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 风筵冷清 - 夕大大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风筵冷清 >

☆、第三十章

夏季就这么来了,风筵躺下就会咳嗽,肋中开始隐隐作痛,所幸白日苏冷清都不在,也不用怕吵了对方睡觉。

书院的愿池旁边有株琵琶树,风筵这日收工后便央那管事,准许他摘些琵琶叶子回去煮水止咳。

得到管事的同意之后,风筵便往愿池走去,远远就见池边走来两条人影,当中一人对另外一人笑道:“苏兄方才的言论真是大胆,敢拿孟子那句‘尽信书、不如无书’来说事,你就不怕惹怒钟夫子将你逐出试场吗?!”

另一个熟悉的声音,只是少了些许冷傲,漠然道:“倘若他就这点气量,也真枉负贤老盛名,这间书院不来也罢!”

前些日子,书院开始招收旁听学生,苏冷清便在严员外的举荐下,参加这家书院的考试,因此结识姑苏才子柳文锦。

柳文锦年纪轻轻便已中举,因病误了次年的春闱,和苏冷清一样来书院求学,非但不因他是秀才就轻视他,相反对他甚为欣赏一见如故!

旁人难以忍受苏冷清的傲性,但柳文锦却是毫不介意,甚至为他直抒己见击节叫好,对文章见解也与他不谋而合,俩人就诗文曲赋能聊上一整天。

不仅如此,柳文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当中以琴艺最为擅长,长亭内一曲高山流水,真能让苏冷清听出巍巍高山洋洋流水,伯牙子期互为知音。

俩人都已过了文试,今日是钟夫子亲自考问,从上百人中选出前十。按理通常是夫子问,学生规规矩矩作答,倘若答得文不对题,夫子当即便会指点。

待到苏冷清的时候,夫子问了天纵之圣,苏冷清的阐述不入其耳,钟夫子言简意赅点拨几句,按理苏冷清就该行礼退下,谁料苏冷清就夫子的观点开始驳斥,俩人就在考堂上你来我往阐述辩论,听得讲学和考生们眼睛发直雅雀无声。

风筵等那俩人走远了,才从假山后边走出来。

苏冷清究竟何时进了书院,怎就一点口风都没透露?他身边的年轻男子又是谁?为何苏冷清对他的态度异于常人?

风筵满脑子疑问,又不敢上前招呼,犹记得两年前戏园子,就是因为他的贸然出现,才扫了苏冷清的兴致。

但心里终究不甘,偷偷尾随那俩人,看他们出了书院,同坐上一辆马车,那马车又驶向城中一家老字号酒楼。

年轻男子和苏冷清同下马车,俩人边走边在谈论什么,年轻男子的两位朋友早就到了,已在二楼雅座点了美味佳肴,等年轻男子替他们相互介绍之后,苏冷清便坐在年轻男子的身边。

四人把酒言欢好不畅快,席间年轻男子用自己的筷子,顺道替苏冷清夹了些菜,苏冷清便把他夹来的菜给吃了些!

躲在暗处的风筵看到这里,便失魂落魄的下了楼,要知道苏冷清从不吃他夹过的菜,而他也一直以为苏冷清有洁癖!

原来,苏冷清非是不愿与人共食,只是不愿与他风筵共食!

风筵回到家中便倒在床上,动也不动看着横梁,顶上是他一片一片亲手铺起的瓦。自以为能够帮人挡风避雨,谁料苏冷清离了他活得很好。

大掌柜说苏冷清非是池中物,风管不是没想过苏冷清会金榜题名,只是没想过金榜题名后的苏冷清如何对待自己。

风筵一直不肯承认,自己对苏冷清而言,如杨雄的那篇赋文,就一甩不掉的负担!

