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 盛唐宠后 - 王辰予弈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盛唐宠后 >

第151章

萧燕绥才刚刚离开徐国公府,家里便不可避免的显出一种说不出的冷清。

因为女儿的离开,这一整天的时间里,裴氏都表现得有些恹恹的,便是萧恒和萧悟兄弟两个都陪在她身边,也只是让裴氏偶尔笑笑,情绪依旧显得有些低落。

也是因为此故,东宫的李竟是在同一天也离开了长安城,并且目的地还同萧燕绥颇近这一件事,当日里,萧家人竟是一无所知。

翌日清早,萧恒从家里出来,到了翰林院之后,坐下没一会儿,面前便被一个身影所遮挡住了。

他抬起头,便看到,赵君卓神色间多少有些复杂的看着他,颇有一种欲言又止的迟疑。

萧恒心中不解,面上却只是笑笑,索性寻了个由头,两个人走出去,在一处四下无人的地方低声交谈了几句。

赵君卓心情复杂,沉吟许久,才终于开口道:“恕我冒昧--昨日之事,便是萧家默许之意吗?”

萧恒难得的愣了愣,一时之间竟是未能接上话茬。

赵君卓明显还有些心神恍惚,竟是连萧恒这明显的迟滞都未曾察觉一般,只是垂下眼眸,自顾自的长叹了口气,犹带深意的轻声道:“东宫和李相公之间的争斗越发激烈,距离图穷匕见也不过是朝夕之间,我原以为,萧家并不欲参与从龙之事……”

萧恒眯了眯眼睛,已然察觉到了期间的不对头,只不过,他却并不直接反问赵君卓,为何说出这般言语,只是将怀疑和不安压在心底,只待稍后再去探查,对于赵君卓令人辨不清是试探还是感慨的词句,只是半真半假的故意扯开话题,若有所指的笑道:“君卓多虑了。”

两人的话题就此僵住,短暂的静默后,两人从善如流的回了屋中,仿佛刚刚的话题从未发生一般。

萧恒表面平静,可是,揣摩着赵君卓刚刚所言,心中却是难免闪过一丝不安和急躁,一整天的时间里,都无法沉下心来,当值的时间才一到,便直接赶回了家中。

才到门口,便又裴氏身边的婢女在旁等候了。

等萧恒进了院子后,那婢女便连忙道:“娘子和郎君都在正院了。”

萧恒心中一动,徐国公府的正院,自从祖父萧嵩坚持要回老家养老、而祖母徐国公夫人贺氏这段时间又一直在陆府照看自己的亲阿姊陆府贺氏后,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是空着的。

这会儿,裴氏和萧华都在,唯一的原因,自然便是,祖母今日竟是回来了。

虽然心中因为今日在翰林院中听赵君卓有意无意的几句话搅和的越发烦躁,不过,萧恒依然还是直接去了正院,打算向祖母问候。

正院里,除了裴氏和萧华,就连刚刚从书院回来的萧悟,都已经在了。

只不过,裴氏和萧华似乎正在屋子里陪着祖母徐国公夫人贺氏说话,萧悟却是自己一个人蹲在了院子外面,还时不时的张望着,明显一副是在等人的姿态。

萧恒大步流星的走上前去,“五郎?”

萧悟立刻板直了身子,没大没小的一把扯过自己兄长,有些眼神复杂,飞快的低声说道:“李被封为建宁王,身上本就只有虚职,昨日,竟是被他寻了个由头,离开了长安城,说是要去江南一带。”

江南一带说起来位置不小,可是,数得着的郡府,其实也就只有扬州府声势浩大,而后的兰陵郡,还有其他几个相对显得无关紧要的郡府。

--当然了,便是李的目的地其实是扬州城,那处距离南兰陵郡的山海镇上,也着实谈不上太远的距离。

更遑论,萧悟甚至比所有人都敏锐的觉得,李既然是顶着虚职的名号出去的,那么,有很大可能,他干脆就不会去真正的目的地扬州,免得同扬州府当地的郡守产生权力之争、进而离心离德。

就挂个虚职出去游山玩水,扬州当地的府官想来也会乐见其成,如此一来,众人皆喜,岂不美哉?

