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树下少年
“…逝者如斯,而未尝…”朗朗读书声自学堂中传出。此时天色刚刚明朗,一道身影从不远处的山坡上飞奔而来,不知去往何处。
过了一会儿,先生往窗外看了一眼,便开始教学堂里的学子写字。只见他拿起一支石灰笔,便在后方的漆板上写起来,也不知是不是担心后面的学子看不清,他特意写得很大,偌大的漆板上只有寥寥数字。
直到太阳已高高升起,他才停下教学,让众人放学。也不知是他太懒还是疏忽.最后教的几个字被他留在了漆板上,并没有擦去:勤、俭、德。
“也不知这漆板与石灰笔到底是谁发明的,真是文道之天幸!”先生再次发出感慨,他叫朱斌,本是一名四品文人,因为此生无望上三品,外加一个赌约,心灰意冷的他来到了此地教书,如今已有数十载。
晌午过后,他又回到了学堂,不经意看到了院外的一块石头,朱先生笑了笑,回到学堂,看着干干净净的漆板和坐得端端正正的学子,思绪却一下子飘回到了数十年前:
一位教书先生于沙盘中教导写字,一推学子围做一圈,只为学会书写那些字。回过神来,朱先生朝漆板深深一拜,诸位学子也是默默一拜,因为这些东西在常人眼中或许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
可在一众文人眼中,这却是文道的一大进步,这一拜,是为文道,这一拜,是为一众文人。朱先生拜完,便又开始上课,教导众人作对、赋诗。
烈日炎炎,就连山坡上吃草的牲畜也找了阴凉的地方休息去了。远处树下,一少年蹲在地下不知干什么,凑进一瞧却见他竟拿着赶牛的鞭子,正在地上写字!
并写得有模有样的,突然不远处的牲畜一阵骚乱,少年起身,却见那少年头戴破斗笠,脚着旧草鞋,手执赶牛鞭。即使身上衣服打满布丁,却干干净净;哪怕身材略显消瘦,双目依旧炯炯有神。
少年名叫祝言,原本他也是镇上的一个学子,也曾在书院里读书,可是,一场大火让他失去了一切,包括他的父母,亲人,都在那场大火里失去了生命。
在这举目无亲的小镇里,他唯一的选择也就只有卖身葬亲,成为了镇上李财主家的奴仆,为其放牛。
尽管他每天都努力的做好安排下来的每件事,李财主本身也不曾像其他财主那样苛刻下人,可是他的身体状况却不知什么原因开始下滑。
但与之相对应的,他发现自己的感知力似乎越来越强,就像现在,他明明与牲畜距离了十来丈,可他却可以感知到刚才的骚乱是因为有一头公牛翻身时压在了另一头牛的牛角上而引起的。
身体引起的异样让他有些不知所措,他也不知道这样的变化是好是坏,他决定今天放完牛后就去找朱先生看看。
毕竟听说朱先生可是大城市里来的,见多识广,肯定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下午放学后,朱先生又一次路过那块石头,他的嘴角忍不住上扬,他口中小声念叨着些什么,凑近了才勉强听到:
“…勤,俭,德…”
是夜,朱先生刚诵读完《文人颂》,准备上床休息,一道敲门声却突然响起:
“咚咚”
微小的声音却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的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