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元始三年17 - 不敢与君绝 - 北徙君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不敢与君绝 >

第82章 元始三年17

卫青临阵先杀主将,王林一死,他剩下的心腹就再也兴不起波澜,被刘彻带到军中的那些良家子弟们擒获的擒获,自己投降的投降。

刘彻向大家袒露了自己皇帝的身份,那些士兵从没见过皇帝,一开始还将信将疑。

于是刘彻便将他从未央宫偷偷带出来的天子玉玺给大家看,虽然士兵们依旧不识货,但还是多信了几分。

那些跟着刘彻来的有些世代当兵的年轻人,本来就在军队里有根基,他们出来证明刘彻便是天子,还有投降后的王林的心腹也有一些见过皇帝的出来证明,终于是让大家都信了皇帝真的是从长安城逃出来了。

刘彻再简单说了一下王莽专权的事情,他说话非常富有技巧,虽然言简意赅,但很有煽动性,重点讲了王莽进献毒酒一事。

士兵们心想,这皇帝都被逼得弃宫出逃了,看来王莽果然横行霸道,卫宝是皇帝的亲舅舅,起兵一定是为了将皇帝从权臣的威胁里拯救出来。

在场的不少人在长安酒肆里都听过《郑姬怨》,很快就将整个故事串联了起来,并且产生了强烈的共情。

于是平叛军和义军也不打了,两边高高兴兴地坐在一起,举办了个篝火晚会交流感情,养精蓄锐准备攻打孙建的军队。

卫青和霍去病各带一支军队,这可是当年匈奴单于得过的最高待遇,孙建本来就没有多少带兵才能,很快就败得一塌糊地,自己被俘,队伍大部分并入义军。

消息传回长安城的时候,所有人都震惊了。王莽万万没想到小皇帝突然玩这么一出大的,慌忙召集所有心腹商议。

“报――十万火急的军情,叛军已经占领了朔方、五原两郡,攻下了河西郡北部,现在正朝上郡进军。”

“一旦上郡、北地郡被攻下,叛军就等于将整个朔方刺史部收入囊中,上郡历来是长安城的屏障,如果上郡不保,那京畿地区危矣!”

王莽是文人上位,非常擅长蛊惑人心,在朝堂上勾心斗角,哪里经历过这般武力打击。他身边就没几个可堪大用的将军,现在派出去抵抗的是将军孔仁和从弟王邑。

“王邑和孔仁在搞什么?除了护卫长安的军队之外,其他附近能调动的军队都给了他们,这么多人怎么对付不了叛军?”王莽怒道。

“安汉公息怒。”王莽的军师平晏这个时候上前说道,“听说叛军现在由卫宝和卫赏带领,两人作战神出鬼没,尤擅以少胜多,在叛军里很有威望,民间都说他们是卫霍再世来拯救大汉的。”

被当作反派的王莽心里非常不爽:“不过是会吹罢了,恐怕是小皇帝跑到叛军中给他们带来了不少帮手和信心。”

说到这个王莽一众人心里更不是滋味,这种被活活耍了一道的感觉真不好。

在知道小皇帝在叛军中出现的时候,王莽他们的第一反应是:皇帝不是好好地呆在宫中吗?每天监视都看到病怏怏的小皇帝喝药啊……

不过他们很快反应过来,既然小皇帝有手段在他们眼皮子底下逃出未央宫,那自然有办法收买身边的随从,给王莽看“他想要王莽看的”假象,宫中那个皇帝怕是个假的。

王莽马上派人闯入寝宫捉拿假冒皇帝之人,却发现人早已经开溜了。这一溜也终于暴露了假冒的人便是中山王刘成都。

可刘成都自己跑了也就跑了,还带走了太后王政君,一起消失的还有王莽窥测许久的传国玉玺,可把王莽给气了个半死。

一不做二不休,王莽干脆自己找了个人假冒皇帝,出来见长安百姓,宣称叛军里自称皇帝的才是假冒的,是趁自己病重要污蔑王莽从而谋朝篡位。

一时间议论纷纭,说什么的信什么的都有,王莽借此喘息,全部手腕都用来对付叛军,可恨叛军就是打不败,反而是官军节节败退。

比起乱成一团的王莽众人,此时的中山义军大营里充满了欢乐的空气。

沙盘面前,霍去病用长棍点了点一处城池:“给我十日,便可攻下此城。”

