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狱中告白
43狱中告白
第二天上午,林小冬脚步略显沉重地走进邱勇的办公室。听到脚步声,邱勇擡起头,见是林小冬,微笑着问道:“小冬,有什么事吗?”林小冬握紧拳头,鼓起勇气说道:“所长,我想自请退出专案组,还想请假一段时间,请您批准。”邱勇坐直身体,认真地看着林小冬,问道:“这么突然,为什么?”林小冬犹豫了一下,然后缓缓说道:“所长,案件的当事人与我存在亲属关系。按照规定,我需要回避,这也是为了保证案件调查的公平公正。”“等等,你说案件当事人与你存在亲属关系?”邱勇愣住了。林小冬解释道:“我是原《鹤城快报》总编辑林剑斌的女儿。之前一直没说,其实是我也不太确定自己生父的姓名,因为母亲改嫁后,用的都是继父的名字,久而久之,就有些不太记得自己父亲的名字了。而且,我父亲出事那会儿,大家怕我受到伤害,所以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他究竟是怎么死的,我对他的事也知之甚少。”“我理解。那时候你还小,他们也是怕你留下阴影。确实,你这种情况,的确是要回避。你的申请,我批准了。你先回去好好休息一段时间。”说着,邱勇在林小冬递交的假单上签了字。“谢谢。”林小冬离开派出所后,回到了垄信大厦的出租屋。屋里有些杂乱,衣物随意地扔在床上。她走到衣柜前,拿起之前换下的衣物,准备清洗。当她的手抓取裤子时,摸到了裤兜里有一个硬硬的东西。她的脑海中瞬间闪过那天在殡仪馆尸检结束后的场景,想起那个值守大爷转交给她的那封信。她急忙将那封信掏了出来,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里面是一篇打印出来的新闻稿件,标题为《鹤城中心医院“误诊手术”致六岁女童殒命,父母维权反被当医闹》。本报讯(记者陈绍阳)2012年5月23日,鹤城中心医院发生一起令人痛心的医疗事故。当日,该院收治了一名六岁腹痛女孩,在诊疗过程中,医院将女孩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并直接告知其父母必须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术医生沈笑雷操作失误,最终导致女孩意外死亡。女孩的父母…
第二天上午,林小冬脚步略显沉重地走进邱勇的办公室。听到脚步声,邱勇擡起头,见是林小冬,微笑着问道:“小冬,有什么事吗?”
林小冬握紧拳头,鼓起勇气说道:“所长,我想自请退出专案组,还想请假一段时间,请您批准。”
邱勇坐直身体,认真地看着林小冬,问道:“这么突然,为什么?”
林小冬犹豫了一下,然后缓缓说道:“所长,案件的当事人与我存在亲属关系。按照规定,我需要回避,这也是为了保证案件调查的公平公正。”
“等等,你说案件当事人与你存在亲属关系?”邱勇愣住了。
林小冬解释道:“我是原《鹤城快报》总编辑林剑斌的女儿。之前一直没说,其实是我也不太确定自己生父的姓名,因为母亲改嫁后,用的都是继父的名字,久而久之,就有些不太记得自己父亲的名字了。而且,我父亲出事那会儿,大家怕我受到伤害,所以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他究竟是怎么死的,我对他的事也知之甚少。”
“我理解。那时候你还小,他们也是怕你留下阴影。确实,你这种情况,的确是要回避。你的申请,我批准了。你先回去好好休息一段时间。”说着,邱勇在林小冬递交的假单上签了字。
“谢谢。”
林小冬离开派出所后,回到了垄信大厦的出租屋。屋里有些杂乱,衣物随意地扔在床上。她走到衣柜前,拿起之前换下的衣物,准备清洗。当她的手抓取裤子时,摸到了裤兜里有一个硬硬的东西。她的脑海中瞬间闪过那天在殡仪馆尸检结束后的场景,想起那个值守大爷转交给她的那封信。
她急忙将那封信掏了出来,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
里面是一篇打印出来的新闻稿件,标题为《鹤城中心医院“误诊手术”致六岁女童殒命,父母维权反被当医闹》。
本报讯(记者陈绍阳)2012年5月23日,鹤城中心医院发生一起令人痛心的医疗事故。当日,该院收治了一名六岁腹痛女孩,在诊疗过程中,医院将女孩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并直接告知其父母必须进行手术。
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术医生沈笑雷操作失误,最终导致女孩意外死亡。女孩的父母林成钢夫妇为农民工,为弄清孩子的死亡真相,他们顶着巨大压力,在鹤城银行贷款,委托第三方鉴定机构对孩子进行尸检。鉴定结论显示,女孩在连续硬膜外及静脉复合麻醉下进行阑尾切除术过程中,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后续继发肺炎、心肌炎及脑水肿等病症,最终因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但林成钢夫妇记得,他们和医院签订的麻醉同意书上写的是硬膜外麻醉,而手术中医生实际采用的是连续硬膜外加静脉复合麻醉方法,但那份同意书已不知所踪,医院方称可能由于保存不当,被当成废纸处理了。基于此,林成钢夫妇向医院讨要说法,却遭到无情对待,被医院当成恶意医闹驱赶。
本报记者在联系到林成钢夫妇后,对女孩治病丧命的事情展开了深入了解,并从他们手中获取了第三方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报告表明,小女孩的死确实是因涉事医生诸多严重不负责任的过错直接导致的,涉事医生应为此负责。目前,该事件仍在进一步发酵,后续进展本报将持续关注。
林小冬目不转睛地阅读着稿件的内容。很显然,这篇稿件并未正式刊登。因为这篇新闻的内容与周觅从报社带回的2012年5月23日《鹤城快报》当日正式刊发的内容,表述完全不同。
正式刊发的那篇新闻将医院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称所有程序符合规范,反倒将矛头指向农民工林成钢夫妇,称他们无理闹事,目的就是恶意索要天价赔偿。而这篇稿件则详细描述了女童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医院存在的失误。
林小冬的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疑惑。截然不同的两篇报道,究竟哪一篇说的是真的呢?
