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故人之子 - 七零年代淘金记 - 甜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54章 故人之子

叶悠悠看着袁大朋,“我欣赏你的勇气和坦率。”

“但是,我得说,并不是这样的。”

叶悠悠停了一小会儿,似乎是在想,要怎么开口。

最后她选择了一个轻松的方式,“你看,我所拥有的一切,就算从现在开始什么也不做,至少能保证三代人的衣食无忧。我赚再多的钱,也不过就是睡一张床,吃三餐饭。赚钱是生意人的本能,很多时候资本能够裹挟住一切,包括人性。但是,我不想做这样的人,我始终坚信,金钱必须为人服务,而人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

“我知道,按照趋势,很多效益不佳的国营企业或是工厂,都会面临改革和员工下岗。这些员工,可以说是猛然从安逸的地方,一股恼被抛到海里。有人会游泳,如鱼得水,有人不会游泳,呛了两口水,学会了,有人狗刨,勉强淹不死。而有大量的人,直接沉到海里,可能连一个浪花都不会掀起。”

“是,虽然很残忍,但我觉得叶总分析的很对,这就是未来的趋势,许多人会死于安乐。”袁大朋有些激动,他一直自视很高,的确他也非常有才华,不仅有才华有想法还愿意实干。有才华的人,通常不太瞧得起别人,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老板。

袁大朋跟过好几个老板,可是没有一个能跟叶悠悠相比,因为他觉得只有叶悠悠不是那种眼里只有钱的傻子。

“既然我有这个能力,为什么要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淹死,然后轻描淡写推到变革必然有所牺牲上,假装这不关自己的事?我没想过养闲人,也不会养懒人,但是至少,在把他们扔下海之前,我可以让他们去游泳池里学一学。”

“袁大朋,赚钱的意义,从来都不是为了让自己变得富有。或者说,不单单是让自己变得富有。”

那么变得富有是为了什么,叶悠悠没说,但她相信袁大朋能懂。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袁大朋有点过于激动。

“资本是冷血的,但是资本家选择跟资本同流合污,还是保持独立的人格,让金钱为自己所用,我认为,这是完全不同的。”

“谢谢,谢谢您,我懂了,我真的懂了。”袁大朋朝叶悠悠深深鞠了一躬,转身离开。

叶悠悠不介意和员工交流,特别是这样聪明的员工,以后就是公司的基石,这样的人越多,公司越稳固。

而这样的聪明人,除了得到收入和成就感,对公司或者说对老板的认同也十分重要。

很快,新的方案出来,开会的时候,袁大朋拿着复印好的资料,开始讲解。这个时候还没普及电脑和投影仪,不然他可能会讲解的更加投入。

“我们新项目的计划案,是一个集合超市,美食街和购物街,商务办公还有住宅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体。我从几个方面考量过,可以给这些员工做如下的安排。”

首先是这些员工里,身体状况良好,也能通过考核的,可以进入超市和商务办公以及住宅所需要的物业管理部门工作,可以提借相关岗位八十余个。另外,购物街和小吃街也可以用免租一年到二年的形式,向他们开放。

新项目里的小吃街和购物街,都是只租不卖的,这些租金可以每年拿出百分之十,用于退休员工的工资发放。直到国家有新的政策出台,他们也会积极配合国家缴纳这些员工的养老保险。

做生意的人都有自己的消息来源,自然是很多人都知道,国家正在考虑将养老的问题挪到社会上去解决,从而让企业可以轻装上阵。事实上他们虽然大包大揽了退休员工的退休工资,但是用不了几年时间,最多五年,便可以交一笔养老保险,让他们直接从政府领取退休金。

这个计划案,等于是将许多归上级部门去管的事,统统大包大揽管下来。虽然要多出一笔钱,但一来这些实惠能够保证到这些人的手里,二来也能让这些员工对他们的新项目产生期待,生出一种我能沾光的感觉。

自己能沾光,当然是希望新项目赶紧办起来,并且火火红红,不是吗?

