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天下风云(五) - 公主下毒后悔,驸马嘎嘎横推 - 问迟路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29章天下风云(五)

“微臣建议陛下即日出巡!”

说话的竟然是户部尚书姜世阶。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骇然无比。

不光是众臣,就连安阳都檀口微张,瞪大双眸盯着姜世阶,一脸的不可思议。

姜世阶说的看似含蓄,其实意思已经非常明白,就是要安阳立即逃命,不能在京城死守。

其实在井家峪被攻破后,所有人都已经意识到一点,京城很可能守不住。

但知道是一回事,说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当叛军杀来之时,一国的皇帝不思抵抗,反而落荒而逃。即便最后平叛,青史上也将留下难以抹除的污点。

不到万不得已,哪个皇帝也不愿轻易舍国逃命。

“胡说!”

不等其他人说话,曲康安首先怒斥道:“姜世阶,你蛊惑圣心,扰乱朝纲,其罪当诛!”

大学士陆润也转过头,“姜尚书,叛军尚在数百里之外,京城还有十万大军,怎可说这等悖谬之言?”

姜世阶自然知道此话一出,必然会被针对。但他这些时日已经思考许久,确实没有其他良策。

“陛下,非是微臣怕死怯战,只是必须到了该决断的时刻。”

姜世阶抬头看看众人,大声道:“各位大人都说下官悖谬,但下官想问一句,如果叛军攻来,京城不可守,该当如何?”

曲康安道:“刚才国公已说,京城必然能守。”

姜世阶不卑不亢道:“这世上就没有必然能守住的城池。我们来看,那几个勤王的节度使可靠么?人还没到,向朝廷请求赏赐和物资的奏折就已经上了好几道。伸手要钱、要粮、要兵器甲胄,户部哪有多余的钱粮给他们?”

“下官与他们协商,想要分批支付,他们竟然叫嚣,如果不如数拨付,那就立即撤兵。这哪里是勤王,分明就是来勒索的!”

姜世阶说到此激动的胸口起伏,“且不说这些,就说战力,他们能强的过天雄军和柔然人吗?说的明白一点,他们真的会为了陛下,跟天雄军和柔然人血战到底么?”

众人齐齐沉默。

姜世阶环视一周,接着道:“再说京城驻军,不过数万之数。洛都有多大,四周城墙有多长?就算让这几万人全部登上城头,又能防护到什么程度?”

曲康安深吸一口气,“大不了与他们鱼死网破!”

“谬也!”

姜世阶不再客气,“曲大人可以殉国,青史留名,那陛下呢?你此举将陛下置于何地?”

安阳的呼吸也粗重起来,她登基虽然超过一年,但毕竟还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之前哪里经受过如此重大的考验?

当听到井家关大败时已经慌了神,根本不知所措。

下意识的以为要坚守京城,现在姜世阶却给她提出了另一个思路。

虽然她心里明白,一旦迈出这一步,她必然受千夫所指,但还有更好的办法么?

抬眼看看傅远和其他几人,心里道,他们真的能守住京城?

还是真的愿意与国同休?

安阳一时纠结不已。

如果从她内心来说,在品尝过世间权力巅峰的滋味之后,又怎能再将其放下?

古往今来又有几个帝王不想长生不老?

但现实摆在眼前,如果坚守洛都,在城破的一刻就是她殉国的一刻。

可如果按照姜世阶的说法,她能趁机出巡的话,那就能暂时避祸,以待来日。

两相权衡,其实不难作出选择。

至于青史污点那是后话,待来日平定天下,世人只会赞扬女帝坚韧不拔。

但有一点,作为一国之君肯定不能轻易答应此等提议。

“姜尚书不必再说,朕岂能在此刻抛下子民,独自出巡?朕乃大梁之君,定会与社稷共存亡!”

安阳此话一出,所有人立即跪地请罪。

所谓主辱臣死,现在皇帝被逼的生了死志,难道不是他们这些大臣之过么?

大学士陆润作为文臣之首,伏地大哭,“老臣无能,致使陛下受辱,家国危难。如此还有何面目苟活于世,老臣先走一步!”

说完猛的起身,就要撞柱自尽。

众人大惊,陆润如果死在御书房,乐子可就大了。

可老头别看年纪大,动作还挺利索,几人都跪在地上没反应过来,他已经冲了出去。

安阳吓的娇呼出声,“拦住他!”

眼看陆润就要血溅当场,旁边伺候的小狗子离的最近,一步抢过去,将陆润拦腰抱住。

印兴和曲康安立即上前,左右夹住陆润,连拖带拽的拉了回来。

安阳轻抚胸口,颤声道:“陆大人,你这是何苦呢?”

陆润一下没死成,再次跪倒大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