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 星际女帝的宠后之路 - n逍遥笑红尘n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四十四章

蔫头耷拉的从勤政殿回来,骆文滨就看到风月正在看那些消息信件,并且一手执笔将一些东西写下来,心中真是十分感激。

刚刚重生那会儿,他也有过壮志凌云,可惜现实永远都是那么残酷,脸被打的啪啪响,不是那块料就是不是那块料,如今上朝入勤政殿,这种感觉更加明显,他也深刻的了解到,朝堂上的事儿真不是人干的,tmd简直累死人。

如今看到风月这般,真是满满的感动,心里面暖洋洋的,认真的女人最美,摆摆手让大家别出声,凑过去看着娟秀的蝇头小楷,更是感动。

风月十分敏感,身后有个人自然感觉得到,她微微回头,看见是骆文滨,直接说:“你回来的正好,这些东西你恐怕也要了解一二。”

“那我来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骆文滨愿意同风月一起做事儿,在一起的感觉很舒服,也很安心。

“嗯。”风月表示满意。

两个人一个归纳总结,一个奋笔疾书,不时相视一笑,在这略为空荡荡的寝宫中竟然有一丝温馨。

两名老嬷嬷互看一眼,心中都很高兴。

晚上吃饭的时候,很多菜色都是风月喜欢的口味,这让风月很开心,不得不说,骆文滨不是朝堂的那块料,可是在生活上,却是个难得的细心人,她吃的穿的甚至于床铺的柔软度都同永宁侯府中无差别,可见对方是真的上心,投桃报李,她必然要为他们母子多筹谋一二。

风月梳理的非常快,虽说骆文滨这个秘书略为拖后腿儿,但是风月过目不忘的本事这会儿就会儿堪称金手指,不过半个月,就将所有的事情弄得井井有条,人际关系等等写了几个小本子,骆文滨每日从勤政殿回来,就会翻看,皇后知道之后,算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正事做完,风月就开始折腾东宫,先太子妃大方肃静,所以东宫整体还是挺大方干净的,但是原本有袁良媛和李良娣,这两个人较劲儿,所以寝宫都颇为奢靡,被皇帝下旨殉葬之后,两个人的东西也陪葬了许多,但是整体框架还在。

而且以前的东宫还有皇孙和皇孙女儿,现在通通都没有,而且目测两三年之内也不会有,房子就都空了下来。所以风月就开始折腾。

首先肯定要弄一个训练场,骑马锻炼什么的必须有地方,其次就是多栽种一些果树,虽然宫里的东西都是最好的,但是风月就喜欢刚刚从树上摘下来的。

还有那些花花草草的,风月也喜欢,但是她不喜欢那都修剪的整整齐齐的,她喜欢恣意生长的,所以直接下令,除了前面(面子工程)其余地方的花木都不必再修剪,任其生长,至于那些被花木吸引来的鸟雀,更是随便筑巢,不干涉。

身边的桂嬷嬷都是崩溃的,这皇宫都成什么样儿了?忍不住劝道:“太子妃,这样恐怕不相的宜。”毕竟是皇后身边的老嬷嬷,有几分体面,也只能她来劝。

“放心,前面那里都还是修剪的,脸面那里没问题。”风月摆摆手,不甚在意。

桂嬷嬷只能无语。

“太子妃,徐洲赵峥送来的密信。”夏嬷嬷从外面进来,直接将信件呈了上来。

风月放下手中的小铲子,直接将蜡封的信拆开,看了看里面的内容,略微沉思一下,心中就有了想法,将信纸重新装入信封,给桂嬷嬷:“放在寝宫那个小抽屉里面吧。”

“是。”桂嬷嬷连忙接了。

今儿勤政殿没有很多事,骆文滨回来的也挺早,看风月歪在塌上看书,走过去,从果盘中拿出一个柑橘,轻轻扔到书上,风月将柑橘拿在手里,将书放下,脸上带着笑容:“今儿怎么这么早?”

“没什么事儿,眼看又到新春,所以回来的早。”骆文滨老老实实的回答。

“徐洲那里送来信件,当地发了雪灾,官员赈灾很是不利。”风月直接说:“明日早朝必然有消息,你要有所准备。”

“怎么说?”骆文滨眼巴巴的看着风月。

风月一笑,骆文滨这样子,还真像一条摇尾巴的小狗,忍不住起了逗弄的心思,直接说:“你也不能总靠我吧?自己想想,应该怎么办?”

“为什么不能总靠着你?你是我娘子啊!。”骆文滨说的那叫一个理所当然,脸上的笑容怎么说呢,被风月这个流氓给影响的,也带了点儿坏笑。

靠!不但没逗弄成,反而被调戏了!!!("□)

不行,绝对要扳回这一局,风月接着说:“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我一个人总是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骆文滨深情款款的看着风月:“不,娘子,我相信你,你说的都是对的。”

得――这日子没法过了!那个看到自己坐姿不好看就满脸纠结,那个自己稍微说一句就脸红的少年哪里去了?快给我还来!风月表示很忧郁,骆文滨表示很开心!

第二天上朝,果然是说徐洲遭遇雪灾的事情,不少朝臣都当壁花,大家看看太子殿下怎么应对,以前都是一些芝麻绿豆大事情,这会儿有个突发事件,看他如何应对。

“太子以为如何?”皇帝也想听听儿子的看法。

“父皇,百姓为重,自然是先赈灾。”

“嗯。”皇帝点点头。

“至于那些瞒报的官员,还有贪腐的官员,简直可恶至极,上辜负君恩,下枉负百姓,断断不能轻饶,必要派人严查,严惩不贷。”骆文滨说的十分气愤。

“正是。”皇帝点头。

大臣们继续听着,不少人的心都提的老高,赈灾没错,派人查惩也没错,但是赈灾派谁,查惩的派谁,这才是大学问。

“儿臣以为可从京城这边派钦差大臣。”二皇子直接跳了出来,他也十分生气,当然,他更想表现自己。

骆文滨站着没说话,没说赞同也没说不赞同。

“太子呢?”

“父皇,兵书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儿臣以为,还是责令当地郡守查办此事会更快一些。”骆文滨不慌不忙的说着自己的见解。

朝臣们提起的心一落,很是高兴,自己人管自己人,皇太子果然上道。

皇帝听着有些不渝,儿子似乎不懂什么叫封疆大吏,让当地郡守去处理,岂非是令他排除异己?

“只是那边受灾面积颇重,事情繁多,千头万绪,因此儿臣建议,不如择一京城贤臣奔赴那里,作为郡守的副手,共同处理。”

我擦!!!原本将心落回肚子里的大臣齐齐在心中呐喊,这踏马哒哪里是政治小白?这分明是个老油条子,两面讨好,两面不吃亏啊这是,让郡守你处理,但是还有个监工,所以郡守你别过份,但是我也给你郡守面子了,典型的凡事留一线!高,实在是高!

皇帝的眼睛就是一亮,二皇子也是一愣,他想不出这样的注意,但是他会听,心中不想承认也不得不承认,骆文滨的注意好。

“此举甚好。”皇帝连连点头,十分满意。

“儿臣还以为。”骆文滨一顿。

大臣们的心再次提起来,这又干嘛?

“兵贵神速,救灾也是贵在速度,所以粮食等等不如从内郡(徐洲归内郡)的临郡安郡那里调遣,然后京中辅佐的官员再带着粮食归还安郡即可。”骆文滨说完,偷偷用余光看大臣们的表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