萧悟此言既出,萧恒心中顿时一震,再加上之前赵君卓的话语,很容易便弄清了此间原委,一时间,眉头拧紧,面上也有些变色。

萧恒深吸了一口气,重重的拍了下弟弟的肩膀,只是沉声道:“我知道了,先进去。”

萧悟点点头,稍稍有些皱着眉头也跟上去了,心中却是已经在琢磨,这件事,等下自己要先给六娘送个信。

萧悟和萧恒都已经知道了的事情,正院里的徐国公夫人贺氏、萧华和裴氏心中自然也都有了眉目。

因为事关萧燕绥,贺氏明显有些不喜,耷拉着眉眼,话语间有些不虞的说道:“六娘的亲事--你们两个有了什么打算没?东宫的意图基本就是明摆着的了,六娘也是多事,便是好事情碰上她也总能弄出些别的变故来。”

说完,还又自顾自的嘀咕了两句,萧嵩就是不想浑水,索性直接回了老家的事情,言下之意,当然还是在指责萧燕绥惹事。

萧恒和萧悟走进来的时候,正听到贺氏这句。

萧恒当即便皱起了眉,萧悟则是偷偷的翻了个白眼。

在关于自己女儿的事情上,裴氏从来就不是个好相与的。本来因为李的事情,裴氏正心情一阵忧一阵恼的,然而,做娘亲的心中担忧是一回事,发现婆母又在这里有意无意的指责自己的女儿,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裴氏眉头一皱,脸上还带着笑,言语间却是颇为干脆的直接顶了回去,“六娘十五岁的及笄礼可是并未举办,真要嫁人成亲,起码也是二十岁以后的事情了,便是在长安城里,这也都是众所周知的事。”

说白了,不管对方是谁,萧燕绥早日成亲,都是不可能的。

尤其,李本身就比萧燕绥大了三岁,在这种情况下,若是东宫还有意让李久等数年,那也是东宫的诚意和李的真心。更何况,几年之后,朝局会是如何一番变化,还犹未可知。

萧嵩自己对东宫保持距离,为的是不触及玄宗那越是年老、越是多疑的玻璃心,可是,随着萧嵩不再掌权,玄宗待他便只剩下昔年的故交情谊,他的政敌自然也全都消停下来了,如此一来,萧嵩反而并不像是以往那般,要求萧燕绥注意和李之间交往的程度。

萧嵩显然也是出于相同的考虑--如今为时尚早,两个小辈之间的往来,是个结善缘的纽带,却影响不了大局。

不管是徐国公府的萧家,还是东宫之中事后才得到消息的张良娣,便是有再多的心思筹谋,一时之间,却也影响不到已经离开了长安城的萧燕绥和李一行了。

萧悟偷偷给萧燕绥派去送信的人还在路上,此前,萧燕绥令自己身边的护卫查探万安公主的事情,也并不因为她的离开而中止。

然而,在表面上,萧燕绥和李却是仿佛已经远离了长安城内愈发激荡的暗潮汹涌……

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天气怡人,倒是正宜远行。

因为多了一个李同行,即便是相同的路程,这一次,却也平添了几分热闹。

若是只有自己,萧燕绥多半也就全程窝在马车里,自己闲来无事看看书,或者躺在那里自己琢磨接下来能做的一些实验之类的东西。

多出了一个李之后,除了两个人凑在一起说说笑笑,偶尔也会双双下了马车,趁着还未登船,便干脆一起骑马跑一段路,舒展下身体筋骨。

萧燕绥和李两个人也都是心大的,不管李带来的护卫如何的暗自称奇,对萧燕绥和理他那里两个人却是没有任何的影响。

他们两人并做一处后,萧燕绥除去最初的惊讶,自然也和李一起对过了彼此的行程。

“你要去扬州城的话,我们正好可以一道坐船经水路过去。”萧燕绥直接就从匣子里抽出了一卷寻常不易取得的地图,把什么茶壶杯盏全都挪开,将其平整的摊开在自己面前的案几上,然后一边在地图上找点一边和李比划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