸光却不容任何人置喙。
他话音刚落,门前太监匆匆而来,面容焦灼,惊恐与疑惑充斥满面。
“陛下!陛下……”
太监一路小跑,甚是慌张,音线都有些颤抖。
“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何事?说……”
权颂霖蹙眉,厉声冷语,满是不悦的开口。此刻,他还未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陛下……”
太监一脸惊恐,如见了鬼一般。
“陛下……宫门守卫派人传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