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错综
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浇灭了后路上汹涌的大火,南大营援军山呼海啸地冲进来,拉图远远一看,顿觉形势不妙,这个架势就只能抱着脑袋挨打了。立刻高声下令:“撤――”
路充带着大军浩荡赶到,一见敌军这就要溜之大吉,正要举全军之力痛打这帮落水狗,便被方久拦下了:“别追。”
路充是南大营韩建华将军的副手,生得一副乍一看无比正儿八经的面容,平日里除了身为副将派遣兵将之外,担任作战军师指挥大局也是把好手。他身穿南大营军装铁砂裘,疑惑问道:“陛下和高将军从南大营手里调了这么多兵,不就是来打全胜之仗的么?犹犹豫豫的为哪般?”
这倒不是方久不想打长威风的胜仗,秋笙先前特意交代过,若是占了上风,得饶人处且饶人,打趴趴了就成,不用赶尽杀绝。一方面是骊戎一族本就狡诈阴险,拉图又是其中榜首,被逼急了不知道能翻起什么滔天巨浪;再者,眼下正是用兵之际,京城中的御林军不到万不得已调动不得,大越叫得上名号的军队只有西北军和南大营了,能省下人手的地方,还是要考虑考虑江南的战况。
“别追的急了中了伏,再说,陛下还想留着点儿兵力给江南。不过我听闻江南形势不错,西北军这趟舟车劳顿该是免了,”方才一场混战中没受什么伤,前头的刀口子又都让楚抹上棉金粉,方久没什么头昏眼花的失血感,倒是这两天缺了太多觉。战场上绷着弦不觉得体力跟不上,这冷不丁一放松,积攒许久的困意便气势汹汹地来了,方久伸了个懒腰,半眯着眼笑笑,“对了,跟你讲个事,咱们英明神武的陛下,最近寻摸了个相好。长的条正眼顺也就算,我天,还是个排兵布阵的好手,提剑上阵也猛的很,真是…我替陛下明里暗里偷瞧了好几遍,一点儿毛病没挑着。”
路充心思一门正,哪听的过去方久这般打趣当今圣上,一本正经地反驳:“不能叫相好,那是国母之尊,是皇后娘娘。”
平时在西北营跟高立他们混,这三人一个招惹多了就要上房揭瓦,一个混熟之后就视脸皮为身外之物,还有一个真哑巴,方久处在这样不容许他闹腾的环境中自然装的道貌岸然,憋得久了,也有些混账话迫不及待要找个地方倒倒,这下可算把一根筋路充给盼来了,忙不迭地逗他:“你别说,还真就不是国母,这人还就是当不得皇后。”
话说到这份儿上,正常人都该了然,但路充显然并不属于这个范畴,只见他瞪大一双牛眼,皱着眉像个年画上的门神:“啊…陛下喜欢,为什么当不得?”
方久内心狂笑,憋得脸都紫了,却还是冒着憋笑憋死的风险继续忽悠:“郎有情妾无意,这丫头骨头硬实着呢,又有一身歪门邪道的功夫,霸王强上弓根本是痴人说梦…陛下摆不平他。”他一面说,眼前一面自动浮现出楚那张精细标致,却没有半分女气的脸蛋,憋笑憋得更辛苦了。
打不过你,过嘴瘾就是了!
“啊…那真是难办。”路充看上去是真心实意地替秋笙操心那个“生猛的姑娘”,眉心结了个疙瘩走了半天,突然猛地抬头,“你方才是不是说过,江南形势不错?”
这都一起骑着马溜达了一路,方久都快忘了自己说过这句话,懵了一会儿才答:“从京城传来的消息。”
意外地看到路充硬气的方脸瞬间拧成一团,像个捏好了褶皱的大肉包子:“荒唐!南大营本与南蛮难分高低,十三万兵马打得都艰难不已,这头又要去了三万精兵,哪里来的不错!”
“三万?谁要了三万?”
“京城里来的调兵令,高将军的军章和玉玺都盖上了,他二位没告诉你么?”
路充不会说谎,方久昏昏沉沉的睡意全给吓没了,回想起先前克斯直冲着秋笙射去的一箭,“朝中重臣出了歹人,朕已吩咐江辰着手去查”,难不成这里和外应的混账们连玉玺和军章都准备好了,那京城岂不已是他们囊中之物?
南北同时夹击是他们的计划,此番调走南大营三万人,可不就是把江南的门户大开着么?
方久一鞭狠抽在马屁股上:“陛下只调了一万五千人!我先行通知!”