林小冬将这篇打印出来的新闻稿件翻过来,发现背面留了一行字,“鹤城第三监狱,林成钢”。她立刻明白了这是给她这封信的人,刻意留下的线索,就是想让她主动联系林成钢。
对于“林成钢”这个名字,她太熟悉不过了,最近在调查案件的过程中,这个名字反复被提及。既然写这封信的人,想让她见见自己的杀父仇人,她自然要去看看,也好知晓那人送这封信的真正目的。
她站起身来,将稿件小心地收好,然后走出出租屋,准备前往鹤城第三监狱。无论前方等待她的是什么,她都必须前往。
******
户外的阳光有些慵懒,林小冬骑着共享单车,双脚机械地踩着踏板,风驰电掣般赶往鹤城第三监狱。车轮滚滚,带起一路的灰尘。
到了监狱,由于她已经提前知会,只出示了自己的工作证件,并认真地登记完个人信息,便由专人引导去了接见室。
在接见室的第一个窗口,林小冬在透明玻璃窗前等待着林成钢的出现。约莫过了两分钟,狱警带着一个上了年纪的沧桑男人走进玻璃窗另一侧的房间。他满脸褶皱,额头上油光发亮,看上去疲态十足,林小冬不确定那是不是林成钢,因为她也是第一次见这个男人。
那男人隔着玻璃,坐在了她的对面。
想来,他就是林成钢。
林小冬缓缓拿起听筒,看着他,他会意,也摘下挂在一侧墙壁上的听筒。
林小冬率先问道:“那封信是你让人给我的?”
林成钢也是第一次见成年后的林小冬,审视了一番,没有立刻回答她的问题。
过了半晌,他才自顾自地笑着说:“没想到你已经这么大了,那时候还是个扎马尾辫的小姑娘。我女儿……也喜欢扎那种辫子……”
林成钢很自信,笃定自己面前的人就是林小冬。因为除了她,不会再有人来这里看他。而且从她问出刚才的那句话开始,他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那封信是不是你让人给我的?”
“没错。”林成钢的回答简洁而干脆。
“为什么要见我?”林小冬渴望知道背后的原因。
“对于当年刺死你父亲,我觉得有必要告诉你一些事。你父亲的死,主要的起因就是你收到的那篇陈绍阳写的报道。报道内容相信你已经看过了,原本这才是应该被大家所看到的,也是事情的真相。那时陈绍阳完成这份初稿后,就拿给我们,还念给我们听,又让我们把所有能够证明医院过错的证据都交给他,他说会将这些都公之于众,这样更有说服力。我们当时也是走投无路,对他说的话,没有一点怀疑。”
“但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鹤城快报》最后发出来的新闻却是被扭曲真相的另一篇虚假报道,并不是陈绍阳拿给我们看的那篇。他的报道,把医院的责任摘得干干净净,还把矛头指向我们,我们承受了很多压力,我老婆甚至为此抑郁而自杀。我很愤怒,就找陈绍阳理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就不怕遭天谴吗。你知道他是怎么回的吗?”
林成钢的声音有些激动,脸上的肌肉微微颤动。
“不必卖关子,有话就直接说。”林小冬冷冷地说道。
“他说是《鹤城快报》总编下令让他修改的内容,也就是你的父亲,林剑斌。如果不修改,他就会被单位辞退,甚至会被整个行业封杀。他说你父亲收了医院的好处,想帮医院掩盖事故真相。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他只能屈服。”林成钢越说越激动,“听信了他的话,我当时非常恼火,把所有的怨气都撒向了你父亲,一时情绪失控,就拿了把水果刀,冲进报社刺死了他。”
“我很好奇,你怎么确定那天我父亲就一定在报社?”林小冬疑惑道。
“是陈绍阳提前告诉我的,说你父亲就在办公室,说有什么事可以去找他理论。我当时气急攻心,根本就没有理智,还理论什么,那会儿就只有一个念头,只想杀了他泄愤。反正死的就是个收受贿赂的人渣,根本不必手下留情。”林成钢咬牙切齿道。
“可你怎么知道,陈绍阳说的一定就是真的?”林小冬继续追问。
“是啊,那时我也是猪油蒙了心,偏听偏信,也没想那么多。后来才知道,我信错了人,陈绍阳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他用虚假报道毁了我的一家,用我对他的信任骗走了我手里唯一可以证明女儿枉死的鉴定报告。没有了证据的支撑,我所说的话,没人肯相信。他们都觉得,我就是个见钱眼开,吃女儿的人血馒头的畜生,他们都在说我狮子大开口,想要天价赔偿,讹钱的嘴脸很丑陋。天地良心,我刚刚失去女儿,我要那钱有什么用,又换不回我女儿的命!”
林成钢越说越激动,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的声音因为哽咽而变得沙哑。
他一个老男人,竟抽泣起来。
林小冬始终压抑着情绪,听他说完,心中仍有疑问。她皱起眉头,问道:“你说你后来知道了陈绍阳的为人,你一个在监狱里的人是如何知晓外面的事情的?”
“因为有个叫陈漫淑的记者曾经来找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