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 悠闲日常 - 半盏茗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悠闲日常 >

第73章

上京这地儿,随便一块砖头都能砸到几个有钱人。三千两的一棵树,对很多人来说不过就指缝漏一点的事儿。顾长青就只比江凡先来上京不到十天时间,恒温树是在店铺买好后才开始卖的,总共卖了也就三四天的时间,但运来的一百棵树很快全部卖完,还供不应求。这两天随时都有有钱人家的管事来店里询问,央求着掌柜再弄些树来,这些人倒是想亲自找店老板谈谈,但不管是在上京开店,还是去整理山头,江凡隐在顾长青身后,顾长青也隐在手下人背后,这些人能找的,也只有站在明面的几个掌柜下人。

门口人多、马车多,江凡的马车从门前绕过去的那点功夫,也将店铺看了个清楚。江凡并未进去,看过之后,便打道回府了。

傍晚时分,顾长青回来,看到出现在宅院里的江凡很是吃惊,“怎的忽然来了。”

江凡道:“过来帮帮舅舅。”

顾长青笑道:“都是手下人在跑腿,我不过动动嘴皮子,哪需要你劳累。”

舅甥俩去了饭厅,边吃边说话。

山头请了许多人翻地种花,还有几个工程队,将山头铺些纵横交错的路,还要在山上建些将来给游客暂时歇息的场所,还要建一座不对外开放的宅院,以后江凡想来玩了,就可住到那里面去。

花种起来快,只要将区域规划好,种子撒下去,出苗后该搭架的搭架,该修剪的修剪,只要养料够,以后江凡完全可以甩手不管。

此时已经快五月了,这山头种的都是生命植株,不到六月份就要开花,那时候山头的路与庄子也建造完毕,可以对外营业,那时候江凡和顾长青回去,换顾芳秋过来。

在上京,为了省却些不必要的麻烦,江凡和顾长青暂时都是不好露面的,江家的人都见过他们,唯有顾芳秋,江家的人就算见过,但那时候的顾芳秋还是个几岁的小姑娘,女大十八变,如今江家人就算见到她,听说了她的姓,也不会将她往姻亲家想。

好好地歇了一晚,第二天顾长青另有事情要办,他出门后,江凡也随着负责在山头监工的柳管事去了山头。

坐马车跑了快半小时,江凡他们才到,因山头开工,所以上面也很热闹,山脚下还堆着不少材料,这山头地势低矮平缓,外围都需要垒墙,进山时,江凡指着立在那灰扑扑已显破损的石碑,跟柳管事道:“搬一块好看点的巨石过来,给山重新立个碑石。”

这山因地势低矮平滑的缘故,取名龟寿山,寓意挺好的,虽说等种满了花后意境不太符合,但是江凡没打算改。

柳管事道:“石头已经着人寻了。”毕竟是入口就能看到的,哪怕是块石头,也需要些造型别致,最好是天然形成的那种。

上了山,江凡边走边投放养料,直逛到中午太阳高升,才将最后一亩土地投放完毕。

江凡虽说才穿来就是在上京,但那时一来脑袋就被砸个窟窿,养好伤立即就回了乡,这上京他此前还从来没逛过。

下了山,江凡就只带了张书墨,进了家名气不错的酒楼,准备好好尝尝这里的饭菜。

一进门,江凡就看到放在角落里的恒温树,虽说四月的天气不冷不热,但被恒温树调节过的温度,还是最舒服的。下面大厅已经满座,江凡直接上了楼,楼上也放着一棵恒温树,看来这家店的老板手还挺快的。

江凡二人由小二引着入了一间包厢,江凡点了几样招牌菜,要了一壶热茶,待小二退出去,便推开窗户,看着下面的街景一边喝茶一边等上菜。

张书墨坐在对面,上京的一切他是比江凡这个外来者要熟悉的,但是以前这个地方,他来的次数一个巴掌就数的过来,无他,只因江凡每月的零钱有限,穷。做主子的都来不了,他作为下人自然也是。

想来也是世事多变幻,从前的少爷一个月的零钱不够来这吃一顿的,现在却连他这个下人,每月的工钱都够他来这挥霍几次了。

等着上菜的主仆俩,忽听隔壁包厢传来一阵喧哗,有小二殷勤招呼人落座的声音,也有点菜的声音。来的客人听声音都是男人,很年轻,很肆意,约是这上京城里的有钱少爷或是官家纨绔。

江凡没听出不对,但他看对面的张书墨脸色却是变了,问道:“怎么了?”

