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 镇宅悍妻 - 未妆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镇宅悍妻 >

第31章

萧如初看了看,果然是到了明清苑门口,遂温声向唐怀瑜道了谢,正欲转身时,却被他叫住了:“三嫂嫂。”

萧如初疑惑地望过去,问道:“四弟有什么事?”

唐怀瑜抿了抿唇,将灯笼往下压了压,语气有些低沉,道:“有件事情要同你说一声,不知三嫂嫂是否知道。”

“请说。”

唐怀瑜迟疑了一下,才道:“每逢月底二十九日,宅子里不能点烛火,三嫂嫂可万万要记得了。”

萧如初微微一愣,道:“这却是为何?”

唐怀瑜揉了一下眉心,只是唔了一声,然后突然笑出了声,语带讽刺道:“谁知道呢?就像三嫂嫂说的,鬼神之事,信则有,不信则无,倘若人心有鬼,便只能强求一些安慰了。”

他说罢,又道:“时候不早了,三嫂嫂还是先回去吧,我也要回院子了。”

唐怀瑜说完,转身便往前走了,他手中提着的那一盏灯笼在漆黑的夜色中散发出昏黄的灯光,更显得那身形孤寂,茕茕孑立,直到灯光渐渐消失在游廊的尽头,萧如初这才带着玉露进了前院。

玉露略带些紧张地道:“小姐,方才四少爷说的,是这个月底的二十九日,还是每个月底的二十九日?奴婢方才没有听真切。”

萧如初想了想,道:“是每逢二十九日,等回了院子,你记得告诉玉缀一声,恐怕她不知道这事。”

玉露应下了,两人一同过了月亮拱门,到了正院,却见疏桐和吹绿两人正坐在西厢门口的台阶说着什么,眼见着萧如初进来,赶紧站起身来。

疏桐道:“少夫人回来了,奴婢伺候您用膳。”

吹绿进去西厢摆放碗筷去了,萧如初左右扫了一眼,只见那李嬷嬷还被捆着,整个缩在墙角,嘴巴被堵着,连哼都哼不出来,不见玉缀的身影,便问道:“玉缀可回来了?”

疏桐恭敬答道:“还未见到玉缀姐姐,想是还没回府呢。”

萧如初想了想,便吩咐玉露道:“既然如此,你先去一趟正房大院,找管事说一声,这人总扔在院子里,也不是个事儿,记得只说这一桩事,旁的半点不要多说。”

玉露应下,便赶紧去了,疏桐与吹绿伺候萧如初用过晚膳之后,还不见玉缀回来,吹绿沏了茶,萧如初想了想,问两人道:“你们可知道,每逢月底二十九日,宅子里不许点灯,是个什么规矩?”

吹绿与疏桐俱是一愣,两人相视一眼,疏桐摇摇头,道:“回少夫人的话,这规矩从奴婢来府中起,便已经有了的,至于是为什么……奴婢不大清楚。”

萧如初见吹绿没答话,便问道:“你知道?”

吹绿犹豫了一下,回道:“奴婢也是曾经听李嬷嬷说起过一次,不知道究竟是否属实,不敢妄言。”

“你尽管说来便是,倘若不是真的,也不会怪你。”

吹绿这才道:“听说是很多年前,唐府初初建成之后,便起了一次大火,日子正是二十九日,似乎是烧死了人,偌大个宅子被烧毁了一半,后来才重建的。”

“烧死了人?”萧如初面上若有所思。

“正是呢,”吹绿道:“后来老太太请了高人来算卦,只说宅子的风水被那一场大火给烧坏了,重建之后,正房大院那边便严令,每月的二十九日,宅子里绝不许见灯火。”

萧如初疑惑道:“那这么多年来,当真没有人在二十九日点过灯么?”

