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沧海桑田...
作者有话要说:我希望大家看这一章的时候不要把李当做剑三里的那个,在我的故事里,他真的只是历史上那个力挽狂澜的英雄少年,他不是什么钧天君,九天和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他只是一个幼年凄苦,得到一点点温暖就记一辈子的少年,他爱渺渺,也重视和薛直他们的兄弟情意,不然不会说出希望今日之情永远不变这样的话,如果你们真的很讨厌他,不要告诉我,在我的故事里,他很美好,我会伤心的
天色未明,薛直却早已起身,穿好玄甲带上陌刀准备去苍云堡,向来还在熟睡的楚云渺今日不知为何,居然醒了,撒娇般地赖在薛直怀里不让人走,薛直哄了好一会儿她才放开,眉眼弯弯地笑道:“晚上早点回来,我做玉米排骨汤给你吃。”
薛直哎了一声,替她盖好被子,出门去了,他临走时那个带笑的眼神,楚云渺一直都记得,那个眼神叫幸福。
后来,薛直再也没有回来,安禄山忽然反唐,在中原大地掀起了燎原战火,雁门关就是第一个牺牲品。风雪哭嚎,尸山血海,薛直带领苍云将士死守雁门关,力战而亡。
片片雪花飘落在薛直身上,他带着遗憾闭上了双眼:渺渺,我此去山长水远,再也不能时刻在你身边,可我心中必定时时念着你,怕只怕你会忘了我。
雁门关失守,数万民众仓皇出逃,那碗玉米排骨汤终究还是倾洒于战火中,湮没于尘土。当楚云渺问起薛直的下落时,燕忘情、风夜北、宋森雪都沉默地低下了头,宛如矗立在风雪中被人遗忘的雪松。
“薛帅……阵亡了。”一道艰涩的声音响起,楚云渺跌坐在椅子上,室内静得可怕。
悲伤的情绪如海水般酝酿,楚云渺问道:“他的遗体呢?”
又是一阵可怕的沉默,没有人敢回答,燕忘情、风夜北、宋森雪,他们都是苍云堡最优秀的战士,却连自己亲如兄弟的统领的遗体都带不回来,这是他们一生的耻辱。
“薛帅留下的,只有这个。”燕忘情将一块玉佩交给了楚云渺,那是当初她和薛直的定情信物,如今完璧归赵。
“好,很好!薛直,你就这样走了!”楚云渺冷笑,她的平静比痛哭流涕更可怕,爆发的情绪终究会得到缓解,而压抑的悲伤往往如同千年寒雪,冰封了内心,永远也不会融化。
“是谁杀了他?”楚云渺的眼神冷得像一块坚冰,其中暗藏着汹涌的杀机。
“是葛尔东赞和独孤问俗!”燕忘情和风夜北、宋森雪一起跪在了地上:“嫂夫人,只要我们还活在世上一日,定会手刃此二贼,为薛帅报仇!”
“不用了,”楚云渺眼中杀意凛然:“我会亲手杀了他们!”
盛世大唐早已腐败,李隆基昏庸无能,致使苍云军蒙受冤屈,燕忘情接任苍云统帅之职,从此苍云军不再听从大唐号令。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从范阳一路打到潼关,哥舒翰率西北军及时入援,死守潼关,令叛军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但宰相杨国忠与哥舒翰争权,逼迫哥舒翰出关迎战,致使西北军全军覆没,潼关失守,长安危急。李隆基带着近支宗室和亲信大臣逃离长安,准备进入蜀中避祸。
杨国忠在李林甫动摇太子的几次大狱里出了大力,蜀中是他的地盘,如果到了那里,李亨肯定会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危及存亡之际,李当机立断,劝说李亨与李隆基分道扬镳,另立中央,李亨听从了李的建议,前往朔方,一路上,李身先士卒,血染征袍,于乱军中为李亨扫出了一条坦途。
刀光剑影,流矢密布,李冲锋陷阵,率军与敌人拼杀,正在苦战之时,一支身着玄甲的军队突入战场,黑色的玄铁盾防守时是最坚硬的壁垒,攻击时是最迅猛的武器,一下分开了乱军,千军万马中,李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身穿铠甲的女将驰骋于沙场中,所过之处敌人如割麦般倒下,当真是只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挡百万师!
阳光下,那双明亮的眼眸望向李,分明还是当年的模样!两人相视一笑,占缟钡校
很快地,这场混战结束了,苍云军与李的部队联合,一同去往朔方,那里正是程伯献与尉迟循毓的驻军所在!
朔方城楼上,程伯献与尉迟循毓见有大批军队前来,顿时严阵以待,这时下方出来两个将领大喊:“伯献!循毓!还不快出来迎接老朋友!”
程伯献与尉迟循毓又惊又喜,立刻打开城门相迎,四人饮酒叙旧,痛饮狂歌,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可是有一个人却再也回不来了。
孤月下,楚云渺握着手中的玉佩思念着薛直,忽然间有人走近,她回头一看,竟是李,如今他已经贵为建宁王,手中兵权在握,再也不是当年任人欺压的男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