夏末,在风筵刻意打听下,那十个旁听名额出来,竟然没有苏冷清的名字。

就在风筵为他担忧之时,书院传出令人震惊的消息,钟夫子竟将苏冷清收为弟子,而且还行了奉茶的拜师之礼。

苏冷清当然不在旁听名额内,苏冷清已是书院正式生员,领着书院所发的一份钱粮。

苏冷清虽然淡漠如常,对拜师之事并无言语,但风筵能看出他意气风发,眼角眉梢都隐藏着喜悦。

风筵已在老屋见过柳文锦,柳文锦是来找苏冷清出游。马车就停在老柳树下,柳文锦轻衣简从走进小院,笑着说苏冷清的小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柳文锦也看到了风筵,便问苏冷清这是何人,恰巧风筵正去鸡窝捡蛋。

苏冷清淡淡说句同乡,又对柳文锦直言不讳,说自己住这不是因为风雅,而是囊中羞涩均摊租子。

柳文锦说不如住我哪儿,西窗外两株老梅树,疏影斜横铁虬银枝,咱俩也可效仿古人剪烛西窗。

风筵听得心头一跳,差点失手捏碎鸡蛋,就听苏冷清不疾不徐说,马上就要住进书院了,等闭馆倒是可以去和柳兄切磋琴艺!

苏冷清住进书院的那日,照例扔了两串钱在桌上,铜钱倒是越来越多,人情却是越来越薄。

风筵帮他把包袱提到路口,苏冷清便找了马车上去,风筵便在路口看他远去。虽说俩人同在一个书院,可一个白天一个夜晚,纵使见到也不敢招呼。

夜晚,风筵烧好开水,挨个儿给他们送去,等敲开苏冷清的房门,也只换来一句放下吧!

风筵往往会多站一会,悄声问他还有啥需要,书院没事不给随便离开,学生们便将杂役当成跑腿的,让他们买来所需之物,再塞几个铜板打赏。

苏冷清起初懒得理他,后来见他每次都问,便不耐烦跟他说,书院什么东西没有?你送水就送水吧,没事天天烦人作甚?!

此后,风筵敲开了门,将水默默放下,又默默离开了。

偶尔,苏冷清会叫住他,只为给租子,便再无多话。

中秋倒是放假几日,但苏冷清没有回去,而是陪同钟夫子西湖赏月,那篇即兴而作的月赋,成为文人争相传颂的名篇佳作,苏冷清的名号在姑苏渐渐响亮起来。

好的老师加上自己的才学,苏冷清渐在文坛崭露头角。钟璞熠的得意门生,自然是前途无量。倘若没什么意外,苏冷清的锦绣前程,在这一刻已成定局。

眨眼岁末,书院停课准备闭馆,学子们收拾包袱准备回家,雇船的雇船、坐车的坐车,每天都有人离开有人送行。

风筵早在三天前就忍不住问苏冷清何时回去,家里屋子都收拾好了,该备的年货也都备了,还打了一小坛黄酒,温玉怀还送了两块腊肉和一包米,虽然不怎么丰盛,却总好过住在书院没吃没喝得强!

当时,苏冷清正在灯下看书,说了句到时候再说,便将桌上铜钱抛来给他,这次倒是没区分利钱,只是明显比之前多了。

风筵拿起钱说这么多,苏冷清信口说道余下的就当赏钱,自然而然的口吻就像书院其他学生。

风筵哑然看他。

半晌,苏冷清见他还不离开,抬起头来望着他,皱眉道:“还有事?”

风筵眼睛看着地面,虽然不想惹他不悦,却又不甘忍气吞声,伤心道:“冷清,这话说得生分了,又不是为你那几个铜子!”

苏冷清啪嗒一下丢了书本,霍然就从桌边站起来,眯起眼睛射出冷光,怒不可遏道:“不为铜子,那又为何?!”

倘若再敢说一句为他,今日索性就撕破脸,哪怕闹得人尽皆知,也要与他一刀两断!

风筵一看他这般模样,就知道他是真动怒了,当下便又缩起脖子,唯唯诺诺不敢说话。

苏冷清阴沉脸色在灯光下忽明忽暗,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心思,半晌才对站在门边的风筵讲句出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