张书墨压低了声音:“其中一人,我听着好像大少爷。”

江凡拧眉:“大少爷?你是说江卓?”

张书墨点头。

江卓,江凡大伯江峰唯一的儿子。江凡对他的印象实在少得可怜,因为他都是临走时才匆匆见过对方一面,只记得是个约莫十八、九岁,身高不错、不胖不瘦,轮廓风流俊逸的少年。

江凡是听不出的,毕竟没印象,便让张书墨又仔细听了听,确认江卓就在隔壁那群人里。

小二推门进来上了菜,江凡将包厢门反锁了,和张书墨一边吃一边听隔壁说话。

这家酒楼包厢隔音不行,这群人肆意或者说是嚣张得很,说话时没压省心,传不了多远,但就在隔壁的江凡,凝神一听,还是将那些人的谈话一字不落地听了进去。

众人讨论最多的,还是这大半年来安王选妃的事。

去年冬日,安王腿疾痊愈的事情一放出来,上京的上层圈子都震动了。保皇党害怕关修谨起异心,上折子劝小皇帝该让关修谨远离权利中心,给安王一块封地让他出去了。剩下一些朝臣呢,因关外各国的蠢蠢欲动,就担心若关修谨不在,震慑不住那些人,赞同保皇党一部分提议,比如安王的权利要交出去,但安王最好留在上京。

这两者呢,都是为大周着想。但是伴着安王该不该去封地的讨论,作为已经二十五岁还是大龄单身男人一枚的安王,他的婚事也再次被众臣摆上了台面。

从前先皇几次提议给安王的王妃人选都被他拒绝,加上安王的腿不好,朝廷内部形势也没稳定下来,真的愿意把女儿嫁给安王的人很少,有也是那些不入流的底层世家。如今新帝已登基三年,安王的腿也好了,哪怕他交出所有权利,那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男人,就冲他一手扶持着小皇帝登基这一功劳,此生也必定顺遂无忧。无疑,这是一个攀上皇室,提升自家地位的绝好机会,一时间,上京的人心思都活络了起来。

整个皇室,宫里只余几位老太妃,还有几个比小皇帝和安王辈分大的老王爷,但即便辈分在那,安王成亲与否,他们也根本不敢指手画脚,毕竟他们最多也就能对小皇帝的后院指手画脚了,一个王爷的后宅他们还真不好出口。

但是安王选妃这事,从去年闹到今年,宫里一点动静都没有,而安王,这一两年来更是常年不见人,那些原本心思活络不已的慢慢也都冷却下来了。

江凡就忍不住摸下巴,关修谨曾亲口跟他说过,宫里已经在为他选妃,但听这些人说来,完全不像他说的那么回事儿啊。

莫非是叫人偷偷给他物色?

江凡一挥筷子,真是阴魂不散,出来就是为了躲关修谨的,怎的又想他的事儿。这些个少爷也是,这么大剌剌地讨论王爷的婚事,真的好么?

这些说到兴头上,又说起从去年到现在,作为若安王真要成亲的,最出彩的三位候选姑娘。江凡听到他们将几位姑娘评头论足一番。

“叫我说,萧娘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淑静温婉,安王一介粗人,着实不配!”

有人喝大了,这泛着酸意的话嚷出来,声音都提高了不少,所幸这些人说归说,还知道轻重,忙有人去捂那人嘴巴,一阵呜呜声传来。

江凡低嗤一声,这声音他听出是江卓在说,这小子暗恋那萧娘子吧。但江凡觉着,就算这萧娘子日后不嫁给关修谨,但人家三品官员的女儿,应该也不会嫁给他一个在上京只能算是稍微有点钱的商户之子吧。

听这些人杂七杂八地说了一通,江凡也吃得差不多了,倒了一杯茶准备再坐坐就结账走人。

一人声音响起:“说来,刚才上来时,我看到这意茗楼也摆上了两棵恒温树。”

“这树我知道,也不知是谁培育出来的,着实神奇,这两日那些达官贵人都抢疯了。”

“嘿嘿,说来也巧,卖树那店开张那日,我爹就叫人抢了五棵回来,只是他弄什么限购,不然我爹多买几棵,转手就是一笔银子进账。”

有人遗憾:“我家派人去的时候,最后一棵才叫人买走。”

“李兄你家有五棵,匀我一棵罢!”

“没了,叫我姑父来家抢走了两棵,我自家险些不够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