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萱儿
梓怡这在太后跟前的日子,不但迅速掌握了后宫的规矩事宜,更对朝廷和后宫的丝丝牵连掌握于胸,确实进益了不少。梓怡谦虚的忙笑着答话:“多亏了春华姑姑悉心教导,太后又是极慈祥的。不然梓怡不知道有多少错处呢。”
太后看着梓怡年轻的脸庞,对春华姑姑感叹说:“萱儿若是还在,也跟她差不多年纪了吧。”
春华姑姑的眼神有些恍惚,眼角还泛着点点泪光,似是梦呓般说到:“是啊,如果萱儿还活着……”
十五年前,那时候大崇国还是前朝的川西地区,太上皇崇天佑那时是前朝的川西节度使,正是40多岁风华正茂的年纪。那时,吐蕃多次骚扰川西,崇天佑带兵正与吐蕃作战。但由于吐蕃人常年戎马生活,骁勇善战,崇天佑渐渐不敌,转向朝廷求助。朝廷却不但不增援,反而污蔑崇天佑造反。
彼时,崇天佑带着崇明德和最后不多的部队在益州外郊负隅抵抗,但是还有一队吐蕃人已经攻打进了益州城。彼时,还是崇夫人的太后娘娘,带着当时投奔而来的少夫人、后来的皇后李琼华、二少夫人杜淑珍、以及一家子女眷在城中民房中躲避吐蕃军队。此时,皇后刚刚诞下延意公主,春华则刚刚诞下萱儿,作为奶娘帮助少夫人李琼华抚养延意。
逃亡路上缺食少喝,一家人都吃不上喝不上,春华仅有的一点点奶水,都给延意吃了。萱儿饿的连哭的力气都没有,只偶尔喝一点水和米汤。
吐蕃人一间房一间房的搜查,大家分散在几个民房中。太后、皇后、春华和两个婴儿在最隐秘的一间谷仓里。延意正好睡觉,皇后便顺手把她放在米缸里,盖住了缸盖。萱儿则被春华抱着,藏在柴垛后边。
搜查的吐蕃人本已经大略看过了谷仓,没有发现痕迹,走远了。但突然,许是米缸没了空气,延意从梦中大哭了起来,吐蕃人听到哭声匆匆返回来查看。众人听到吐蕃人步子越来越近,慌了手脚。延意哭闹不止,春华只好把萱儿放进米缸,把延意抱在怀了喂奶,堵住了延意的嘴。
但是婴儿的哭声,吐蕃人是已经听到的了。不留下一个孩子,吐蕃人定会掘地三尺找出她们。春华权衡再三,牺牲一个总比全被抓住好,便狠了狠心,把奄奄一息的萱儿留在米缸,把米缸的盖子略挪动了一下,露出了襁褓的一角。便护着太后、皇后穿过谷仓的后门,匆匆离去。
后来,萱儿被吐蕃人带走,下落不明。人们都说吐蕃人心狠手辣,最是要斩草除根的,想必把萱儿当成延意,已经杀掉了。
后来幸得皇后李琼华的父亲李宇将军私自带兵来到崇国,才救下了太后一干女眷。
回想起这一层,太后觉得很对不住春华。又想起,正是这一次战役,才让当时住在益州外郊的一个民女颜氏有幸救下了负伤而逃的崇天佑和崇明德。后来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崇天佑很快康复,借助皇后李琼华之父李宇的兵力,一举打败了吐蕃。从此这个民女颜氏便成了二夫人,后来的颜太妃。