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各执一词 - 杀妻夺位?这丞相夫人我不干了 - 此间十一桥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62章各执一词

皇宫大殿中,百官各执一词,纷争不断。

户部尚书站出来,义正言辞的道:“皇上,今年灾害不断,百姓本就颗粒无收苦不堪言,如今边境征战,国库亏空,也已没有多余银两送往灾区。臣听闻,民间已有易子而食之说,持续下去,恐将生变。”

礼部也站了出来:“皇上,臣之见,当下应以和为贵。”

又有大臣出列:“求皇上为天下万民着想,派使者前去与北疆、西域和谈,以解当下困局。”

“臣附议,求皇上派使者前往北疆、西域议和。”

“求皇上派使者前往议和。”

朝堂上支持议和的声音不断,大臣们也跪了半数,不断又有人重复着议和的声音。

皇上看看这个,看看哪个,表情凝重。

这时,成安侯也站了出来:“臣以为,此时不当求和。”

此言一出,众人目光齐齐朝他看了过来。

户部尚书最先发难:“侯爷觉得此时不当议和,那下官倒是想问侯爷,打仗用的军需从何处来?那些遭了难的百姓,又该如何安置?难不成,真要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将自己的儿女都吃掉吗?”

成安侯反问:“难道求和便能解决百姓安置问题了?那我倒想问一问陈大人,天灾乃今年才有的事,为何刚一出事,国库便亏空了?我大嵘建朝至今已逾百年,这百余年来的税收,竟经不起一场灾祸吗?”

户部尚书被问住:“这……”

成安侯朝皇帝行了一礼:“皇上,若真是国库亏空,与其派人议和,倒不如先找人查一查国库的银子都去哪里了,抓出这些贪婪之辈,打仗和安置百姓的银子便都有了。”

户部尚书:“侯爷这是何意?”

成安侯冷嗤:“便是陈大人听到的意思。”

武平侯也站了出来:“皇上,老臣也觉得此时求和不妥。西边战事不利,北方又刚刚开战,若此时求和,定会让他们觉得是我大嵘国力孱弱,打不动了。他们便是同意讲和,也会狮子大开口。更何况,北疆已如我们所料,正在撤兵回援,西境之困不出数日便可解除。卫将军在北境这几年,强兵练武,北疆之所以与西域合谋,正是因为突破北境无望。待他们被打的节节退败之时,我们再提议和,也有了与之谈判的条件。”

有武官站了出来:“两位侯爷说的正是,倘若此时求和,定会让他们觉得是我打不过才退让。皇上,此时不能求和。”

“对,不能求和!”

又是一群人站出来声援。

方才的人见状,反问道:“你们说的倒是好听,万一北境失利,叫北疆得了便宜,又当如何?”

有武将上前痛斥:“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若是在军中,你这般扰乱军心之人,先拖出去斩了再说!”

“都别吵了!”皇帝怒斥。

殿中众人瞬时安静了下来,一个个看向皇帝,等着他发话。

皇帝怒目扫过众人。

似是考量着谁的话更为可行。

“陈爱卿,”他的目光落在户部尚书身上:“你方才说,国库亏空,既无银两支撑军需,又无钱安顿受灾百姓?”

户部尚书面上一惊。

回道:“回皇上,国库……确是没银子了。”

皇帝目光沉沉,随时要杀人的模样:“朕记得先帝在世时,曾连续三年遭遇灾荒,那时也是刚刚平定边境战乱,国库尚有银两送往灾区。而今,边境不过战了数日,灾害也不过半年,你就告诉朕,国库空了?”

看来成安侯的话,他是听进去了。

户部尚书大惊。

扑通跪地:“皇上,户部所出银两笔笔在册,这几年军需支出巨大,收缴的赋税远不及支出,还望皇上明察啊!”

成安侯道:“皇上,陈尚书所言极是,臣恳请皇上派人清查户部账目,理清银两支出,也好证是陈大人清白。”

好一个顺水推舟。

户部尚书不敢置信的望得成安侯。

成安侯却是看都没看他。

皇帝大手一挥:“查!”

户部尚书顿时变得萎靡不振起来。

议和一事还没定,方才支持议和的大臣出来请皇帝下旨,皇帝只道:“待理清国库银子去向再说。”

“退朝。”

负气而去。

从朝堂出来,百官表情各异。

户部尚书从后面追上成安侯,愤愤然开口:“陈某与侯爷远无无冤,近日无仇,侯爷何故要拉陈某下水?”

成安侯冷肃的脸上不带表情,淡淡开口:“请皇上查户部支出,是陈大人自己提出来的吧?本侯不过顺着陈大人意思说了几句,如何成拉陈大人下水了?难不成,陈大人的账,不干净?”

户部尚书语结。

瞪了成安侯一眼,拂袖而去。

武平侯望着他的背影,叹道:“朝中怕是又要掀起风浪了。”

成安侯一笑:“朝中风浪何时停过?”

武平侯:“要查户部,品级低的怕是办不了,你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