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以身入局
“我?”
这程霜倒真没想过。
百里昭一条条帮她分析。
“首先,江州知州吃空饷一事,是你发现的,内情你更了解。”
“其次,是你冒死保护人证,将他带回了京中,也算是为破案立下了汗马功劳。”
“再者,你非朝堂中人,办起案来不必瞻前顾后,束手束脚,虽不能说绝对的不偏不袒,但至少会秉公执法,让坏人都受到该有的惩罚。”
下了结论:“再合适不过了。”
程霜思忖,她第二次回来,一直想的是如何破局。
却从未想过,以身入局。
百里昭提醒了她。
与其绞尽心思去左右别人,倒不如自己参与到这场权势之中来,做主人。
翌日早朝,百里昭参江州知州吃空饷,五千剿匪兵被遣散多年,御史台毫不知情,有失察之罪,请旨调查江州剿匪兵名存实亡一事。
御史台有人站出来反对。
就在程霜带着小陶回京当日,江州知州的人也来了京都,早已与御史台内应商议好了应对之策。
御史台的人反对的不是查,而是不能由大理寺来查。
他的意思很简单,军中之事轮不到大理寺插手,要查也是御史台派人去查。只要主动权还抓在他们手上,他们便有办法瞒天过海。
作为主管兵力的另一部门,兵部迟迟没说话。
一番唇枪舌战后,百里昭道:“皇上,既然大家觉得臣不适合,臣倒是有个人选。此人与六部皆无关系,查起来定会秉公无私。”
皇帝:“何人?”
百里昭:“颖宁郡主。”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成安侯和武平侯齐齐朝他投来询问的目光。
连陆咫都露出了惊讶之色。
“荒唐!”御史台的人指责:“举荐女子查案,百里少卿是觉得我朝没人可用了吗?”
其他官员也纷纷称是。
礼部尚书也站了出来:“事关军机,非同小可,少卿莫要儿戏。”
他一开口,又有半数朝臣出来反对。
百里昭:“诸位大人之言差矣。”
他将之前对程霜分析的缘由,重新叙述了一遍。
郑重其事的对皇帝道:“皇上,此案关系军务,非同小可,又牵扯到江州知州,前去查案之人至少也要三品以上。可放眼朝中,三品以上官员哪位不是宗族关系盘根错节,不是这家的女婿,便是那家的儿郎,查出案来难免会有亲疏偏袒。颖宁郡主就不一样了。她是皇上您亲封的一品御郡主,虽无官职,品级却高过朝中大半人。她又是女子,与朝中这些人皆无往来利益,且她是成安侯一手带大的,行事作风承袭了侯爷的磊落大气,又有女子的聪慧细心。臣以为,她去再合适不过了。”
有人嗤之以鼻:“荒谬!”
又有人不屑:“以百里少卿这般思虑,以后朝中要查个什么案子,还都要找女子来查不成?”
百里昭充耳不闻。
皇帝等他们不吵了,抬眸望向成安侯:“程爱卿以为呢?”
言辞间有试探。
成安侯出列。
行过礼,道:“臣惶恐,小女一介女流,恐难当此任。”
有人接着成安侯的话道:“皇上,我朝开国至今百余年,从未有过女子查案的先例,还望皇上三思啊。”
说着,跪了下来。
后面跟着他跪倒了一片。
“皇上三思。”
百里昭言辞坚定的反驳:“没有先例,就不能做这个先例了吗?木兰代父从军,想必大家都听过吧?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你们敢说,你们去了能比她强?只要能为国效力,为君分忧,男子女子又有何不同?”
一番话说的掷地有声。
百官还没及反驳,他就感受到了一阵凛冽的目光。
自家爹正狠狠的瞪着自己。
百里昭又不敢瞪回去,只得低下头来。
皇帝不开口,只淡淡的望着成安侯。
那意思在等他说话。
成安侯欠了欠身,道:“臣以为,不妥。”
皇上这才就着他的话往下说:“既然程爱卿也觉不妥,此事便不要再提了,至于人选,退朝后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