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 38 章 - 大魏旧事 - 夏无拘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魏旧事 >

第38章 第 38 章

静默良久,徐聘终是叹了口气。

柳晟道:“小小年纪,叹什么气。”

徐聘不由得苦笑:“你真当我还是徐柴生吗?我今年已经二十岁了。”

“行了行了,别贫了,回去吧。”柳晟飞快睨了徐聘一眼,自己绕过徐聘,准备回房。

徐聘这回倒迅速,一把抓住柳晟的衣袖,支支吾吾好一会儿,终是将心中的想法说了一二:“有需要的地方,只管开口,只要我做得到。其他的事,你不愿说,我不会强迫你。”

“好。”柳晟答道。

徐聘这才放开柳晟的衣袖,继续补充道:“船上有个李老板,是这艘船的大商户,见多识广,今晚我会去向他打听一下百越南府那边的事……”

“好,还有吗?”

徐聘傻气地啊了一声,脑袋一时转不过弯来,问道:“还有什么?”

柳晟笑着问:“你不用吃晚饭的吗?”

徐聘被柳晟噎得哑口无言,他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说了这么些话,没想到柳晟居然问出一个这样风牛马不相及的问题,他敏感多思的性子又上来了:是不是自己自作多情,硬要腆着脸贴上去,实际上柳晟根本不稀罕自己的帮助?再者,柳晟和吴长济……

这厢他还没想完,柳晟的又说话了。

“走吧。”

徐聘低低嗯了一身,自然是不敢问出心中问题,跟在柳晟身后,表面上稳重老成,心却不知道飘到了哪去。

当船靠岸那一刻,徐聘竟有一丝踌躇。

不论是百越,还是南府,在大魏人眼中,都是另类。

对于来南州要做的事,他已经猜了□□分。

人总是趋利而往。

“大人,一路好走,琐事繁多,恕不相送。”李老板自袖中拿出一张布帛递给徐聘,轻声道:“大路宽广畅通,小路也不乏意外。”

看着李老板那滴水不漏的笑容,徐聘迟疑片刻,接过了布帛――是一份地形图。

“后会有期。”

“告辞。”

正当时,柳晟比徐聘先一步下了船。

徐聘眉心一跳,不由自主追了过去。

柳晟瞥了徐聘一眼,问:“干什么?”

徐聘:“你不跟我一起吗?”

柳晟狐疑地问:“你确定?”

徐聘:“我那晚说的话,都是作数的。”

柳晟问:“你那两个随从……”

“不碍事的,”徐聘坚持道:“临近边境,此带都不太平,跟我一起走安全些。”

柳晟盯了徐聘好一会儿,才将目光撤去,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那有劳了。”

徐聘一时间有些心虚,总觉得柳晟看穿了自己的心思。

此时在若方郡的吴长济已经收到了南府诚意十足的示好信,不过很可惜的是,这位一入南州便将随行武将与巡抚风头死死压下去的将军似乎对饱含深情的示好信无动于衷,即便是当着南府送信人的面,也仅是草草瞥了几眼,便不甚在意地将其束之高阁了。

就在南府的郡守大人怀疑吴长济是否识字和绞尽脑汁准备送礼贿赂时,吴长济已经下令严整军队准备发动第二字次南越的讨伐。

周疏也对吴长济的种种行为感到不满。好歹自己也是一个巡抚,可这狂妄自大的吴长济却丝毫不将自己放在眼里。何况他本来就看不起武官,但是不爽归不爽,他也知道现在的吴长济是不能惹的,也只能在暗中寻找吴长济逾矩的证据,待回到雍京时,好好参他一本。

至于吴长济,他的心思可不在周疏身上,对他来说,能否踏出扬名立万的第一步,南府是个很关键的转折点。

这个早该在一百多年前消失的郡,实在是不应该遗留到现在。那多苟延残存了一百多年的大周皇家后人,就不应该在这个世上存在。

南府早该改名南郡了。

徐聘让庸常和伍佐进了若方郡城,自己却雇了一辆马车,直接往南府去了。

他面色端得沉静,内心也是飘忽的。一来伍佐和庸常根本不是他的亲信,二来他是私自南下的,万一皇帝知道……

吴长济南下前跟他透露和田玉一事,待知道自己也凑热闹来了南州,不知作何感想?徐聘这样想着,又看了身旁的柳晟一眼。

柳晟轻笑一声,道:“你一路上看我几回了?”

徐聘:“这马车内除了我,就只剩你这么一个活物了,我不看你还能看什么?再说……”他说道此处,顿了顿,壮起胆子说道:“你不看我,怎知道我在看你?”

柳晟呵呵一笑,却疲惫地将眼睛闭起来了,叹了口气道:“你看吧。”

印象中的柳晟从来不会叹气。这个人不论何时都是一副玩世不恭漫不经心的模样,对名利都看得淡,说句不好听,是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名声。

徐聘忍不住问:“你回来又能做什么呢?”

柳晟睁开眼睛:“总比不回来好。”

徐聘:“或许,我该叫你宋晟?”口中已经带了笃定语气。

早在雍京时,徐聘曾在楚馆见过几个外族人,去了楚馆找柳晟,结果反而被柳晟一顿奚落,嘲讽他当着六僚的官,操着京都监司的心。

若非当官的人,几乎很少人知道,平日里维护内城秩序的是京都监司。因为京都监司的巡服与内城府衙巡服实在太像了。加之平日里内城有了民事纠纷,也都是府衙解决的,所以百姓自然而然会认为那些巡城的是府衙的人。柳晟那张与宋霁相似的脸,船上的宋教谕,以及信奉神明的前朝……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