“既然去病都这么说了……”卫青指向不远处的另外一座城池,“我试试用八日拿下这块地。”

上辈子卫青霍去病两人都没机会打攻城战,原本淮南王如果造反,刘彻是准备派卫青带兵镇压的,但淮南王书生造反没啥行动力,一个张汤就足以对付他了,根本没有卫青出场的机会。

所以这一次两人难得可以打攻城战,舅舅外甥谁也不让谁,竟然让刘彻做裁判,比起了谁攻下的城池多,谁攻城花费的时间短。

可怜了那些带兵来抵抗的官军,在有了胜负心的卫霍两位将军面前,简直势如被破之竹,毫无还手能力。

到了十月的时候,义军攻破了上郡,开始正式进攻司隶部。

十一月,吴汉部攻破河东郡,霍去病部攻占右扶风,卫青部占领左冯翊,刘彻坐镇甘泉宫,将云阳当作临时都城,放话在甘泉接受诸侯王还有从京城弃暗投明的大臣朝见,共同围剿逆贼王莽。

百姓也许还被王莽瞒在鼓里,但诸侯王和大臣们各个人精,谁看不明白王莽推的是假皇帝,甘泉宫里那位才是真皇帝。

很多原本不满王莽的人纷纷离开长安城,去甘泉宫投奔刘彻,那些观望中的诸侯王也趁机到皇帝面前表现,以期获得更多好处。

十一月末,之前消失许久的太后王政君突然出现在甘泉宫,将传国玉玺交给了刘彻,跟随在她身边的是中山王刘成都。

原来刘据之前一直想要获得太后的信任,之所以能说服太后也是他告诉了太后两件事:

其一,王莽要杀皇帝,端午进献的艾酒里面有慢性剧毒,皇帝害怕被杀已经逃出宫去了;

其二,他有一位朋友能通晓将来之事,如果太后放任王莽专权,在不久的将来王莽就会正式篡位,逼迫太后交出传国玉玺,那个时候太后想要不交也没有任何办法了,西汉自此灭亡。

太后是想当谋害皇帝的帮凶,西汉灭亡的罪人被后世骂上千百年吗?

王政君当然不想,虽然她希望王家的权力越大越好,但不代表她想看刘家的天下就此改姓,有些罪名她是不想担的。

最重要的是,刘据告诉她,王莽篡位后不得人心,很快就把这天下搞得一团糟,开始了乱世。而乱世结束后,这天下还是回到了刘家手中。

如果王莽篡位能有个长久也就算了,明摆着短命王朝,何必要陪他一起挨骂?王政君很快做出了选择。

但比起亲侄子王莽,太后和刘b不亲近,她选择了躲起来,看到王莽大势已去,才相信刘据告诉她的预言,现身表面支持皇帝的立场。

王莽下令长安城门紧闭,严禁官员和百姓外出投靠刘彻。这更加激怒了百姓,有守城门的官员主动打开了城门,长安城不攻自破。

义军杀入京城,军纪严明,不骚扰百姓,对于抵抗的长安禁卫军也是采取怀柔措施,只要对方投诚就不予追究。

所以临阵倒戈马上加入义军的士兵越来越多,只有数千人誓死追随王莽,一直退到了武库。

刘据熟练地将监狱里的囚犯都放出来,动员他们一起对抗王莽,到了长安城内便是巷战了,兵法战术能用上的不多,基本都是白刃面对面厮杀。

对于在长安城巷战这件事刘据上辈子熟悉,积极得给舅舅表哥提建议,王莽最终在心腹的掩护下落荒而逃。

王莽逃到一处暗巷,没料到斜刺里冲出一人,一头撞入王莽怀里,往后退时手里握着的那把短剑已经鲜血淋漓。

“是你?”王莽捂住胸口的伤口,一脸震惊,“没想到我竟然死于一个妇人之手。”

趁乱行刺王莽的正是吕氏。那日刘据和张贺找人将她救出来,因为妇人初产子后体弱,需要静养,张贺怕她受不起车马颠簸,就委托长安一户人家收留了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