话说此时秋笙正靠在地营干冷的土墙上闭目养神,楚撕扯着外袍替他包扎伤处,高立和王登很懂事地带着大部队默默走开,人为的替他们造出一个二人世界。
秋笙其实全身上下只有胸口一处重伤,可轻甲的防御功能较之重甲还是略逊一筹,细碎的小创口布满了大半个身体,楚一件外袍全撕碎了裹在他身上,愣是还露着几处刀伤。阁主静默地看了他片刻,动手去解自己的里衣。
手一动,却被始终闭着眼的伤员一把扣紧了腕骨。
一愣,抬头正好撞上秋笙戏谑的眼神:“再脱就光了…你且先省省,以后来我这儿慢慢脱…”
楚面色僵住,正要转着手腕给撤出来,却听秋笙哼哧几声,借着他的力缓缓坐直了身子,到底是心软,只能上前拢过秋爷肩膀,把他给扶正了。
秋笙缓了几口气,仗着年轻力壮,迅速就地满血复活,立马就不老实了:“西北军的内情,出了地营干嘛去了,刚刚你是打什么主意…咱不急,你一个一个慢慢说…都给我解释清楚了。”
楚僵着脖子机械地低头看他,突然就看到对方手指上沾着自己乌黑的血,不觉有些慌神,只好就这么眼巴巴地看着秋笙,企图以此屏蔽他的攻击,获得一次沉默以对的权利。
眼底清澈干净,几乎又有了初见时秋笙口中所说的“少年感”,要不是方才看的太分明,秋笙都要以为那个渴战冷血的疯子是自己灵魂出窍的幻觉。
抬手一把捂住了他的眼睛:“别这么瞅着我,没用…你不想说,那我来一个个问…对了,刚才还漏下一个,雪千里是哪儿来的?”
手下眼睫一颤,楚的嘴唇动了动,没说话。
“那我给你几个选择,南疆巫蛊寨、湘水天渊寺...”他故意顿住,楚因着这短暂的停顿一手攀上了他的小臂,微微用力,没拉开。秋笙靠近了慢慢说完:“还是,昆仑山崔嵬阁?”
他有种错觉,眼前的躯体,似乎在听到“昆仑山”三字时妄图剧烈的挣扎,却被硬生生压了下去,光洁的额头渗下一滴汗水,滑过眼角,泪一般落进了微张的双唇之间。
“我…”
“咚咚!”
头顶的砖板被人敲响,两人皆是一愣。秋笙应激性地将楚连拉带拽地推到了背后,握紧了承影剑屏息而待。
“陛下,路充带兵来了!”
方久的声音,秋笙回头看了楚一眼,盯着他答道:“进来吧。”
楚迎着他的目光勉强勾出一个浅笑来,从万岁爷吃人一般的眼神中清晰明确地读到“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你给我等着!”骗人骗己的笑容终于是撑不下去了,撇开了视线。
方久掀砖板的动作比王登还简单粗暴,几十斤重的砖头直接被他拍出老远,伸进手来把秋笙拉了上去。
“援军不是到了么?急火火地忙什么?”皇帝陛下本想着装模作样地理理衣裳,拿手一抓,却摸了一手楚给他缠了满身的布条,只好尴尬地摸摸自己的鼻子尖。
方久眼里都能喷出火来:“陛下,路充带来了三万精兵!有人改了军令!”
改军令伪造玉玺可是诛九族的大罪,能有本事改军令的人也是寥寥无几。大概是早知道了心腹之中出了叛徒,秋笙倒没方久那么大的反应,闻言皱紧了长眉,片刻后说道:“调御林军及各地方守军来,无论如何江南要保住…问路充要来调兵令朕看看。”
“是!”
“何事?”方久一走,楚就从地营里跳上来,后头紧接着跟着高立和王登。
秋笙半低着头,微微颤抖了一会,像是忍无可忍似的猛地抬头大吼一声:“三万!哪个白吃干饭不放好屁的狗东西!娘的…是让韩建华等死么!”
敢情适才是在强压着冲冠怒火,大约是不想在部下面前丢了威严,秋笙痛快吼完,看着一干人眼观鼻鼻观口的呆滞脸,后知后觉地后悔起来。
还是没忍住…
“调的不是一万五千人么?”
关键时刻总会有人替他解围,虽然知道王登只是单纯发问,秋笙还是颇为感激地递给了他一个赞赏的眼神:“先帝崩殂的消息走漏、为北骊南蛮通风报信、篡改军令伪造玉玺…这桩桩件件发生的实在是太密集了,朝中定是有人早与这两方串通一气觊觎我大越疆土。这计划该是早就…”
“陛下,”高立开口打断秋笙,悄悄瞥了一眼站在一边旁听的楚,“今日所说之事,非军中朝廷之臣,是否…”
青年自始至终抱着胳膊不发一语,这话是冲着他来的,看向秋笙,见对方也看着自己欲言又止,便自觉地弯腰一拜:“两军要务,楚某乃是一介布衣,陛下,容楚某告退。”手里还握着秋笙的万尺弓,寻思着正好趁机避开,回头找找董琦。
楚以为秋笙犹豫不决是无法措辞请自己回避,实际上万岁爷在思考的问题却是如何条分缕析地跟部下解释明白楚的身份,以及即使人家不在场旁听,依旧能比咱这些当事人更了解谈话内容的特殊技能,掩其耳目纯粹多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