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战前安排
徐渐离第一次上朝,听着这些人讨论问题感觉十分滑稽可笑。提出问题的人只抛出一个问题,不拿出一个可行性的方案来,这种讨论其实毫无意义。大家东一句西一句,如果再遇上一个不善于决策的主持者,几天也讨论不清楚一个问题。其实提出问题的人,应该是先深入实际,提出问题的同时,应该提出一个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徐渐离心想,也是这个时代事情少,节奏慢,否则这帮人啥也别干,天天开会算了。
徐渐离在会上提出了收复北方的方案,他同时给了每一个人一份简易的作战方案。大家都知道,这是姬尧的意图,只有收复北方,彻底打败上真国,才能洗刷他被俘虏的耻辱。所以没有人敢担出反对,只是希望自己能提出一点什么好的建议来,以期得皇上的认可。可是看了那份哪怕是十分简化的作战方案,他们也提不出任何意见来。
结果这么重大的决策反而是几分钟就通过了。
其实很多实质性的东西往往是不上大会的,比如人员的任免调遣,常常是效率特别高,一个晚上可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徐渐离检查了一下部队的情况,同时对许多细节作了进一步的安排。他们现在更加佩服徐渐离了,因为徐渐离在通过方案的同时,通过了士兵获得提拔奖励的办法,只要杀的敌人足够多就可以获得足够多的好处。只需把自己在战扬上杀了的敌人的左耳割下来放好,战后就可以凭耳朵的多少得到相应的奖励,这会极大地提高士兵的积极性。
徐渐离又去北方见了另外四个将军,岳将军和辛将军徐渐离当然很熟悉了,另外两人有一个比较年轻,是姬尧新任命的。徐渐离对四人主要是提出如何配合主力,特别是消灭从战场上逃出来的散兵游勇。这些人不及时消灭,聚集多了又会成为一股势力。徐渐离这次的目标是全歼敌人,不给敌人留任何一点机会。
安排许多细节之后,徐渐离又马不停蹄去了登州的武林盟。他这个大将军当的也很窝囊,为了效率,他不得不自己东奔西跑。
徐渐离安排了各宗派的上阵人数,明确了集合的时间,地点。
安排完后,徐渐离和姬轻舞则直接去了集合地点天河口。他要亲自带领这些人杀过去,根据方案,这支全由武林人士组成的部队,主要是负责切割,分散敌军。他们的目的不是杀多少人,而是打乱敌方的部署,使其指挥混乱。
通过运动形成局部优势,围歼敌人的任务主要是南方军。他们人数更多,成建制,比北方的游击队在正面对抗时当然具杀伤力。
其实北方的士兵听说了那个奖励以后,也很想成为主攻部队,想杀更多的敌人。但后来的事实证明,逃跑的远比正面杀死的人还多。
北方的士兵很多是收获满满,听说多的有拿口袋来装的,南方士兵大多不过是腰带上挂几个。因为逃散的人更好杀,他们已经没有了对抗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