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浩荡天长 - 王爷的枕上娇妻 - 苏糖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二百零二章浩荡天长

直至送殡那日,画笙才知道自己以前随口说说的令公桃李满天下,何以堂前更种花并非空穴来风之辞。阚府较之苍穹院大的不是一星半点,可师傅的弟子来了依旧是不太宽松。

虽没到摩肩接踵人挤人的盛景,但也是有那么几分意思。画笙偷懒坐在廊下栏杆上,手里还拿着一根竹签,此乃下下签。她也是在后院捡的,不过不晓得失主是谁。

百千曦遍寻不得自己的签文,远远看着画笙在玩什么东西,便迈着步子走过去,“我还说怎么没看到你,原是到这里来躲清静,说来我也是头一次见到姑父这么多的弟子,实在叫人叹为观止。”

画笙拿着竹签点了点自己的额头,似笑非笑的看了百千曦一眼便将目光收回来,“来路明兮复不明,不明莫要与他真。坭墙倾跌还城土,纵使神扶也难行。”

百千曦上前两步朝她伸出手,“这是娘亲为我求得签,虽知是下下签,可也让我时刻带在身旁警戒自己。故特求了方丈将此签赠予我。”

画笙也并未跟她多加纠缠,从栏杆上起身将签文恭恭敬敬的递还给她,“善恶到头终有报,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百千曦脸上的笑意却是再也维持不住,瞪着画笙恶狠狠的说道,“你这话什么意思?打你去看姑父的时候,就这般阴阳怪气的,不是每个人都是谦王爷,谁都要跟个宝似的护着你。”

画笙靠在柱子上,本是低着头不愿跟她撕破脸,可如今她也不要脸了,断断没有再退缩的道理,“我说的话我心中都有数,你做的事你心里可有数?别把别人的宽容当放纵,不然终究会自食恶果。”

百千曦心里一慌,难不成她知道了什么?不可能,她事情做的很隐秘,不可能有人知道。她下意识的抬头打量了打量四周,见四下无人才稍稍安心,“你这话什么意思我却是不太懂。”

画笙走上前拍了拍她的肩膀,凑到她耳边低声说道,“你以为师傅不知道吗?师傅都知道,还亲口告知我缘由。他还说让我留你性命,万万不可伤害你。”

百千曦发疯似的把她推开,竹签也丢到一旁,弯着腰靠在柱子上大口大口的喘气,豆子大的眼泪滚落下来,“不可能,不可能,你骗我!不可能!”

画笙被她推的往后退了好几步才站稳,整了整自己被弄皱的衣襟,负手而立居高临下的说道,“我本意并非如此,是你不知死活的撞上来。不过你知道了也好,我巴不得看你日日活在痛苦中。”

百千曦看她打算离开,却是大声笑出来,“归根究底也是因为你,如若不是你,我又怎么会把心思动到我姑父身上!你就是个害人精,谁跟你在一起都不会有好下场。”

画笙的背僵了僵,脚下的步子也顿了顿,转过头眼角眉梢皆是笑意,“你怎么说都好,反正我不会认。百千曦,你可真可怜,交自己做的事都要推卸给别人,如若此番能让你宽心,我倒也不介意。”

画笙走出拱形门,脱离她的视线之后才靠在墙上大口大口的喘气。刚刚百千曦那句话着实戳在了自己痛处,没关系,以后这样的事情绝对不会再发生。她会用她的命来护身边亲人的安全。

直到很多很多年以后,阚青尹大人的葬礼还被人们铭记于心。不只是因为他德政廉明,更是因为他那堪比孔夫子的三千弟子。世人皆知阚青尹大人妻子逝世后便没有再娶,所以膝下无子。

可多的是人愿意为他披麻戴孝扛帆抬灵,那阵仗都堪比成亲时的十里红妆。而且还有许多被他帮助过的百姓自发加入了送葬的队伍,因为大人故乡并非京都,这些人跟着队伍走了两天两夜。

相传那两日的南国如春日和煦,且天上洋洋洒洒飘着鹅毛大雪,却不觉半分严寒。相传大人坟上不分四季开着他与夫人都喜爱木槿花,更引来蝴蝶飞舞,黄鹂歌唱。

毕竟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如今还是应该说眼前的事情。路昭华揽着画笙站在墓碑前边,看着墓碑上的负心人三字只觉得不大舒服,手下的劲儿也重了许多,“毕生定不负相思意。”

画笙靠在他怀里揉了揉红肿的眼睛,不晓得他怎么又扯上了这一茬,也没搭理他只自顾自的说道,“师傅,我并没有跟着队伍一步一步来,您也知道,我懒得很,所以不会怪我的吧。我知道您会怪我的,所以特地做了许多好吃的赔罪。您跟师娘应当已经见面了吧,烧的纸钱也足够您买一座大房子,到了那边就不要心心念念什么忠君保国了,那些玩意儿都没用,首先还是得过好自己的日子,对不对?”

画笙顿了顿便蹲下身子把酒杯里添满,然后轻轻洒在这黄土之上,“您放心,您教出来的学生不会给您丢脸的,倒是您那个侄女被我弄哭了,她若良心尚存,就不会再做坏事了。我答应您的事情一直记着呢,放心吧。”

路昭华瞅着天色也不早了,便揪着画笙的脖领子把她提起来,把自己身上的披风解下给她围上,伸手给她擦干净脸上的泪水,“好了絮絮叨叨的,大人肯定会嫌你烦的。人家赶着去跟夫人团聚,你就不要耽误人家的时间了,好不好?”

画笙抬头定睛看着路昭华,半晌以后把自己完完全全埋进他怀里,撒娇耍赖的不肯起来,“以后,我一定要死的比你早,这般肝肠寸断的心情都让你挨着。”

“好好好,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咱们回家吧。”路昭华趁她不注意将她打横抱起来,如同毛头小子一般抱着她跑了很远才停下,说的话也吹散在风里,“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正文第二百零三章宜苏回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