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第92章 那是n大100周年的校庆,他收到了回n大参加活动的帖子。那一程子刚好无事,浮生他们几个刚好在国内,小宝又是个但凡热闹便要凑上去的主,他们便约好了,一块儿去n大。
那天学校里有很多人,便连停车位也是满满当当的,小宝那招风的车子便无处可停,只得独自返回去,将车停在远处一家超市的地下停车场。再回来跟他们碰面时,手里已经拿了几套t恤衫,上面印着“n大100周年”的字样,怂着他们都换上。
浮生搭着他的肩膀,笑呵呵的,说,咱也陪你一块儿感受下国内大学的氛围。
迎面碰上了学生时代的系主任,看见他,便笑着与他叙旧,末了又拍拍他的肩膀,说,“晚上有学生举办的晚会,你过来看看,现在的学生,可比你们那会儿有主意多了。”
他答应下。
浮生他们一行人提出要四处走走,他得去拜见几位老教授,便约好在礼堂见面,暂时分开行动。
从教授那边回来,便有学生蜂拥着朝着一个方向而去。他凭着记忆,知道那是学校礼堂的方向,便随着人.流乱走。
他记得她是考进了这个学校,还选修了法科,只是今天这样多的人,不知能不能遇上。
有不少学生见他穿着n大的校庆t恤衫,以为他也是学生,跑过来拍他的肩膀——快去看哪,下一个节目就是表白。
他不禁笑了,想着如今的学生与他们那会儿果真不同,胆儿真肥。他们那时候,当众表白这样的事情,并不像如今那样司空见惯。
在他漫长而短暂的学生时代,统共也就见识到了一回,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及话题,持续了很长时间。便连后来同学聚会时,那件事还是会被众人拿出来当做谈资,津津乐道。
他从侧门进了礼堂,已经没有空位,便连后面的空地上都是人头攒动。正巧前一个节目刚刚谢幕,从他所站的位置,并不能将清舞台上的情形看的十分清楚,只是依稀看见上来几位抱着乐器的男生,一个吉他,一个贝司,一个鼓手。距离并不仅,他仍能看出主唱是位颇俊朗的男生,面前放着一台高架电子琴,腼腆的对着台下微微笑着。
那架势,不像是临时组合的乐队。
自他们一上台,便似是有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礼堂里异常喧闹起来,到处都是疯狂与热情。年轻的热情像是一波接着一波的热浪,要将这礼堂的天花都掀翻了似的。
旁边的学生一直在喋喋不休的讨论着。
原来舞台上的这位男生,是n大艺术系的音乐才子,今日是要借着这舞台表白,临时更改的节目,却很快传了开来,许是只有当事人还蒙在鼓里。
台下尖叫声像是一团又一团的响雷,所有人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兴奋。舞台上的人做了个禁声的手势,主唱弯腰站在那里开始弹着高架电子琴,礼堂里很快安静下来。
音乐声响起,唱的是beyond的经典曲目——《喜欢你》。
“细雨带风湿透黄昏的街道,
抹去雨水双眼无故地仰望,
望向孤单的晚灯是那伤感的记忆,
……”
这首歌曲调优美,满赋诗意的歌词却为这首曲子平添了许多感伤。
他的注意力集中到舞台上,音乐到了间奏,电子琴声停歇,主唱对准了麦克风,轻声说:“这是beyond的一首歌,是你最喜欢的乐队。”
“这是我在n大的最后一年,我知道不该占用这个舞台,这个时间来唱这首歌,但是,我怕,没有时间,没有机会,跟你说一句——喜欢你。”
随着主唱的声音,一束强烈的白光,迅速的照亮了台下的某个位置。
“甘文清,你在听吗?”
电子琴声重新响起,合着台下四周响起的此起彼伏又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口哨声和尖叫声。
“愿你此刻可会知是我衷心的说声,
喜欢你那双眼动人笑声更迷人,
愿再可轻抚你那可爱面容,
……”
他盯着光束里那个纤细的身影,歌声里的一字一句,跟砸在他心头似的,这一番情景,竟是那样的似曾相识。
他闭了下眼睛。
眼前的舞台没有了炫目的高光……他去z大找她。那时候,她跟他已经有一个多月没碰上面。他们进了n大,她则去了z大,
她忙,他也忙。
刚入大学的新奇,来回奔走在各个社团之间,踊跃参加各种活动,他们甚至有那么一阵子的疏远。
他打电话去她宿舍楼,总是要等上很长时间,才能打通那样一通电话。
她说,我们辅导员是个刚毕业的小姑娘,看着跟我差不多大。我们班谁谁上课打呼噜,老教授的胡子都气的吹起来了……他说,我进了学生会,上周他们系有个舞会,同寝室的老李在这个舞会上找到女朋友……他不认识她的辅导员,也不知道她班上谁谁上课打呼噜是多有趣。她不清楚他究竟参加了哪些社团,认识了哪些人,同寝室最好的兄弟有了女朋友,可她连老李是谁都没有见过……
他仿佛与她渐渐的失去了关联,在她身上发生了什么,经历过什么,他无从得知。他高兴、沮丧时,她同样无法参与。他打篮球、打网球时,拿着湿毛巾、矿泉水在一旁给他加油的,再也不是她。
他曾设想过,进入大学便是个全新的开始,他们该理所当然的,也光明正大的走到一起。当浮生他们准备出国留学事宜的时候,他填了n大的志愿。因为她说过,不要出国,国内接受的教育,不比国外差,她不能离开爷爷的身边。他们约好,要一起上n大。
可是,她的成绩并不稳定,尤以理科最为捉襟见肘,目标定在n大,实在是一场不确定指数极高的博弈。
原是有保送名额,她若接受,可以少吃许多苦。她拒绝。他心里是支持她的,他给她补课,盯她复习,在那个昏天黑地的高三,她的模拟成绩终于稳定,分数也够着了n大的门槛。
那时候,教育部的规定是——先填志愿,后公布成绩。谁也没料到,她差了n大整整十八分。他知道不能怪她,高考那几日,她疼到脸色发白。看见了,却不方便过问,更没法替她疼,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跟向真鬼鬼祟祟的,窝在角落里互相安慰。
她好强,不肯复读,也不肯让舒爷爷替她打点关系去n大。
向真骂她笨,只有他,依然支持她的决定。
她说,四年后,我一定会成为你的校友。
他点头,他相信。
n大与z大的距离是五个小时的车程,他们也只能通过电话,了解彼此的情况。起先,还会频繁的通信,后来,信渐渐断了,电话也越讲越短。
不是不心慌的,他们之间仿佛多了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