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 三世·江山 - 沧海惊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三世·江山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傻子!你还要我等多久?”似嗔似怨。

元幼祺为之神思荡漾。

再不抱,真是个傻子了!

她挨挨蹭蹭地上了榻,偎在墨池的身边,轻轻柔柔地抱了墨池在怀。

她很小心地怕碰痛墨池身上的伤口。

墨池被元幼祺环在了怀中,身上的那几处伤得较重的地方,皆被她妥当地绕过。

这个人真是爱我爱到了极处!墨池心中喟叹。

为什么,曾经……不肯面对呢?

也许,那时被执念蒙蔽了双眼;也许,那时只当她是个孩子一般……

忽的,另一张与元幼祺相似的面庞闪过脑际,墨池的胸口一阵酸胀。

时过境迁,忆及故人,还是禁不住唏嘘叹惋。

墨池依在自己的怀中,姿势很乖。脸颊却贴在自己的肩膀上,看不到神情,更不言不语。

她醒来之后,言行总是透着一股子说不清楚的奇怪。这让元幼祺很是担心起来。

“阿……你觉得怎样?可有哪里疼?是不是难受?”元幼祺焦虑地问着。

墨池听到她磕绊着说出,又被强行咽回去的那个“阿”什么的,不由得暗自摇头:越长大,怎么越胆子小了呢?

她喜欢看到元幼祺自信满满、趾高气扬的张扬劲儿,喜欢看到元幼祺粘着自己,甚至跟自己耍赖皮的小模样……那样的元幼祺,让她疼得慌,宠得慌,想让她满足元幼祺所有的心愿,不论会付出怎样的代价。

墨池默叹,终究是自己啊,让那个漂亮又张扬的少女,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君临天下,至尊无双。可谁又知道,元幼祺心底里的孤寂凄冷呢?

还有,鬓角的华发……那该是怎样的痛苦,才会一夜之间变成那般?

墨池心如刀绞,无限的愧疚在她的胸口翻涌着。

她自元幼祺的怀中撑起身来,毫不逃避地直视元幼祺的眼睛,坚定地,却更温柔地向元幼祺道:“方才唤我什么?”

元幼祺惶然失措,呆怔怔地回视墨池。

方才唤什么?

当然是没成功唤出口的那声“阿蘅”啊!

可是,此“阿蘅”非彼“阿蘅”,让她如何顺顺当当地唤出口?

墨池见她悚然的小模样,轻声失笑,也不点破,而是忽的宕开话题去,道:“陛下可喜欢读词?”

元幼祺不明就里,眨眨眼,只得如实道:“略有涉猎。”

墨池仍是淡笑,道:“贺三愁的词,陛下可曾涉猎过?”

“贺铸?”元幼祺道。

墨池颔首。

元幼祺愧笑道:“朕少时涉猎史书、《帝鉴语录》之类的书籍颇多,至于诗词嘛,只多读过苏子的。”

“嗯,君王以治国理政为主事,陛下如此读书,很是得当。”墨池赞道。

元幼祺脸一红,没好意思说是当年韦太后和顾蘅强令她读的。

“贺铸的词,有什么深意在?”元幼祺又问。

她觉得墨池既提及这个,必然要说什么与此相关的。

墨池微微一笑,道:“贺铸曾有一首《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她清朗的声音,颂罢那首《青玉案》,抬眸向元幼祺:“陛下觉得这首词的意境如何?”

元幼祺听得认真。她联想到贺铸其人的生平,这首词左不过是一首借景抒怀,表达郁郁不得志的。自古以来,文人不得志者数不胜数,亦不差他一个。

然而,那句“飞云冉冉蘅皋暮”却提起了元幼祺的兴致,转到嘴边的“意境似乎平平”的话便立时变了味道,她挑着眉,微圆了眼看着墨池,一个长久困惑在心间的问题,倏忽间,有了答案。

墨池也望着她浅笑。

“这词不错!”元幼祺使劲儿点头。

她尚觉不够力度,又补上一句,“特别是那句‘飞云冉冉蘅皋暮’!”

墨池闻言,“扑哧”失笑。

“陛下明鉴!家父亦是如此做想。”她说道。

元幼祺哑然。

墨池好笑地凝视元幼祺,慢悠悠道:“那么,陛下觉得,唤我做‘阿蘅’,如何?”

元幼祺再次怔住。

她突生一种被墨池引着跳到事先挖好的坑中的感觉,而且,还是自己心甘情愿跳下去的那种。

墨池此刻,美目流转,巧笑倩倩地凝着元幼祺,满目期待。

此情此景,元幼祺除了乖乖地听话,还能有旁的选择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