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尾声96·繁花万镜 - 玫瑰之镜 - 水割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玫瑰之镜 >

第114章尾声96·繁花万镜

原来竟然是这样!!!

时敬之望着纸上的文字震惊不已。

竟然是这样!!!

原来他的父母竟然有过这样一段羁绊渊深的过往!

俗话说,清白无辜的情态往往和天真无邪挂钩,而这种消极的不抵抗又名“听天由命”。

这样便可以永远做一尊只有岁月才会蚕食的花瓶。

可是沈方慈不是,时约礼也不是——

姚月白竟然想要一份慰藉!

那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在她心里生根发芽,因沈方慈的到来而愈演愈烈。

她的离世对沈方慈而言,毫无疑问,是重创。

这可能是第一次,沈方慈的信念产生了动摇和犹豫。

在以往,沈方慈是高歌猛进、一往无前的。

不久后沈方慈回到了济之大学,而非常离奇的是,时约礼留在了德尔菲诺。

那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时约礼偶尔会专程来探望沈方慈。

偶尔与专程是一对互相矛盾的天敌,但是他的确是带着专门跑一趟的心态来到这里。

这一年他们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沈方慈偶尔会赴约,陪他在茶楼吃一顿饭——显得她那么纡尊降贵。

闻命接了杯咖啡,站在远处慢慢喝,静静看着远处翻书的人影。

这里是济之大学的密集书库,时敬之在看资料,已经看了整整五个小时了。

按照规定,作为第三方的学监原则上和他的距离不能超过五米。时敬之坐在靠墙的卡座里,闻命在隔断旁边的休息区,站在高脚桌旁等。

从他那个角度望去,时敬之从座椅间露出半个身形,雪白色挺括衬衣的下摆被他束进西装裤里,勾勒出偏窄的腰。

他永远不会拱肩缩背,哪怕坐着,也总是带着一股精英才有的冷静和矜持。

他不知还要看多久,闻命没有打断他,而是向旁边的咖啡机挪了挪,视野更开阔些,然后明目张胆一直盯着时敬之的脸看。

他们鲜少有这种无比平静的、各自安静做事的相处时刻。只是,这种相隔不远,彼此能看到的状态,虽然相当陌生,却让闻命感觉舒服——于是他噙着笑,喝咖啡的动作更加散漫了。

因为实在无聊,他继续打开欧蕾欧蕾波娃的札记看。

这本书非常小,是那种巴掌手记,他偶尔会随身带着,闲来无事就打开翻一翻。

“我们希望那些微弱的、渺小的、不被听到的声音被人听到。哪怕它刺耳、让人不舒服、不体面、不洋气、不是你想象的那样——那样足以给你信心。”

roseelleavecu。可是玫瑰凋谢了,“天下红颜都薄命”。

闻命目光一顿,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他继续看下去,欧蕾欧蕾波娃女士的人生仿佛出现了巨大的转折。

“他们说不要忽视刀笔的力量,油墨就是炸药。”

无论是faithisvictory也好,还是faithmakesvictory也好,faith才是主语,它更加重要。

他们说,你要承认,你必须承认,development是一个process,欲速则不达。

“领导力是指你的存在让他人变得更好,并确保在你不在的时候,这种影响力能够持续下去。leadershipisaboutmakingothersbetterasaresultofyourpresenceandmakingsurethatimpactlastsinyourabsence.我同意这段话,可是,该怎样成为一位领袖?我讨厌成为领袖。我从未构想过成为领袖。

“边界、秩序、合理性……我对此感到忧虑。”

波娃女士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有些事,我觉得不是那么单纯……德尔菲诺,大学联盟,济之市,象牙塔,大家都这么讲,但是我感觉很多人……似乎不是那么简单。我甚至会时常有一种‘他们真的是精英大学的学生吗?’的错觉,就是这种错觉,我甚至常常会觉得是我错了。车子、房子、奖金、钱……我不知道。”

“我感觉我们的约书亚校训马上就要沦为不可拯救的陈词滥调。”

她终于说出来了心之所想:“我感觉我担当不起这份责任。我该辞职吗?”

“觉得无力吗?我问我自己,我努力叩问内心,我以前也会有这种无力的时刻。我仍然认为,‘领导力’的定义,它指你的存在让他人变得更好,并确保在你不在的时候,这种影响力能够持续下去。”

“杰出人才的确可以带来更大的影响,但是我们更加追求另一种运作模式,那就是哪怕没有杰出人才,该继续下去的,依旧会继续下去——当然,我指的是朝着好的方面。这是我的一贯理念。”

“我问我自己,为什么不试试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呢?你要做的不是成为杰出人才,而是打造一个能力出众、分工明确、紧密相连、团队意识极强的团队。”

“我宁愿相信,校报的创刊人,遵循的是这样一句话原则,‘我们的义务在于将事实叙述出来,结论应由读者来做’。”

“尽管这会带来许多挑战、怀疑、批评……因为很多时候这牵扯到利益之争,但是这种理想化的原则却是校报存在的理由,可谓不死之神。”

“这一段时间………我专注时评,写了《全球移民认识论:非正式生存主义》、《我们认为名词的某些词语更好地被认为是动词》、《智力自杀与表演主义》……我宁愿把目光对准大学联盟会本身,我知道面对的挑战可不小,而很可贵的是,无论经历多少天灾人祸、机构重组,这份报纸也没有停刊。”

我不希望以后这份报纸只能打打广告,通报谁拿了奖学金。谁可以找工作谁,谁又得了多少奖,各位校友互相登个通告说说节日快乐又或者登记结婚信息,某年某月某日,我们的校友喜结连理,因为是校友身份所以拿了八折优惠……我们的校报不该是这样。

“不抢着博眼球、不搞话术、不去煽情、不刻意满足受众低级需求、不为了利益或者利润偏向谁、不受广告商的控制、永远欢迎批评……我宁愿我们的报纸像是一份学术论文一样枯燥、沉重、严肃、让人看了昏昏欲睡,也不想它违反上面任何一条。——哪怕是为了所谓的真相,也不想。撰写者即便有再多的愤怒,也不可以把它放到这上面。”

“观众当然可以说,这样会使所写之事变的为写而写,学究气十足甚至晦涩难懂,说不定还会有人说它不带人气…………”

“…………这更像是个‘群龙无首,我自行之,功过不需鉴’的例子?最后为人品评的不是任何权威、组织、或者个人,而大学本身——对于加之与自身的批评,大学不会给予倾轧。”

闻命好奇心一起,翻过一页,结果后面话锋直转!

“亲爱的欧蕾欧蕾波娃:

给亲爱的我自己,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在给你写信,恭喜你又成长了一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