“可是叶总,袁主管,我有个疑问。”项目内的其他员工开始拾遗补缺,并且提出各项建议或是不同的看法。

“我看过搪瓷厂的花名册,里头至少有二十个长年病号,都在厂子里养着。这些人的不能工作,肯定也没法做生意。又不到退休的年龄,难道我们要养着他们吗?”

袁大朋看来是考虑过这些人,“采取两个方法,一是他们的家人可以享受免租做生意的优惠,二是和那些退休的员工一样,他们现在不上班,也就是拿百分之三十的工资,我们付几年,然后交一笔养老保险,他们也算是老有所依。”

“更何况。”袁大朋笑了笑,“这二十个病号,只有三个是真正的病号。剩下那些,身体好着呢。我们可不是搪瓷厂,自己说有病找江湖郎中画个鬼画符就认,我们肯定是需要正规医院出具正规的检查报告才认的。”

“那有些没法胜任工作,又不愿意做生意,身体又没问题的呢,又该怎么办呢?”

“这样的人我们不提供工作,只提供一笔钱给上级部门,让他们找上级领导部门解决,我们是私人企业,不是国营企业。”叶悠悠替袁大朋回答了。

袁大朋松了一口气,老板不仅是聪明人,而且极有方法,并不是那种烂好人。

这种身体健康又不愿意工作,还不愿意吃苦做生意的人,一般都是厂子里的刺头。这种人如果搭理他们,比狗皮膏药还讨人厌。不如就从一开始,直接切割掉,不让他们沾上来。

袁大朋赶紧记下来,“我现在就去完善所有的方案,我们的动作可能要快了,那边的厂长已经在和上级部门在谈这件事。”

叶悠悠是和袁大朋一起去见的主管部门,但是显然,他们诚意满满的方案,并没有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

“你知道吗?他们只是重复又重复,哦,厂长接下来进行改革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可能不需要外人的介入。M的,你说他们是真不知道厂长会跑路,还是假不知道厂长会跑路。”

电话里,叶悠悠冲辛墨浓抱怨着今天的怨气。

“主管部门靠不住,那些员工呢。”

“我明天就让人把我们的方案宣扬出去,如果是和司徒空竞争,肯定赢面大,但他们现在搞迂回,先从厂长下手。比起外人,他们肯定更相信自己的厂长。”

他们怎么也不会相信厂长做好了跑路的准备,就是准备坑一把自己多年的老同事。

“如果他们看到了护照,会怎么想?”辛墨浓那边有人叫他,只说了一句,便挂断了电话。

“悠悠,有人来人,说找你的。”柳满红在门口喊道。

“来了。”叶悠悠放下客厅里的电话,走到门口。

“张甜生?”叶悠悠一眼就认出,这人不是张甜生又是谁。许多年未见,她显得更加成熟,但这张脸,还是那个模样,几乎没有变过。

“是我。”张甜生拎了水果进门,叶悠悠带着她进了自己暂时住的房间,这些日子姥姥带惠惠一起睡,她单独睡一间。

“你调回京城了。”大学的时候,他们都在京城,一年总有一二次见面的机会。等毕了业,张甜生被分配到邻省一个省会城市的电视台工作。

这一算也有好几年时间,今年刚刚调回来。

“是的,打听了一下你的住处,是问了吴新业,才知道你住这里。”张甜生和吴新业也算是从小认识,找他打听并不奇怪。

两个人聊了聊工作,张甜生对叶悠悠是佩服不已,“原来还想着,毕业之后好好奋斗,总有一天要出人头地,现在想想,这誓言就像是一个笑话。什么出人头地啊,完全就是混日子,跟你没法比。”

叶悠悠放弃分配,自主择业,当年可是引了一个小范围的震动。当时还有人质疑,可是随着时间过去,再也没人说他们当年的选择是不明智的。

“你这行也不错啊,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开心就好。”

“话是这么说,但是看的多了,人心呐,便不会满足了。我爱人在国外念书,一直想让我出国,我还在犹豫,不知道要不要跟他一起去。”

“出国?”叶悠悠看了一眼张甜生,她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意味着什么,这么出去,在她看来,太过可惜。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