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喻凡
“好久不见,院长大人。”
看着一旁的文举浪,沈明笑着问好:
“不知院长大人近来可好?”
文举浪一脸茫然的看着沈明,根本记不得沈明是谁了。看着文举浪一脸茫然,沈明微微一笑,提醒道:
“十八年前,举字辈二十九代弟子,后来被逐出凌文书院····”
听到这里,文举浪缓缓瞪大了眼睛,却又很快的平静下来:
“原来是你。”
又朝着皇帝拱手道:
“此人当初确实是我凌文书院的学生,十八年前因为一些原因还未曾毕业就被逐出书院了。”
是啊,文举浪怎么可能记不得当初被逐出凌文书院的学子呢!当年他初任院长一职,眼前的这位可是唯一敢质疑凌文书院的人,后来嘛,自然是被逐出凌文书院了。
“不曾想两位爱卿竟有如此渊源,这样吧,从今日起,天理教也可享有见帝不拜的权利。”
听闻此言,沈明微微弯腰:
“臣谢过陛下。”
而一旁的文举浪微微皱眉,似乎有些不悦。不等他说些什么,皇帝便宣布退朝了。
待到众人退去,刘宇眼里闪过一缕精光,对着身旁的宦官吩咐道:
“去查一查关于这个沈明十八年前与凌文书院之间的事。”
“书院···也该敲打敲打了。”
······
天色,晴了。
祝言悠悠的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破旧的帆布,他晃了晃脑袋,却感到全身酸痛,仿佛刚跑完几里路似得,祝言干脆直接躺下,开始思考这是哪里。
他只记得一片山洪席卷,自己只来得及用“避”‘缓’两个字护住自己和马儿,就被卷走了,剩下的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你醒了?”
一道温婉的声音传来,祝言望去,只见一道身影钻进帐篷里,她用一片破布缠绕住口鼻,可那露出的双眼却如同天上的星辰一般明亮。
“感觉有哪里不舒服么?”
温婉的声音传来,把正在出神的祝言唤醒,祝言回过神来,连忙说到:
“没··没事,敢问姑娘,这是哪里?”
女子缓缓答道:
“这里是安和村,你是被天理教的搜救队送过来的。”
“安和村?天理教?”
天理教祝言还是知道的,毕竟他所用的纸张就是天理教研发出来的,朱先生也不止一次夸赞过天理教,说他们研发出的纸张是天下人之福,是文人之幸。
“这里离乌苏镇多远?还有,你们搜救道我时可曾见到一匹马儿,浑身棕黄,额头有一点白。”
祝言突然回过神来,他想起了自己的马儿,那可是老师不知从何处得来给自己代步的,若是遗失了祝言都不知道要如何面对朱先生。
“这里距离乌苏镇不远,往北三百里左右就到了,至于马儿的话,待会儿我会帮你问问的,你先躺着养养伤。”
说着,女子就又出去了,似乎她不止要照看祝言,还有其他的许多人,都是这次山洪下的受害者,有的是祝言一般的修行者,有的是附近村庄的人。
“不知姑娘芳名?”
祝言看着那抹离开的身影,不由得开口问道,那道身影回过头来,似乎有些意外:
“小女子名叫喻凡。”
“喻凡。”
祝言嘴里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一边缓缓地从床上挪下来,一瘸一拐的走出了帐篷。
刚走出帐篷,祝言就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只见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尽的帐篷,时不时的会有一些人从帐篷走出,又走进另一间帐篷,帐篷内时不时的发出阵阵哀嚎。
还有不少的人会时不时的抬着一个人从外面走进这个被帐篷所围成的村落,祝言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像是被打翻了的调味罐,说不清什么味道。
祝言拖着酸痛的身体,在这里面随意的闲逛着,看着因为洪灾而流离失所的人们,看着时不时抬着人进来的人们,他的心境在不知不觉间悄然向前迈了一大步,
此时他的修为虽然依旧只是六品,可是距离突破已经不远了,看了一会儿,祝言回到那间帐篷,准备好好调息一会儿,也出去帮忙救助一下这些灾民。
可当他走进那间帐篷时,却又缓缓退了出来,因为不知何时,本来里离去时还空荡荡的帐篷里,已经多出了三个看起来奄奄一息的灾民,已经将那本就不大的帐篷塞满了。
祝言随意的找了一处地方,便原地坐下,开始按照《君子风》里记载的方法,调息自己的身体,大约过了有半个时辰,身上的酸痛已经好了个七七八八。
祝言便在几个人将灾民抬进来又退出去的时候,走上前去:
“各位,不知现在的救援队是否需要援手,在下可尽绵薄之力。”
“那就来吧,小七!你带他去见头,其他人和我继续搜寻。”
“是!常远大叔!”
祝言看向那个被叫做小七的人,却惊讶的发现竟然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只见其他的几个人迅速离开,只留下祝言和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