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江家的故事到此就结束了吗?
并没有。
当时村民群情激动,上山找江家兄弟也不过是为了给自家儿子讨个说法,却没想到生生逼死了江景同。
在场的所有人都傻了眼。
到底还是江寄嵩,主持大局主持惯了,眼见着自家的亲生儿子死在自己脚下居然还能镇定自若。
按照他当时的说法:“你们各家都死了一个儿子,老江家就还一个儿子。难道老江家的儿子还比不上你们各家的儿子吗?”
当场的所有人没有一个提出反对意见。
人死都已经死了,还能怎么样?真能死而复生吗?
再者说村民们朴实,即便是自家的孩子死了大半也觉得是意外所致,之所以头脑一热就冲上山来,就是为了给自己家冤死的孩子讨个说法。
至于说非要一命还一命?非要江家兄弟偿命?那还真没想过。
不但没想过,借两个胆儿也不敢呀!
江家是什么人?按老理儿讲那是主子!不是有那么句话嘛“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如今还不是君让臣死的问题,具体来说也就应该算是变生不测。
对,就是变生不测。
既然江寄嵩江老爷子都开了口,谁也不敢再说三道四。
而唯一全须全尾尚且活着的江景顺,也低头耷拉脑的扛着自家兄长的尸体一道下了山。
自此之后山间的石屋便成了整个无名村的禁忌之地,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对没人肯踏足半步。
据说每当夜高风黑的时候冤死的鬼魂会聚集在那里,点一把篝火,引意外迷路之人自投罗网,再之后……
他们会嗷上一锅喷香的肉汤,因为据说当年那几个年轻人最后吃的一顿饭就是肉汤就白馍馍。
陆璐上牙磕碰着下牙,咯吱咯吱的响。整个人如同小动物般的缩成了一团。
脑子里面翻来覆去的就一句话:“完了,完了,完了,梦瑶这一次大概被熬成了人肉汤了……”
一想到人肉汤,胃里面顿时翻江倒海般的恶心了起来,从胸口到喉管,一汩汩酸水一个劲儿的往上冒。
到达石屋的那个夜里她是喝过锅里的肉汤的,谁知道她喝的那些个汤汤水水不是用人肉熬的?
陆璐手捂着胸口,两只眼眶红色像只兔子,嘴唇上下哆嗦着,说话都不利落了:“也、也就是说,我、我看到的那锅汤就是、就是用梦瑶的肉熬出……”
一句话没说完已经开始哇哇哇的干呕了起来。
庄十三公子无奈的叹一口气,忙扭身拍着她的后背帮她顺气。
同时还不忘问蒙天元说:“蒙叔,我总觉得这个故事,还没有完。”
蒙天元的脸上很快显现出赧然之色,眼皮无精打采的耷拉着,颇有几分让人看透了的窘态。
“那个庄大兄弟啊,你知道我家为什么不住在村子里面吗?”
蒙天元提出来的问题正是庄十三公子想问又不好意思问的。
原来这个原因还是和二十年前的那场无妄之灾有关系。
江景同死了,被蚊虫叮咬了的那个小伙子不过两天的功夫就因为伤口溃烂感染也死了。于是当初一起结伴上山的八个年轻人只剩下江景顺和蒙天放两个,一生一疯。
蒙家的老夫妻俩看着儿子不住叹气,叹气之余又心生唏嘘。谁也不愿意看见自己好好的孩子发疯,但是即便是发疯了也还是要比死了好上许多。
如此算来的话……
可是谁也没想到的是,就在蒙天放暂时清醒,讲述了山上发生的惨剧后的第三天,他就……
说着说着蒙天元苍老的眼角就淌出了两滴浊泪,鼻子抽搭了下:“我们当时谁也没想到,一个疯子能干什么呢?整天就是傻不拉几的坐在小凳子上待着,让他吃他就吃,让他喝他就喝,从来不乱动乱走,要多踏实有多踏实。谁能想得到呢?天放,一转眼的功夫就喝了农药。”
庄十三公子眉头拧了起来,追问了句:“他自己喝的?”
蒙天元点了点头:“那天我从地里面干活回家,看见我媳妇正围着灶台做饭,身边空着个小板凳。我就问,天放呢?我媳妇这才发现天放人不见了。开始的时候我们两个都以为他去茅房了,也没太放在心上。结果我一回屋就看见他从床底下掏出来农药,正仰着脖子往自己喉咙里面灌。”
整整一瓶子敌敌畏灌下了肚,即便是大罗神仙也回天乏力。
没有任何悬念,蒙天放口吐白沫死了。
这下子可是心疼坏了蒙家老两口,好不容易养大的小儿子,不过几天的功夫就又是疯又是死的,简直是一把掐断了老两口的活路。
自打蒙天放死后没多长时间,蒙家的老两口也接连跟着去了。
短短几个月时间,三条人命。
蒙天元这个恨呀,恨不得把所有的祖宗规矩都抛到脑后,找江家同归于尽。可是不能……
他要是只自己一个人,说不定还真去了,但是他有妻子,有子女,他要为了他的妻子、子女忍下这一口气。
“自从那以后我就带着家里人搬离了村子。虽然我也想过带着家人去别的地方,毕竟我是村子里的人,落叶归根落叶归根,我都已经是土埋半截身子的人了,也不想老了老了还死在外面。”
蒙天元长叹一口气,蒙家的悲剧到此告一段落。
“那么……”庄十三公子略微沉默了片刻,又问了出来,“那么江家的人呢?他们家是不是……”
他其实想问的是江景顺。
根据蒙天元讲述的故事可以知道,当年上山的八个人中唯一活下来的只有江景顺一个人。而这一次陆璐和徐梦瑶在山间石屋里遇见的也是江景顺一家。这里面难道有什么不得为人所知的联系不成?
本以为蒙天元会避而不谈,没想到他略作思索便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