吹绿仔细回想了一下,答道:“似乎是有过一次,是老爷新纳的姨娘,没留神点了一次灯,不知怎的,叫老太太知道了,第二天便打发出府去了。”

两人正说着,却见玉缀从前院儿回来了,先是向萧如初见礼,道:“小姐,那簪子奴婢赎回来了。”

她说完,面上露出一个笑来,道:“费了好大的功夫呢,您瞧瞧。”

玉缀从怀里小心地把那枚绿雪含芳簪拿出来,递给萧如初,口中笑道:“那当铺的伙计恁狡猾,见奴婢特意过去赎,张口非说要十一两银子,可把奴婢气坏了,与他好说歹说半天,硬是没说动,还要哄奴婢出去,幸而当铺的掌柜是个好人,出来听说了这事,便训了他一回,把簪子让奴婢低价赎来了。”

萧如初接过那簪子,只见那簪子上刻着一朵浅碧色的重瓣樱花,当中的花蕊乃是以汉白玉雕刻而成的,两相映衬,颜色相宜,十分漂亮,下面以银珠做坠子,底部挂着三个豆大的银铃,晃动间,发出轻微的声音,空灵悦耳。

萧如初仔细地摩挲着簪子,对玉缀道:“辛苦你了。”

玉缀不在意笑道:“小姐说得哪里话,这是奴婢应当做的。”

过了一会,玉露回来了,带着正房大院派过来的两名仆妇,将被捆在墙角的李嬷嬷给带走了,临走时,玉露问道:“如今走了一个李嬷嬷,我们院子里人手不够,能否多问一句,正房大院何时会再分派人过来?”

那其中一名仆妇道:“这我确实不知道了,看看院里头怎么个安排法,待府里进了新人,必然会拨人过来。”

这说得跟没说似的,玉露也没办法,只得让她们去了,回了正房,把这事同萧如初一说,抱怨道:“我们人手原本就不够,这要是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的,我们院子不是没人了?”

玉缀正在拨弄香炉中的香灰,听了这话,便皱着眉道:“你现在着急有什么用?那边既没有发话,你同小姐说了,不过是让小姐跟着烦恼罢了,还能让小姐去找正房大院要人不成?”

听罢这话,玉露不吱声了,见萧如初恍若未觉似的,正在认真抄写文字,便闭了嘴,转身出去忙了,过了一会,萧如初的声音才在屋子里响起:“她说话做事向来不及你周密稳重,你又何必挤兑她?”

玉缀将香灰拨弄好了,这才轻轻放下香箸,道:“倘若不挤兑挤兑,她只怕不会有什么长进,敲一棒子走一步,说得就是她了。”

萧如初骤然笑出了声,玉缀一窒:“小姐笑什么?”

萧如初把抄好的一页纸搁在一边晾着,口中促狭笑道:“都说打一棒给个甜枣,这棒子是挨了,你不去分个枣儿么?只怕要委屈哭了呢。”

玉缀叹了一口气,放下香箸,便告了退,出门寻玉露去了,屋子里又安静下来,一片宁静中,只听得屋角更漏声声,香炉中有袅袅香气散了开来,充盈在整间屋子内,恍若初春。

第二日,萧如初照例去东跨院请安,才刚进门,便听见柳氏与杨氏谈话说笑的声音传来,萧如初问引路的丫鬟道:“大少夫人来了多久了?”

那丫鬟细声细气地回答:“坐了有半盏茶的时间了,二少夫人和二少爷也来了,同您是前后脚呢。”

待进了屋子,柳氏依然坐在上首,下面坐着唐怀与杨氏两夫妇,唐怀瑛与谢氏果然也在,萧如初过去,先是给柳氏请了安,又给另外几人问了好,这才拣了下面的一张椅子坐了。

柳氏笑吟吟问道:“昨儿回门,路上可还顺利?”

萧如初微笑着答道:“多谢夫人惦记,只是回来路上下了一阵雨,其他倒是没别的了。”

“那就好,”柳氏又客气问道:“亲家可还好?”

萧如初俱是一一说了,回答得体,没有疏漏,柳氏便满意地点点头,道:“你一向是个省心的孩子,没有什么事,我便放心了。”

一旁的杨氏笑着接道:“弟妹聪慧,生了一副七窍玲珑的心肝呢,我们这些人啊,在娘亲眼中,可都要被比下去了。”

谢氏诧异开口道:“这话怎么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