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半实半虚
进入九边形建筑之后,黄小舒发现这里居然是用宝石发光来照明,这个跟现实当中是比较违背的,这可能是由于人类高维度文明过去掌握了顶尖的矿物开采技术,跟现在的人类不是一个高度。
而脚下的瓷砖,让黄小舒陷入了沉思。瓷砖最早出现在距今4000年的古埃及金字塔内,但是也没有能够刻画出九边形这种图案。一栋木头的建筑,能存在多久呢?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木头古老建筑,仅存的一个是日本的奈良法隆寺。另外就是由我国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在1937年通过《敦煌石窟图录》中的唐代壁画线索,在五台山发现了建于857年的唐代建筑——佛光寺。到了50年代初,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古建筑普查中,又发现了比佛光寺还早75年的南禅寺大殿。
这里面也就说明了木头的建筑存续的时间大概是一千多年。而黄小舒目前所在的这座九边形建筑,他感觉可能会建得更早,甚至无法想象木头建筑要做出九边形的困难。
怎么理解h通道的建筑?或者说这个空间呢?黄小舒定下神来,仔细观察,他发现这座九边形建筑除了看起来结实之外,一样的有灰尘和朽化的木头的,甚至他还发现了蜘蛛网,只是不多。那说明在这个空间是有生物存在的,很快,黄小舒就发现了蜘蛛网当中,有一种白色的,身体透明的蜘蛛,几乎是跟空气融为一体,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难道,不会是?黄小舒马上有了自己的判断。难道这栋建筑并不是建在h通道这个空间中的,而是现实世界。通过某种方式,也能够在这个空间里抵达。黄小舒继续看大厅里的摆设,其实也就几张木头桌子,并没有看到有楼梯上去二楼。
而黄小舒走到了大厅中央,抬头一看,就看到上面是有一层层的走廊的,最高一层是九层。那没有楼梯怎么上去呢?难道有机关?
黄小舒再次抬头往上看去,突然上面有一个物件垂直降下,黄小舒赶忙往旁边一躲,发现降下来的是木头扎成的木排,而木排的四角各有一条铁索,黄小舒迈步走上木排。而这时候铁索开始往上升,黄小舒看了一下周都没有看到机关,这个木排并不是拉到二楼,而是直接到达了第九层。
黄小舒离开木排,那个木排却又没有继续动了。黄小舒开始打量第九层,第九层的墙壁居然出现了壁画,而刚开始黄小舒本来认为以自己的学识根本看不懂的,没想到却看懂了。因为这个壁画画的是大禹治水。这至少说明,这里的设计者应该是知道大禹的,也就是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这里并没有超过中国的文明历史。但是这里的壁画具体什么年限刻上去的,会不会是后来人加上去的,黄小舒并没有这个水平去做鉴定。而除了大禹治水的壁画占了墙的一半之外,并没有其他的线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