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归来2
费府极大,几进几出的庭院,还有别院许多处,子怡只记得左拐右拐的,过了一个玉隐湖和芙蓉园,到了一个极大的院子前面。汾婶说,“这是老爷和夫人的上院护国堂,这个时候顾管家可能跟夫人汇报庄子里的事,我先看看,姑娘在这里稍等。”子怡点点头,静静看着四周。
一路走来,护国堂是所有屋堂中最大最宏伟的,青瓦粉墙,院落重重,堂前高悬隶书烫金护国堂匾牌,极有气势。屋顶是大出檐穿斗式设计,穿斗翘脚直冲云霄,甚是恢弘。院前多种青竹,这些竹子应是年岁极长了,涵涵挺拔,亭亭修立,比护国堂还高出许多。看着建筑风格和多种竹子的习惯,又想起自己在青城山穿越,子怡猜想这里应该是蜀地。
一错神的功夫,汾婶已经出来,引梓怡进入护国堂。堂内光线极好,堂内正中高悬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下悬顾恺之的《虎豹杂鸷鸟图》,画下摆一条虎头紫檀木压画桌,画轴两边悬挂对联,上书“华厦生辉三春暖,锦堂添福五世昌”。堂中正中摆有一个雕刻八仙过海的象鼻八仙桌,桌旁是两把考究的太师椅,椅背镶嵌汉白玉洛神女史图。厅堂两侧设两列紫檀木茶几座椅,四周墙壁上悬挂着王羲之等人的字画。
费夫人坐在西首的太师椅上,穿一件品竹色滚雪细纱缎袍,罩银纹蝉纱对襟袄,发丝一丝不乱,上插一支镂空飞凤金步摇,正在慢慢低头品茶。见子怡进来,费夫人抬起头,大约37、8的年纪,容长脸上一双秀目熠熠生辉,额高发乌,面白唇朱,但眼神极凌厉,极是利落的一个妇人。
她向子怡一笑,唇齿带笑的说,“我说嘉王爷怎这样疼惜,竟是这样一个神仙似的美人”,费夫人放下茶,说,“快坐下,让我好好看看”,于是引子怡落座。
子怡近前一步侧身行礼,说道“见过费夫人,感谢费夫人照拂之恩。”
费夫人忙引子怡起来,拉在身旁坐下。问“身上可好些了?不知姑娘如何称呼?”
子怡思量着自己初来乍到什么也不知道,只说“身子无大碍了,只是可能头受了伤,几乎不记得事,只记得家中乳名为怡儿”。
费夫人眼神一滞,唇上笑容不减,道“你大病一场,不记得也是有的,慢慢将养就好了,就把这里当成家吧。我家老爷跟嘉王爷是极好的,你不必拘束。”
此时汾婶端来一盏涵雪碧螺茶,茶味极清澈。
费夫人又说,“老爷这几日政事繁忙,你也先把身子养好,不必急着请安。等过几日大好了,再参见吧。家中几个姨娘都是好相与的,以后慢慢来往即知。长女费梓婵去年嫁与了昭毅侯之子毋之焕,已经搬出去了,你就先住在她的院子里吧。小女费梓娟跟姑娘年纪相仿,想来是很合得来的。只是家中还有一犬子,略比姑娘大一两岁,极是冥顽不灵的,祖宗庇佑领了御林军的一个参议的差事,姑娘不要招惹他便是。”于是唤来顾管家,让子怡一切需要只管找顾管家讨要。指了一名十三四岁的丫鬟倩云照顾子怡起居,子怡便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