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新的老年生活
第202章新的老年生活
出了中介,李慧好不想回家。
回家一个人无所事事,怪冷清的。
她去了社区,可现在所有的志愿项目都已经上了正轨,手机发挥了关键作用。谁生病了,喊一声有人上门,不用麻烦孩子们,到了医院也有人引导。谁家却钟点工了说一声,有需要工作的毛遂自荐,工资和担保都有专门的中介。谁遇到困难了,在群里问一句,有社区工作人员帮忙解答,也不会急得如无头苍蝇一样乱转……李慧好一时间竟找不到事情做。
大家都在老年大学找到了娱乐项目,小区里的活动室人也少了起来,李慧好找不到人聊天,一个人在街上晃悠,不知不觉竟到了老年大学门口。
就像冥冥中感受到召唤,她不由自主。
可她已经不再担任手机班的老师,这时候不知不觉走到教室门口,只敢在门外张望。
立即有人和她打招呼。
她坐进去才发现,今天竟不是手机课,而是识字课。
他们那个年代,很多人因为条件限制没读过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面对app,他们就像瞎子摸象,只能用一个个图标记住所需的功能,图标稍有变化,他们就摸不清门道了。
老年大学根据老年人的需求,不断完善课程,现在新增了一门识字课和一门粤语课。
识字课是和手机课配套的,粤语课是为了让外地来的老年人能更好的融入本地生活。因为教室不够用,手机课也少了一节。
李慧好看着一群老年人像小学生一样,识字练字,心生感触。
人说老还小,她在社区做志愿者的时候见过得了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曾感慨人的身体会逐渐衰老,却没想到就连他们在生活中的待遇,都会像小孩子一般重新来过。
可能,谢强也是因为如此,所以对她格外关注?这么一想她竟还高兴起来。
一个小时的语言课很快过去,从小学来做志愿的语文老师给大家布置了学习任务,却还有没听懂的人围着老师请教,像极了勤学好问的小学生。
这时候已经临近中午,有人忙着回家做饭,却还是有人准备就在爱心食堂解决午饭。他们热情的邀请李慧好一起吃食堂,想知道李慧好不来老年大学以后如何打发时间,是不是已经出去玩了。
老年大学给大家带来了希望。
从前,大家只觉得被飞速发展的社会隔离在外,但现在,这个曾经对他们关闭的世界总算打开了一扇窗。他们窥见里面五彩斑斓的生活,忍不住飞蛾扑火般的靠近,愿望却很简单:不想脱孩子们的后腿。
李慧好问:“除了孩子,就没点其它想法?”
“有,当然有。”
会说普通话,不仅能学手机,还能四处行走,到了外地不会被人当做异类对待。而且,普通话不标准,手机也听不懂啊。
有人纠正,说其实现在科技发达了,说粤语手机也能听懂。
有人就笑,至少外地人之路,自己不会再费尽心思比划,最后还没说对方向。
可现在问路的人也少了,大家都用手机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